古人讲究的是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如果能存的下去,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造反。说到底不过是当权者贪污成风,腐败成性,压榨剥削地百姓没有活路罢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经典的起义口号!
最经典的一次起义要属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而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为:“伐无道,诛暴秦。”
随后各地分分响应,秦朝的统治最终因为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慢慢崩塌。
东汉末年,吏治腐败,内有宦官外戚当权,外有边疆连年战争。天灾人祸并至,当权者不体会黎民百姓之苦,赋税依旧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起义者因头系黄巾,被称为“黄巾军”。黄巾军高呼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向官僚地主发动猛烈攻击,对东汉统治造成极大的冲击。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对当权者也造成军阀割据,各地佣兵自重的局面。东汉名存实亡,最终三国鼎立。
隋大业七年,山东、河南等地洪涝肆虐,关中地区瘟疫大旱横行。百姓无以自给,饿殍遍地,百姓以泥土树皮为食。
而隋炀帝不顾百姓死活,控制官仓,开凿大运河,大肆征兵,讨伐高句丽,结果大败而归。次年隋炀帝再次讨伐高句丽,被逼上绝路的贫苦百姓在洛阳兴兵暴动。至公元614年,起义军遍布全国各地,隋炀帝决定转移矛盾,第三次讨伐高句丽。
瓦岗军正是诸多起义军中的一支,他们杀富济贫,活跃在南北运河两百多公里的广大地区,队伍不断壮大,朝野震动。瓦岗起义虽然没有口号,却有李密数说隋炀帝十大罪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起义军最后因内部矛盾分解,但起义最终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元朝末年,统治者阶层掠夺奴役汉族百姓十分残酷,疯狂兼并土地。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导致民不聊生。以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爆发。
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烧香聚众,又称“香军”。彼时黄河泛滥,监督挖河官吏乘机克扣,河工忍饥挨饿,群情激愤。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抓住时机,宣扬“弥勒下生”,“明王出世”,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消息传出,大河南北,起义者“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当时社会亦流传诗歌“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不平方太平。”
红巾军坚持战斗十二年之久,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明朝的通知打下了基础。
清朝晚期,政府腐败无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大肆剥削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更是趁机勒索百姓,阶级矛盾激化。
列强入侵,天灾人祸,百姓生存更加艰难。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3月29日,太平军攻克江宁,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太平军以“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口号获得了黎民百姓的支持,起义军最终由于内部矛盾失败。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的思想发展到顶峰。
由此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无尽的剥削与压迫只能唤起来自最底层最有力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