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总监米尔斯的的书桌上,摞着一叠落满尘埃的书稿,米尔斯随意从中间抽出一叠,期望着它或许能一改近来书籍滞销的颓势。
这是一本犯罪小说,《布谷鸟的呼唤》是个很中规中矩的名字,作者前宪兵军官罗伯特·加尔布雷斯也是个十足的新人,尽管语言优美、措辞自信,主角的塑造也还算有特色——装有假肢的残疾人,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米尔斯兴致缺缺地将这叠书稿扔进弃稿堆:看来不能指望新人啊!
这当然也不是加尔布雷斯第一次投稿遭拒,兜兜转转一大圈,他终于找到一家愿意赌赌看的出版商,事实证明,米尔斯的眼光是没错的。
这本书首发期仅仅售出了500本,跟畅销根本搭不上边。
就当大家以为这不过是出版行业中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时,事情突然反转——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布谷鸟的呼唤》居然和大名鼎鼎作家JK·罗琳的新作《偶发空缺》有着非常诡异的语言措辞相似性,最后罗琳顶不住舆论的质疑才终于承认,加尔布雷斯是自己的另一个写作假名。而且更讽刺的事情是,在罗琳爆出消息的第二天,原本滞销的《布谷鸟的呼唤》开始大卖,进而成为全球畅销书。
《肖申克的救赎》《闪灵》的作者史蒂芬·金也做过类似的匿名写作实验。
他为了做到真实感还在书中附上了作者简介和作者头像,这位名叫巴克曼的作家最终也没能逃过被市场遗弃的命运,直到匿名的事情被揭穿,以巴克曼为名的最后一本小说销量直接大增10倍以上。
史蒂芬·金这样调侃道:“巴克曼,于1985年,突然死于「假名癌」(一种命名分裂症的罕见类型)。”
是的,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它几乎就是「努力就能成功」这一箴言的反向证明。
它刺耳地在每个人耳朵边大喊:“就算你勤奋了一辈子写出了和《哈利·波特》一样的创世佳作,你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JK·罗琳!”
好吧,如果连努力和勤奋都不能指向成功,那我们究竟要靠什么来出人头地?
01、能力与成功的不等式
为了搞清楚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收集有关能力与成功的相关数据。
体育竞技无疑是最为适当的选择。
虽然能力这个词汇是虚指,但在体育竞技中能力的高低是可以拿数值衡量的——比如
比赛的成绩。你也许会说成绩也会因为个人的发挥好坏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数据样本足够多,成绩数值也足够均衡客观。
我们按照积分制,给全球性的网球赛事名次都划定对应的积分数,比如冠军20分,第二轮被淘汰算1分这样。
我们搞定了天平的一边,对于另一边「成功」,我们又怎么来界定呢?就知名度好了!
在如今流量至上的时代,知名度是可以与大流量、大影响力等与财富地位挂钩的关键词相对应的。
我们以运动员在搜索引擎被收录的词条数和社交平台被搜索数来做综合考量,确定成功指数。最终的答案非常鼓舞人心——的确成绩越好的选手,成功指数也越高。
也就是说,越是容易被衡量的行业,成功与能力的高低关系越大。
可以这么说,能力是迈向成功的入场券,你只有在领域中足够优秀,才具备了摆脱平庸的可能性。
但是,入门以后的世界,却和你的想象完全不同!
在葡萄酒行业每年都会有一场世界公认权威的葡萄酒品鉴大会,会上,全世界大小酒庄的知名红酒都会被选送到大会名单上经历顶尖品酒师的品尝,并最终确定年度的葡萄酒品质口味排名。
你也可以把它当作葡萄酒界的奥林匹克竞赛,到场的全是葡萄酒领域的个中翘楚。
那么,每年评选出的葡萄酒就是葡萄酒中的王者了吗?
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不能用一场盲选来定夺,如果不能,就两场!将品酒师们分为几组,盖上红酒的标识让几组品酒师单从口感上来确定最终心目中的红酒排名。
精彩的来了——不仅每组品酒师给出的相同红酒的排名不同,就算是同组品酒师相同的红酒在不同时候给出的评价也不同。
以往整齐划一的认同,突然间变成拿舌头投票的乱象!
如果非要给这个现象做一个解释的话,可以这么说,在一定水平之上各个优异个体的差异并不大。
就像世界短跑比赛,前十名的差距都在非常小的范围内,非常细微的因素都有可能改变最终的排名。
抛开体育竞技,其它行业领域的「成功圈」里,根本很难用能力界定一个人的水准,大家都彼此彼此。
与此相反的现实却是,能力相似之上的显性成功完全不同,不信的话大可以去翻翻每一年各领域的收入排行榜,以及微博的年度热榜人物,他们之间显性的成功差距可以达到数千倍,而这些不是由能力决定的!
能力与成功之间不存在等价公式,如果这个事实让你沮丧,别灰心,成功自有法门。
02、靠近成功的「快捷方式」
如果将各领域已经成功的个体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你会发现,他们都有相似的关键共性——一个不错的起点。
这里的不错起点,我们分为两层来拆解。
第一层对外,一个还算不错的初始状态给了这个个体迈向成功的加速度,我们称之为“优先链接”。
想象一个刚对外开放的电商平台,里面有十家店铺都在卖同一款产品,售卖的价格也是一致的,请问要怎么做才能让你的店铺在十家中脱颖而出?
最简单的方法,你先自己加上你的朋友在店中先下几单。如果其它店没有这么做,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你的订单开始拥有起色,而其它店依然纹丝不动。
拥有成功案例的律师将会得到更多的法律咨询;
拥有成功演出的演员将会得到更多角色机会;
拥有一次好成绩的学生将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培养和关注。
《圣经》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如是说: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我们生活在信息如此纷杂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无数极其相似的竞争者环伺,而且上文也提到无论个体或者企业,你也无法在能力上跟他者做出本质上的差异,你还能做什么?
你可以让自己貌似成功起来,“优先链接”的复利效应将会有可能造就一次真正的成功。
并且,外向的“优先链接”,自我成长的资源也会叠加进来,比如见识、学识、系统认知等等,它们都将加速你迈向成功的步伐。
而第二层,是指“优先效应”的内化作用——个体是需要成功来激励的。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所小学里随机将一批学生分为两组,这两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其中一组被命名为优等班,而另一组则命名为普通班,仅此而已。一年以后再来看两组学生的成绩,你会惊讶地发现,优质班的平均成绩要比普通班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就是自我激励的力量,在坚信自己的前提下,通过叠加的进步就可能造就出类拔萃的成功典范!
成功的法门是成功,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03、有关成功的「活点地图」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自2010年起,成功学风靡世界直至今日,各大畅销书必定有那么一两本自传或者鸡汤励志书赫然在列。
我们得承认,成功有着太多的偶发因素以及资本资源的推波助澜,真正想要获得成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我们至少要想办法在自己的圈子里优异起来,这样大家才能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你、想到你、需要你,你才也许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
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样一本“投机取巧”的书。
第一,它总结了有关成功的五大“定律”,或者说,认知。认知不对,就总要多走弯路。就比如努力就能成功这样的话,几乎刻印在每个人的价值观里,但这本书告诉你,能力并不意味着成功,你的能力只要能帮助你走进“优异”的行列,剩下要做的并非是将95%做到100%,你另有使命!
第二,它以数据说话,拒绝鸡汤。在这本书里,成功学已经不是一个被舆论和媒介生造的名词,而是隐藏在大数据中的一般规律,以往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里统统被数据定义,你能看到所有SUPER STAR的成长路径数据曲线以及影响因素加权背后,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子是什么。你只要也调动起它们,成功就会向你倾斜。
第三,它真的好读。只要别被书名吓到,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流畅的。在理论之间穿插的案例,既可以成为你今后社交的谈资,也当然是给他人诠释理论的好素材。
成功虽然不可复制,但好在,它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