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歷史上有很多官員,在特定情形下,大都以年邁多病為由,主動辭去官職,回到家鄉,仕途往往就此終結。

秦國名將王翦,在攻下燕都之後,立刻上表告老還鄉,後來秦王請他再度出山,王翦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了。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唐貞觀年間,李靖在進擊吐谷渾後,被鹽澤道總管高甑誣告謀反,後來唐太宗李世民查清了真相,但李靖堅持請求告老還鄉,“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86歲的賀知章向朝廷請求,回到故鄉越州永興,這才有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千古名句。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國後,大封功臣,劉伯溫受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然而,受封還不到一年,劉伯溫就主動提請遠離朝堂,回到青田老家。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以上官員,而且大都是京官,在某個合適的機會,請求退休,告老還鄉。京官的任職地大都是在京城,是別人眼中的“一線城市”,生活條件好自不必說,為什麼還要回到不被人關注的家鄉呢?

告老還鄉是我國流傳很廣的一種退休制度。國人鄉土觀念較重,所謂落葉歸根,不論是做官的仕人,還是商人遊子,都有一種想法,就是晚年回到生養自己的故土。退休回家鄉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告老還鄉,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主動辭職,提前退休。為什麼要主動提請回鄉呢?這裡面其實是有說法的。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年邁或多病已經幹不動工作

古人講究“退而致仕”,也就是“還祿位於君”。同時,也說“大夫七十而致事”。這說明大夫級別的到了70歲才能退休,古代壽命普遍較短,70已是高齡老人,很多人是幹不到這個歲數的。如果再有疾病,更要提前退休了。上文提到賀知章已經80多歲了還在任上,很多工作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遠離權力鬥爭

如何躲避權力鬥爭,回鄉或者漫遊山水是最好的選擇。歷來“告老還鄉”適應的官員必定有一定的級別,他們又或多或少參與朝廷權力鬥爭。自古官場反覆無常,再圓滑的官員也會樹立政敵,而且官場“人走茶涼”,一旦失權,難免不會招致“秋後算賬”。如此,回鄉則成為保全自己的一種手段。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對官場失意絕望

歷來官場競爭激烈,失意絕望者不乏其人。很多人官場失意後,或縱情山水,或借酒澆愁,但也有告老還鄉,主動辭職的。如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解印辭官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縱情山水。

古代這些官員回到家鄉後,一般都會做些什麼呢?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一線城市”不是更好?

從史料記載來看,大致會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 一是著書立說。如明代名臣趙貞吉致仕歸鄉,居家閉門著述。
  • 二是仍然參與朝中事務。如西漢漢成帝時期的丞相張禹歸鄉後,並沒有閒著,由於保留有天子師的身份,國家每有大政,他還要參與定議。
  • 三是興辦教育。明成化、弘治年間的戶部尚書李敏因故致仕後,便在家鄉紫雲山麓修建了書院,教導鄉民。
  • 四是參與地方事務。很多官員回鄉後,憑藉個人威望,為地方興利除害,調解親鄰糾紛,繼續發揮著餘熱。

當然,也有官員退休後,利用人脈和特權,為禍鄉里,我們暫不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