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明星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35岁的高以翔死于“心源性猝死”。一时间,心源性猝死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1、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又名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识突然丧失,1小时内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心悸、气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眩晕等症状,并急剧进展为心脏骤停,血压下降、脉搏与心音消失。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心源性猝死约占全部死亡病例的1/4,约2/3在发病后1h内死于院外。目前文献报告:心源性猝死全球发生率约50~100/10万。我国报道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相对低于西方国家,但在猝死中仍居首位病因,并有上升趋势。

2、为什么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0%的心源性猝死由于冠状动脉疾病所引起。研究表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1/3属于高危人群,1/3属于中低危人群,1/3无任何危险因素。由此看来,心源性猝死多与自身疾病有关,健康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不高。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心律失常等。其次,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也与外在诱因大有关系,如情绪波动过大、生活压力大、过度劳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熬夜、吸烟、酗酒、肥胖、暴饮暴食等都可能增加猝死的风险。25%~61%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青少年患者有头晕、轻度头痛、胸痛、晕厥、心悸、呼吸困难及心源性猝死家族史。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应酬过多、加班熬夜等常常导致猝死的发生,而年轻人往往觉得自己年轻力盛,因而会忽视这些风险,这也是近年来年轻人猝死高发的主要原因。

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3、发生心源性猝死,怎么办?

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有人晕倒并出现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抢救非常重要。心跳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在心脏停跳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50%。

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因此,发现有人晕倒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抢救,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公分,现场如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可按语音提示使用。此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应将自动体外除颤器开机,并按语音提示贴好电极片,由自动体外除颤器判断是否要电击,如果提示需要电击,确保无人接触被抢救者身体的情况下按下电击钮进行电击,电击后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在最佳抢救的“黄金4分钟”内,胸外按压加上自动体外除颤器,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时间就是生命,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4、积极预防,降低发病风险

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病,预防心源性猝死。曾经发生过晕厥的患者、或者有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寻找病因,早诊断早治疗。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需经医生评估,根据情况行射频消融术或/和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同时,对于心衰、心梗后患者,需长期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正不良嗜好,避免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稳定情绪,做到豁达开朗,适度减压,适量运动,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总之,发生心脏骤停时,记住黄金4分钟,第一时间给予心肺复苏抢救,并配合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可以使患者存活率达49%-75%。同时,普及心肺复苏抢救专业知识,培训公众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及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技能,扩大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配置场所,增强大家的急救意识,可以为专业医务人员实施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循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原创内容,版权所有,严禁抄袭!

(由“问药师”团队余雄杰药师供稿)

心源性猝死,有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