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創紀錄減產協議未能在疫情衝擊下的油市掀起波瀾


焦點:創紀錄減產協議未能在疫情衝擊下的油市掀起波瀾

圖文無關

4月13日 -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全球創紀錄減產協議對油價影響微不足道,在新冠疫情導致需求大減、庫存激增之際,產油國如果想要恢復市場平衡,仍有難關需要克服。

資料圖片:2016年3月,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Enbridge公司的原油儲罐。REUTERS/Nick Oxford

經過數週的商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同意在5月和6月減產970萬桶/日,接近全球日供給量的將近10%。

美國與加拿大等其他產油國也對減產給出了非直接的承諾。

不過油市不為所動:布蘭特原油週一上漲0.8%,美國原油則收低。這樣的走勢凸顯了投資者與產油國都明白--需求大減30%之際,這個創紀錄的減產協議,初步也只能達成這樣的效果。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週一對油價走勢輕描淡寫,稱減產預期是油價在會議前上漲的原因。兩週前跌破每桶22美元后,布蘭特原油期貨已經反彈約48%。

“這是很典型的交易,你知道的:傳言興起時買入,事實證實後賣出,”他表示。

阿卜杜勒阿齊茲週一並稱,考慮到OPEC+減產協議的規模、其他20國集團(G20)國家的承諾以及進行戰略石油儲備,有效的全球石油供應削減規模約為1,950萬桶/日。他指出,G20國家已經承諾減產約370萬桶/日,而且未來幾個月戰略石油儲備的購買規模可能達到2億桶。

布蘭特原油期貨和美國原油期貨今年已經下跌超過一半。

OPEC+的減產規模可能是2008年前次創紀錄減產的四倍以上,考慮到其他措施,整體石油供應縮減幅度是2008年的兩倍。但與一些預測者預計的4月需求可能下降多達3,000萬桶/日相比,減產規模仍然還是太小了。

“就算減產為價格提供了支撐,但鑑於當前庫存增加的驚人規模,減產對提振價格也是無能無力。”Energy Aspects分析師Virendra Chauhan說道。

“該協議先天不足的是沒有來自美國和G20其他成員國的堅定承諾。”

加拿大、挪威和美國等較大產油國尚未對固定配額作出公開承諾。不過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一稱,美國主要頁岩油產區的產量預計將在5月底前下降約40萬桶/日。頁岩油產量佔到美國原油總產量的75%左右。

美國銀行分析師週一表示,由於OPEC+的深度減產,美國頁岩油可能避開了產量下降350萬桶/日的最糟糕情境,或許僅下降180萬桶/日。

“該減產協議未能達到市場期望的減產水平,”日本石油連盟會長月岡隆在一份聲明中稱。

“我們希望OPEC+將繼續商談如何穩定油市,”他說。

分析師認為,儘管協議的核心數字顯示將減產近1,000萬桶/日,但是對於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科威特等中東產油國來說,減產幅度可能必須要超過協議中規定的23%。

**聚焦庫存**

FGE能源分析師預期,發達國家石油庫存將在第二季增至1982年以來最高水平。

布蘭特原油期貨的正價差週一擴大,六個月和一年期均是如此。

正價差暗示投資者對取得供應的容易程度感到擔心。據船運追蹤公司Kpler的數據,截至3月底,全球陸地原油庫存約佔總儲能的83%。

市場接下來的關注焦點將是美國能源部發布的戰略石油儲備(SPR)數據。

新加坡一位資深石油交易員表示,庫存將繼續增加,不過可能會因為OPEC+協議而放慢速度。沙特週一調降對亞洲的原油售價定價,但提高對美國的售價,對歐洲的價格則維持不變。這位交易員因公司政策而要求匿名。

“(全世界各個國家的)SPR多數已經相當滿。中國也許還有一些空間,至於其他國家,我懷疑是否有餘裕,”他補充說。

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是全球異數,眼下當其他多數主要國家需求收縮的時候,中國的需求卻在上升。中國煉廠本月原油加工量勢將較3月增加10%。新冠疫情最早在中國爆發,而中國復工的速度也比其他地方更快,

“中國不太可能做出任何確切承諾,特別是相比西方消費者,遠東消費者還在溢價購買中東供應,”北京一位國營石油公司官員說,該位人士基於公司政策而要求匿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