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春之際在於耕,玉米作為朔城區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60萬畝,如何能實現降本增效?一直是農業部門和種植戶們一直在探索的事情,日前,在農業部門組織的農技培訓課上,一項新技術為玉米增收提供了新路徑。
在朔城區稻畦村,種糧大戶們正圍著看今天的主角——膜側精量聯合播種機。農技人員通過實地教學的方式對種糧大戶進行培訓,推廣玉米雜糧膜側播種技術,讓農技+農機共同奏響今年的春耕曲。
春耕在即,農時緊迫,朔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深入各個鄉鎮通過視頻教學、現場講解、實地操作等方式推廣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
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花費5年時間研發出來的新的栽培技術,它的創新之處就在於,地膜平鋪、膜側播種。這項技術於2017年在朔城區開始試種,從2018年進入推廣階段,一項技術好不好,能不能站得住腳,習慣於“吹糠見米”的農民最有發言權。
稻畦村黨支部書記 盧虎:我2018年買的膜側精準玉米播種機,買上也是想對比一下,種植了兩年。第一點就是膜側的不用放苗,大大節省了人工,還有就是抗旱,下點雨,小雨水也就直接上苗了。通過這兩年看膜側就是比傳統的增產200多斤。村裡面看種的挺好,產量也行,省人工,我們村準備在今年全覆蓋了。
據瞭解,該技術通過玉米種在地膜側邊、不開溝鋪膜、地膜不打孔、不漏風等技術,有效解決了當前地膜覆蓋中存在的出苗不全不齊、放苗投工大、作業速度慢及地膜回收難等問題,顯著提高了玉米產量與降水利用效率,杜絕了普通地膜播種時所產生的白色汙染問題。
朔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李淑蘭: 2018年全區推廣2000畝,2019年推廣15000畝,今年準備推廣20萬畝。通過這種技術推廣的實施,每畝的糧食增產達到200斤左右,每畝節本增效達200元左右。現在已經舉辦了10場現場實地培訓加田間地頭的現場觀摩培訓。通過面對面手把手地對農民進行技術的培訓和技術的指導,讓每一個種糧大戶都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術的基本要領和播種機的使用方法,為大面積播種打下良好的基礎。
記者:羅文平 張小菊 石 穎 盧 佳
責編:麻世傑
編輯:邊愛英
來源:朔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