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产“内地之子”的局面该变了

  身为港企的恒隆地产,与众多港企一样,将手伸向内地后,规模上有了大发展,但如何平衡这些「儿子」们,也成为他的难题。

  引用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在 2018 业绩会上说到的一句话:目前香港还是比较平稳的,内地就有一些特别的现象。

  只是没想到这句话的背后居然是 90 亿港元的分量。

  近日,恒隆地产计划出售其位于佐敦、长沙湾等区域的四项非住宅物业,此言论一出,引起行业内各种声音。

  四项物业市值共约 90 亿港元,另外,还包括旺角地区一个多层停车场。

  恒隆的局面

  据悉,恒隆集团 2018 年物业销售发生不少变化,全年销售总额达 12.27 亿港元,同比跌幅达 64%。若按半年计算,恒隆上半年销售额为 10.32 亿港元,则下半年的物业销售只有 1.95 亿港元。

  实际上,恒隆在去年仅售出了 3 间位于蓝塘道 23-39 号的半独立式大宅及 9 个浪澄湾单位(2017 年为 226 间)。去年出售完其 12 宗物业后,恒隆将只剩下 1 个朗澄湾特式单位以及 12 个蓝塘道的大宅可供出售。

  另外,恒隆地产在内地主力发展商业物业,去年该集团分别在上海、沈阳、天津等几大城市的 8 个收租物业,为其带来人民币 27.55 亿元的租赁收入,同比增长 3%。总体内地租赁物业组合收入则增涨 4% 至 35.77 亿元。

  平均边际利润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 65%,其中完成资产优化计划的上海的恒隆广场,去年总收入上升 10% 至 15.54 亿元。

  据其管理层透露相关项目的进展称,无锡项目写字楼第二栋将在今年开张,接下来是改建的沈阳康莱德酒店,其次是昆明的项目(楼面面积 43.2 万平方米,包括购物商场、甲级办公楼、服务式公寓),2020 年还有一个写字楼+商场的项目。

  这样看起来,似乎出售这四宗物业是最明智的选择。

  只是显得略有些狼狈。

  事实上,虽说恒隆大器晚成,在走出来之后,的确发展的不错,但在港企之中并不在发展迅猛之列。

  尤其从近两年的业绩上,走得过于缓慢。

  新年伊始,恒隆也公布了 2018 年业绩,内地物业租金收入 35.77 亿元(不含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写字楼),总体增长 4%,8 个购物中心租金收入 27.55 亿元,增长 3%。尽管相较于 2017 年的零增长,2018 年租金总算稍微有了点起色,但单从数据讲,显得差强人意。

  这也是接替陈南禄 8 个月以来,卢韦柏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根据公告,恒隆地产在 2018 年的总收入为 94.08 亿港元,大幅下滑 16%;总营业溢利为 68.22 亿港元,跌幅达到 14%。

  曾被寄予厚望的卢韦柏,未能扭转恒隆总收入持续两年下跌。而恒隆在公告中给出了解释: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2018年度出售的住宅较少。

  但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也特意表示:「尽管恒隆部分租赁面积因进行资产优化而需暂时关闭,但我们的租赁物业仍持续增长。」

  恒隆「内地之子」的局面

  我们再来看下恒隆在内地的布局情况。

  已开业的 8 个购物中心中,三个项目出现租金下降的情况,幸得上海恒隆广场这两年改造大获成功,才能在总体上不至于那么难看。  

  但必须承认的是,外地项目和上海项目的财务表现依旧是冰火两重天,上海恒隆广场租金单价是大连恒隆广场的 30 倍,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对于恒隆「偏心」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其实,一个正常购物中心的租金规律一般是在前五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经过成长期后,如果不碰到行业周期影响,后期租金增长率逐渐趋于稳定。

  而有部分恒隆广场的营业表现迥异于常规规律,基本上都是在开业前几年租金微增甚至下降,经过惨淡调整后,再实现出租率和租金收入的提升。租金走势反映出六个恒隆广场几乎都走过了同样的道路:坚守自己认可的定位→被市场教育→调整回接地气的定位。  

  冰冷的数据,说明恒隆的是否该转变下这种尴尬的局面了。坚守核心地段、坚守物业品质、坚守品牌形象都值得被尊重,但一个购物中心占比最大的成功衡量指标应该是消费者认可度。

  商业地产的局面

  在大陆,发展商业地产有三种主流模式:

  第一种:以龙湖、万达、新城为代表,产品线单一但最具备普适性,采用非常清晰的住宅+商业双轮驱动;

  第二种:以华润为代表,出身高端,但设计了多元化的市场产品线,既未放弃高端市场,也有普适性产品;

  第三种:以大悦城和恒隆为代表,产品线单一且较小众。  

  三种模式中前两种最近几年都风生水起,唯独第三种发展黯然。大悦城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仅有北京和天津三项目。而发展商业地产最早的恒隆则好不到哪里去,高端产品线比年轻时尚型产品线更难找到合适的地块,客观禁锢了拓展速度,也导致二线城市恒隆广场不得不削足适履匹配产品线调性,从而陷入坚守然后被教育再调整的循环。

  2010 年之后,港资开发商在中国商业地产界异军突起,首先是新鸿基、太古、嘉里;然后是九龙仓、新世界,再到最近的香港置地,他们都表现出了对大陆市场更好的适用性。

  拓展模式上不像恒隆那样坚守战术,会更多的选择和本土开发商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产品线上也更加的灵活多变。

  如香港置地既能打造高端产品线王府中环,也能够玩转区域型购物中心 LCM,其重庆长嘉汇项目更是购物中心 + 街区组合,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同样赢得了市场口碑。

  九龙仓更不用说,三个 IFS 展示了可以碾压的实力。

  在赢商网统计的 2018 年租金收入排名中,独占鳌头的两家都是港企,分别是九龙仓(61.96 亿元)和太古地产(52.16 亿元)。

  九龙仓

  如若算上九龙仓集团的 14.66 亿元,整个「九龙仓系」今年上半年的租金收入高达 76.62 亿元,约占 17 家房企总租金数五分之一。

  早在九仓置业中期报告就已经显示,2018 年 1-6 月,九仓置业投资收入增加 8% 至 71.23 亿港元。

  其中海港城的收入(不包括酒店)增加 11% 至 51.57 亿港元,占总收入逾八成,商场成了最大的「租金收割机」,高达 37.64 亿港元,且平均现时租金上升14%至每平方尺月租 487 港元。

  「租金大户」title 外,海港城亦是全港「零售销售额之冠」,同比增长 36.1% 至 186 亿港元(2700 港元/月/平方呎),占香港零售销售总额 7.5%。

  太古地产

太古地产2018上半年运营数据

  上图是 2018 上半年的数据,从中可看到,太古地产的物业投资总收入为 60.59 亿港元,其中零售物业租金收入占太古地产总租金收入近 43.3%,具体表现如下:

  大悦城

  那是不是全都发展的不错呢?也不是。

  比如大悦城就不太乐观。一片上涨声中,大悦城地产「-0.92%」的数字异常扎眼。

  2018 年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悦城地产的投资物业及相关物业管理服务租金收入 17.15 亿元,占总收入的 42.6%,同比下降 0.92%。

  综观大悦城地产近三年半年租金收入数据,不难发现,这是其该项指标首次同比出现下跌。与此同时,公司期内的营业收入亦同比下跌 16.4% 至 40.27 亿元。

大悦城地产近四年租金收入数据

  「2018 上半年整体营业额下降,除了管理输出收入有 4% 增长,其他不同程度下降,为什么?」质疑声随之而来。大悦城表示,营收下滑主要是因为销售型业务收入下降。

  此外,虽然整体租金收入微降,但「相对成熟的大悦城(租金收入)是有增长的」。大悦城地产中报显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大悦城商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6.6%。其中成都大悦城和中粮广场期内租金同比分别提升 24.7%、22.6%。

  但据赢商网查阅,虽然 2015-2017 年大悦城主要投资物业(以商场租金为主)半年租金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却整体下降,后三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 19.61%、4.92% 及 8.93%。

大悦城地产近四年半年主要投资物业租金收入

  对此,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2014-2017 年,是大悦城降杠杆发展的过程,主要还是受限于租金压力。」

  四年沉淀后,资金显然已不再是问题。今年上半年,大悦城平均借贷成本降至 4.20%,且手中握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15 亿元,同比上涨 37%。

  加速的大悦城甚至提升了此前承诺的「2020 年 20 个大悦城」的目标。长远来看,规模的扩张必然带来租金上涨。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这些大量沉淀资金的综合体项目收支平衡,对大悦城而言,同样是不可小觑的挑战。

 小结

  可能是和大悦城有着相似的命运,所以大家总是会拿恒隆与之相比较。

  但客观来说,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即便恒隆目前发展缓慢,也仍然不可否定其能力。

  在赢商网的本次统计之中,显示在租金收入构成当中,恒隆内地租赁物业的收入反超香港。正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一般情况。

  物业的确是发展的不错。

  对此,卢韦柏称,「我们下半年内地物业的收入的增速,比上半年及之前一年明显加快。」公告显示,恒隆地产内地物业以人民币计值的收入于 2018 年下半年及上半年按年分别录得 6% 及 2% 的增长。

  对内地商业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卢韦柏的看法和陈启宗去年基本一致,「由于内地高端市场的表现回稳,我们对租赁市场表示审慎乐观。」

  只是恒隆在内地项目上的运营策略上,真的需要改进其「上海依赖症」严重的问题,内地之子的局面也该变了 。否则在如今整体市场经济局势都不乐观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好天地。(来源:地新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