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都有享有幸福和快乐的权利。
01
舟舟今年42岁了。身高只有1米5的他,体重有120斤。很明显,他中年发福了。
谁也逃不过岁月的追杀,这个曾经的“天才指挥家”也不例外。白发从他的双鬓冒出,笑起来脸上有了明显的皱纹,低下头下巴上的肉赘到了领口。
最让舟舟的父亲胡厚培难受的是,这几年儿子衰老得很快,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和免疫力明显下降,他还患了滑膜炎、关节炎和痛风,多数时间都不想动弹。
他不再经常四处走动,更多时候习惯坐着或躺着。每晚的《新闻联播》是他必看的节目,他也喜欢玩游戏,看视频、玩消消乐,微信跳一跳他能跳1000多分。
这位20年多前还是家喻户晓的“励志天才”,如今已经很久没有乐队与他合作表演了,他的名气骤降,商业价值不复从前。巅峰时期,舟舟一年的演出高达168场,到现在只有不到10场,指挥棒和燕尾服被压在了箱底。
即使有演出,他可能也是一个人站在舞台中间,听着伴奏对着空气随意比划,动作也不再那么利索,节奏明显慢了几拍。
舟舟的记忆仍停留在20年多前北京的舞台上,那里有乐团、鲜花和无数掌声。最辉煌的时候,他被中央领导接见,与施瓦辛格、刘德华、毛阿敏等同台,去过三大洲的五个国家演出,游览过中国几乎所有的名胜风景区。
舟舟最辉煌的那几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南下深圳后,有时他会因为无聊而跟父亲胡厚培抱怨:我想回北京!
二十年过去,彩色泡沫破灭了,只有残留的水迹浸染在舟舟的记忆里。
02
舟舟,原名胡一舟,1978年生于武汉,因患有“唐氏综合征”,他的智力至今只相当于5岁不到的小孩。舟舟满月时生病住院,医生检查后告诉胡厚培:孩子患有21三体综合征。胡厚培当场就懵了,发生概率为600 万分之一的事情,竟发生在自己身上。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的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力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在那个年代,一个家庭有这样的孩子常被视为耻辱。这样可怜的生命,也常常被抛弃。而舟舟是胡厚培38岁才盼来的,“我必须尽责任,在我那个小天地里让他活得快乐。”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更何况是自己的骨肉呢。
胡厚培是武汉歌舞剧院的一名乐手,他上班时把不能上学的舟舟带在身边。剧团待久了,舟舟看着舞台上的指挥,还能用手指跟着比划。这令父亲惊讶又兴奋,他于是找了根筷子,缠上黑色胶布送给儿子,就当是一根指挥棒。
他没有想到,因为这根筷子,把他的智障儿子送到了人生巅峰,又像抛物线一样落回了凡尘。
03
从小在剧院长大的舟舟,对交响乐耳濡目染。一听到音乐他就变得兴奋,常常在角落安静地挥舞着手中的筷子,比比划划模仿指挥家的动作。
1995年,导演张以庆到剧院拍摄纪录片,偶然看到角落里19岁的舟舟。张以庆对舟舟模仿指挥的一幕念念不忘,他最终决定给这个孩子拍摄一部纪录片。他征求舟舟父亲意见时,胡厚培爽快答应,“我希望你能拍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
张以庆对舟舟进行了长达十个月的跟拍,将2000多分钟的素材剪成54分钟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
1998年5月,《舟舟的世界》在湖北卫视首播。随后,中央电视台将片子拿到国际频道播出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德国、法国等国的电视台又买下了这部片子的播出权。
半年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邀请舟舟参加残联举办的新春晚会。这是舟舟初次登上真正意义上的大舞台,配合他的是中国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
晚会中,舟舟被安排压轴出场,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这个单纯的孩子并不紧张,他还问工作人员:“会有人给我献花吗?”
舟舟指挥的曲子是《瑶族舞曲》,音乐响起,他抬起手,顺利起了拍子。音乐戛然而止的刹那,舟舟稳住了指挥棒,在场的观众纷纷站起来为他鼓掌,人群沸腾。
演出过后,20岁的舟舟被大量报纸和电视节目冠以“天才指挥家”“音乐奇才”的称号。
04
演出成功后,舟舟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签约成为演员,国内外演出邀约不断,舟舟一时间变得家喻户晓。他去在克拉玛依演出时,路人指着惊呼,“这不是舟舟嘛!”
一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成了“天才指挥家”!舟舟的诞生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美国邀请舟舟在纽约等城市演出,最高待遇是世界级音乐殿堂卡耐基音乐厅,乐团是美国十大乐团之一的辛辛那提交响乐团。
随着舟舟的走红,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指挥家和音乐人在媒体上发声,反对将舟舟称为“天才指挥家”,说舟舟的指挥不过是一种即兴舞蹈,算不上真正的指挥。
其实,作为专业乐手的胡厚培心里很清楚,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儿子连谱子都看不懂,也不会视唱乐理、协调乐队,他只是跟着音乐的旋律,凭感觉做动作。他知道,一个唐氏综合征患者,根本不可能出现做指挥家的奇迹,“但是舟舟的乐感很好,音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况且,民众更愿意相信舟舟就是天才,主流媒体也更愿意把舟舟包装成天才,几乎每个人都认定,舟舟虽然有智力障碍,但他也有常人难以拥有的音乐天赋。
感性大于理性,常识被抛弃,音乐界质疑的声音迅速被大众舆论的潮水淹没。或许,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他们都应该对舟舟给予宽容和理解。他作为一个励志符号,似乎没有什么不好。
05
舟舟成名后,一家人的生活状况也随之改善。此前,舟舟的母亲患有乳腺癌,为了养育舟舟和妹妹,一直舍不得花钱治疗。舟舟演出挣了钱,母亲得以接受化疗,家里还买上了新房和车。
几年后,舟舟的母亲去世了。后来,随着舟舟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的逐渐减少,胡厚培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接受邀请,离开体制,成立“舟舟交响乐团”,希望因此能让舟舟有更多站在舞台上的机会。
“舟舟交响乐团”转手给一家公司经营后,乐手只有28人,而一个交响乐团最少的配置是43人,宣传海报上却写着“大型交响乐”忽悠观众。胡厚培觉得这是在败坏舟舟的名声,终止了合作。
“舟舟交响乐团”无人接盘,时年67岁的胡厚培决定自己接手乐队,将人数补够了自己经营。可苦苦经营了好几年,乐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年捧红舟舟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下降,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类似舟舟的故事不再感兴趣。
时过境迁,舟舟走穴不再“吃香”,乐队难以为继,而这一切对于舟舟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他根本感知不到。
06
2016年,舟舟生了一场大病,肺癌。胡厚培的第一念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儿子治病。经人介绍,他带着舟舟南下来到空气更好的深圳,在一家医院让舟舟接受治疗。十个月后,舟舟病情稳定。
之后,舟舟与深圳的一家民办残疾人艺术团签了约,成为团里的“台柱子”。
舟舟虽然“过气”了,但在团里依然是备受关注的“宠儿”,他的照片被钉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当有领导来调研,他总是被重点介绍的第一人。团里试图打造他为“残疾人形象大使”,通过他的故事去影响更多人。
不过对于这一些,胡厚培已经看淡,“一切顺其自然,儿子的演艺生涯,能走到哪步就是哪步,只要他能够快乐。”
07
如今,艺术团给父子俩配备了一个单间,胡厚培负责舟舟的日常饮食起居。舟舟喜吃肉,胡厚培就给他开小灶,炖排骨、蒸鲈鱼,每天换着花样做,每次舟舟都能很快吃完。
艺术团经常没钱给舟舟发工资,但对舟舟而言,如今的团体生活的意义,远大于演出的价值。有父亲的照顾,有团里朋友的陪伴,他至少不孤单。
他只是不适应深圳炎热的天气,偶尔也会跟从北京来的小伙伴说,“我想回北京”。
有次胡厚培得了咳嗽,舟舟对他说:“爸你抽烟多了,控制一下。”他感到惊讶又温暖,他没想到儿子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胡厚培觉得自己能照顾舟舟的时间不多了,他已经78岁,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打针吃药。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哪天他走了,舟舟怎么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保持健康,多一些时日来陪伴儿子。
08
前两年网络上流传一段舟舟在一场慈善晚会上的压轴表演,他一个人站在舞台中间,听着伴奏挥舞手里的指挥棒。但他的动作跟不上节拍,走神,不在状态,现场工作人员见状,赶忙让其他演员提前上场谢幕。
舟舟的指挥棒,无力地落下了,曾经的天才少年,逐渐退出那个原本不属于他的舞台,被众人遗忘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即使风光不再,父亲胡厚培觉得,够了。对于大多数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来说,舟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无论是20岁那年面对鲜花和掌声的舟舟,还是如今42岁发福的舟舟,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生都是童年。
20年前,那些追捧、猎奇,或者种种质疑和争议,他都无法体会;20年后,那些同情、嘘声和落寞,也不会侵蚀他的童心。他最深刻的记忆,仍是20年前的那个春天开始,无数的鲜花、掌声和欢呼声向他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