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喜歡歷史的人,都會對這兩句話有印象:"關中自古帝王基","得關中者得天下"。關中地區,狹義的理解是指潼關以西、大散關以東、武關之北、蕭關之南的陝西中部一帶,廣義的理解,則是泛指函谷關以西的整個陝西及鄰近區域。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關中地區地處黃土高原,土層肥厚,黃河、渭河、無定河、延河、涇河、北洛河等500多條河流水系縱橫交錯,具有發展農業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農業立國古代中國,關中地區一直是國內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之一。

關中地區北部有長城環峙,東有黃河天險和潼關、函谷關等重鎮拱衛,既可以東向以爭天下,也可以南向控扼巴蜀。西北又歷來是中原王朝與遊牧部族作戰前沿,使得此地尚武之風濃厚,民風彪悍敢戰,是"天下勁兵之所",秦朝的秦軍,宋朝的"西軍",明朝的"秦兵",都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關中地區擁有如此之多的優勢,歷來被帝王們視為開國創業的最佳戰略基地。西周的周武王、秦朝秦始皇、漢朝劉邦、唐朝李淵,都是以關中為基地,最終成功地一統天下,創立新朝。"得關中者得天下",似乎成了中國歷史上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但到了明朝末年,這句定律遇到了挑戰。闖王李自成也如法炮製,想效仿劉邦李淵,想重演"得關中者得天下"的好戲。然而誰知這次"定律"失靈,李自成不僅沒能如願以償一統天下,反而兵敗如山倒,最後在九宮山死在鄉勇程九伯的鋤頭之下。

李自成之所以未能再度創造"得關中者得天下”的奇蹟,有著多方面的深層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已經遠遠不同於秦始皇和劉邦時代。明朝末年,國內除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崇禎的明朝之外,遼東的清朝也已強勢崛起,並且磨刀霍霍,野心勃勃想入主中原、一統天下,是李自成的勁敵。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然而遺憾的是,李自成卻自始至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時清朝已經與明朝在遼東征戰殺伐近三十年,到崇禎末期,已經幾乎完全把整個遼東收入囊中,完全具備了一爭天下的實力。

但從歷史記載可以看出,李自成或許是消息閉塞,或許是缺乏戰略眼光,他的整個發展規劃中,從來沒有考慮過清朝的存在對他爭奪天下存在的巨大威脅和影響,幾乎沒有針對清朝採取過任何應對措施,結果在山海關之戰中遭到清兵突襲,一敗塗地,大順軍遭遇重創,再也沒能翻過身來。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二是從李自成的發展軌跡來看,他本人乃至他手下智囊團的整體水平有限,犯了急於求成的毛病。李自成佔據關中之後,並未像秦始皇或者劉邦那樣,苦心經營數年,穩紮穩打,先立於不敗之地,方能進退自如。恰恰相反,他佔據關中不久,就急吼吼殺入京城取代崇禎,黃袍加身。

秦始皇和劉邦能佔據關中而後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製為何一敗塗地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發展策略,對當時的李自成其實同樣適用。當時的時機和條件,決定了他貿然進軍京城稱帝的時機還很不成熟。李自成如果能坐據關中,整軍經武,聚草屯糧,讓明朝和清朝繼續搏殺,打一個兩敗俱傷,到那時他再從容揮師東向,歷史的結局或許會大有不同。如果擔心清軍搶先入關,他也可以提前進取中原,但應步步為營,把河南、山西、河北、山東、江淮陸續括入囊中,把這些地區都建設成為大順朝的根據地,爭得民心,即使清軍入關又能奈他何,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