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开学,最难的恐怕不止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近日,一位东北网友分享了孩子在家背诵古诗的情景:
孩子不理解,死记硬背,结果学诗学急眼了钻进牛角尖,崩溃大哭惹人心疼。
原来,孩子背诵的是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的《柳梢青·花朝春分》:
念到第三句“微谢樱桃”时,孩子犯了难,向妈妈求助:
感谢樱ter!
妈:你看这啥玩意儿啊?
让背的,今天……
第三句可好玩了,为啥?
我都想问为啥:微谢樱桃?
随后,姥爷安慰并耐心解释道:
它谢了就个个儿就落下来了,不是谢谢的谢。
“乍展芭蕉”就是领不丁的,平常说的天气太冷了呛不住,乍冷。
当路人还在小学生崩溃大哭的状态中蒙圈时,没想到姥爷的神解释却萌翻了众网友。
有人认可姥爷的说法:
大体还是对的。
有人调侃:
为啥不感谢樱桃?因为它营养丰富。
还有网友吐槽:童年阴影,背诵全文。最怕老师说一句:背诵全文,明天抽查。
一句“微谢樱桃”暴露了我们教育过程中一个扎心的真相:
不是古诗词难背,而是家长的古诗词水平成为了孩子学习古典文化的拦路虎。
“微谢樱桃”确实不是谢谢的谢,但也不是个个儿就落下来了,而是“樱桃花开始飘落。”
关于小孩子学习古诗词,叶嘉莹认为:
儿童幼年时记忆力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
诗词对小孩子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克服孩子学习的困难却成了教育过程的重中之重,这当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常常被忽略。
叶嘉莹幼时教育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大众的印象中,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是学贯中西的教授,她曾在回忆录《《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中提到了小时候的经历,她说自己诗词方面的造诣与她自幼承受的古典诗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叶嘉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伯父早年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父亲早年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后任职于国民政府航空署;
母亲和姨母都接受过良好的旧式教育,从事教育工作。
很小的时候父母便教她学习诗词,9岁前的叶嘉莹:
父亲在家教认字、学英语;
伯父教写学书法;
伯母教她学《唐诗三百首》;
姨母作为她的家庭教师教她学习《论语》以及四书五经。
古人“习诗”,首要的是修身,而诗词最重要的是感受生活。
不止作诗的人,学诗的人更要抱着这种心态去学习。
叶嘉莹说她小时候住在四合院,晚上有月亮的时候经常观察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学习诗词对她来说是很美好的事情,这都与家中长辈对她的启蒙有关。
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日后叶嘉莹的学习夯实了基础,幼时对诗词的学习经历,为她后来从事古典文化研究和传承树立了方向,更让她的生命生发出一种强大而饱满、坚韧和沈微的生命能量。
所以,儿童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环境,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则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
给孩子一抔水,家长需要一桶水
有些家长说:“以前上学的学的诗词早都忘光了,如今再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逼哭,家长逼疯。
如果此刻,你和孩子正面临学习的困境,那么首先应该认清:
这个世界上,唯有“教育”不能假以“他人之手”完成,孩子教育的责任不能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
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能让古诗词不再难学呢?
以这首【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举例:
第一步:了解作者
顾贞观和他的这首《柳梢青·花朝春分》并不是大众熟知的名篇,所以在陪孩子学习这首诗之前要先了解作者本人的一些情况。
顾贞观39岁时受到当时的大学士明珠青睐,聘其为子纳兰性德授课。
尽管比纳兰性德大18岁,但是两人交情甚厚,二人曾合力营救蒙冤流放的好友吴兆骞,曾一时传为佳话。
总结:作者饱读诗书、与挚友患难与共。
第二步:了解词的意境
第一眼看到这首词《柳梢青·花朝春分》的题目,仅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 但是其中的“花朝”二字却大有文章。
花朝节是汉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月间,人们结伴郊游赏花,称为“踏青”,人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作者写这首词时“花朝节”和“春分日”恰好在同一天。
如果说花朝是迎春:
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那么春分则意味着“昼夜平分”: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总结:“花朝、春分”不简单,吃透题目懂大半。
第三步:引导孩子理解诗词
作者以一个赏花女子描摹出人们“春光懒困倚微风”的消极心态:
花前倍觉无寥。任冷落、珠钿翠翘。
眼看着春天过了一半是感时伤怀还是奋起直追呢?作者在结尾给出了答案: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光还留一半,更应该珍惜当下。
作者从“春”写到“惜春”,最后升华主题勉励后世之人“惜时”,这种辩证看待事物的心态才是家长要教会孩子的价值观。
总结:这一步最关键,家长解读诗词的水平决定了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
通过一首词:
孩子学会了做人(珍惜友情);
了解了传统文化(花朝);
更学会了辩证学习(事物一分为二)。
一举三得。
古诗词难学,不存在的,家长助力,事半功倍。
古典诗词学习的门槛并不高,孩子每学习一首词,家长都应提前做足功课,像上面介绍的方法,属于“临时抱佛脚”,这对于没有诗词储备的家长来说并不难。
也许你说几十遍“不要浪费时间”还真不如陪他学一首《柳梢青·花朝春分》。
孩子天生感受力敏锐,只要家长用心陪伴,稍加引导,孩子总会理会诗词的妙处,父母更是在潜移默化间达成了“教养”的目的,等到孩子真正喜欢上诗歌,那时,“微谢樱桃”真就成了“谢谢樱桃了。”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