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大江大河》這部電視劇,不得不說,一開播就獲得了諸多好評,各大平臺都在紛紛討論,並且預測著後面的情節,顯而易見收視率相當高。

此劇是圍繞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而展開的,也是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而開拍的。內容主要是演繹著三個人不同人生目標選擇後的故事。

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因為三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因此後面的路也就不同。一個從政、一個入企、一個下海。在那個年代,因為國情、政策、國家發展方向變化莫測,同時人們仍停留在舊的思想觀念,因此不管如何選擇,如果一個人想幹出一番成就,實現人生目標,道路終究坎坷。

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雷東寶選擇了從政。當時他所在的小雷家村是有名的貧困村,沒錢娶不上媳婦的光棍一大把,每天工分只有七分錢,對於這樣的村,只有致富才有出路,於是雷東寶退伍後當了村裡的副支書,將實現全村致富成為了他的人生目標。他嘗試進行了土地分配改革、魚塘承包、建立工程隊等一系列舉措,雖然在實施過程中,他失敗過且遭受到了嚴厲的打擊,但是不得不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他是一位成功的實踐者,他帶領著小雷家村走出了貧窮,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他評先評優的同時也為縣領導創造了政績,進一步得到了縣裡更多的政治及資金扶持。通過各項實踐結果證明,他進行農村改成探索過程中的做法是正確的,就因為有著這樣的人,中國才慢慢打開了農村的局面,逐漸擺脫貧困,才使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更加的快速。

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宋運輝選擇了入企。由於出身不好,他沒有上高中,但是他沒有放棄,放牛的同時還刻苦學習,最終克服種種困難,進入了大學。入學後他繼續鑽研專業知識,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進入了國有企業,在進入金州化工廠後,他工作兢兢業業,仍不忘刻苦學習,每天紮在圖書館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知識運用於實踐,最終成為了金州化工廠最年輕的總工程師,演繹了現實版的知識改變命運。為改革開放過程中企業的發展貢獻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楊巡選擇了下海。由於家裡弟弟妹妹多,他沒有上學的條件,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便成為了他唯一的選擇。因此年齡不大時就發現了“商機”,幹起了換饅頭、換花捲賺錢的買賣。在那個年代,楊巡的此種思路、舉動足以體現出他頭腦靈活、善於經商的特點,也為後來他去東北學經商、回來後做電纜生意埋下了伏筆。同時楊巡是一個善於人際交流的人,能說會道,正因為這一點,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使得他從事下海經商的效果更為突出。

本劇通過三個人不同的人生目標作為主線而展開,在這三條主線中,可以看到三個代表人物在改革開放浪潮下的所作所為。通過思想的轉變,通過自己的開拓、創新、實踐、進取,演繹著中國改革開放過程的艱辛。體現了現階段的來之不易,在此對這些可愛、可敬的人,表達深深的致敬。

改革開放浪潮中從政、入企、下海的心酸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