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助於病人康復 再苦再累也值得”-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一線抗疫群英譜】

“只要有助於病人康復 再苦再累也值得”

——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

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 光明日報通訊員 戴欣 張芸

坐落在北京豐臺區嶽各莊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設有感染病醫學部,該部醫護人員每天要與可怕的“病毒”“細菌”打交道,面對傳染病患者,接觸傳染性物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感染病醫學部成為北京市確診患者定點收治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是抗擊非典、防控甲流、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的主力,是國家和軍隊疫情防控的拳頭力量。

忠誠使命,黨員骨幹當先鋒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入黨願望,也更加堅定了我為黨和人民盡職盡責的信念。”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的醫生楊光,非常激動地回憶火線入黨的那一刻。作為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楊光已經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1個多月了。

抗疫期間,感染病醫學部堅持原有黨支部與臨時黨支部相結合的模式加強黨的建設,在工作區域懸掛黨旗,開設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等。“我是軍人,是黨員,還是傳染病專業醫生,我不上誰上。”曾參加過抗擊非典、抗擊埃博拉戰鬥的傳染病專家秦恩強說。

在病區,專家姜天俊每天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夜以繼日地守護著患者,隨時觀察患者病情的發展。為提高工作效率,他不敢多吃飯、多喝水,一個班下來常常全身溼透,累得筋疲力盡。當別人勸他休息時,他說,這是一名黨員應盡的責任。

多管齊下,精準救治顯成效

“3床的老先生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需密切關注病情變化”“32床血糖控制不理想,要立即輸入靜脈胰島素……”感染病醫學部每天下午都要開展病例討論,由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主管醫生介紹病情,來自感染、重症、呼吸、心內、心理、營養等10多個學科專家認真聆聽,隨後提出各自的專業意見,並根據患者病情不斷細化調整診療策略。

“這是我們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採取的一項會診制度,主要是針對危重患者。”第五醫學中心姬軍生主任說,大家在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不斷優化個體化治療方案。

感染病醫學部成立科研攻關組,在王福生院士帶領下,快速啟動科技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應對”第二批應急攻關項目。

“我們運用‘傳統中醫辨證診療融合現代分子對接技術’制定‘克冠一號’中藥組方,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了良好救治效果。”中醫科王睿林主任說,不少患者服用“克冠一號”中藥後,退熱時間比較快,肺部炎症好轉也比較快。

身心並護,視患者如親人

“阿姨,請您不要把口罩摘下來,這樣容易被感染”“叔叔,您咳嗽時一定要用紙巾捂住口鼻”……密閉的口罩下,厚厚的防護服裡,說句話都很費事,但感染病醫學部的護士總是不厭其煩地提示病人。“往往一個班次還未完成,嗓子就渴得要冒煙了。”護士長張潔利說:“大家覺得只要有助於病人康復,再苦再累也值得。”

“發熱門診走出的每位病人,我都清楚他們的病情。”黃磊說。不管是確診、疑似患者,還是被排除人員,黃磊都親自把關,確保萬無一失。感染病醫學部十分注重院後回訪,要求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對就診回家的人進行電話隨訪,及時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

重症患者小楊住院期間,其父不幸病逝。小楊悲痛欲絕,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不配合高流量氧療、無創呼吸機等治療措施,專家徐哲看到眼裡,急在心上,他找各種機會跟小楊談心,專門加了他的微信,時不時加以開導:“你是男人,必須要堅強。你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今後還要靠你呢……”小楊漸漸恢復了生氣,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最終康復出院。

“除了專業的救治,醫務人員悉心的照顧、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印象深刻。”康復出院的一位患者說,正是這些看不見面龐的“白衣天使”的鼓勵和疏導,成為患者積極度過隔離治療的支撐力量。每位患者出院時,都會收到護士長黃加乾和同事疊好的千紙鶴。黃加幹說,千紙鶴代表著對患者的真摯祝福,承載著醫護人員打贏抗疫阻擊戰的必勝信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1日0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