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都想过,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留在网络上的各种账号怎么办?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世界图腾”,这些网络账号就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当我们离开之后,这些账号承载着不同的碎片信息,拼凑成了我们的数字人生,网络高度的自由化与私密性,也让这个“组合身份”距离真实的自我反而更近。
当我们越来越深地卷入互联网世界时,网络上也应当为死亡与祭奠留有一席之地。于是在网络上为自己的亲人朋友立一块“墓碑”,甚至亲自放上“遗书”,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一
科技君曾经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毕业前夕因“意外”离世了。
在科技君记忆中,她是个把男朋友取名叫“Lucy”的可爱女生。科技君和她在不同科系,也听过她“获奖无数、年级第一”的大名,每次在校园里遇见,我们都会微笑着打招呼。
她是如此优秀,性格沉静大方,父母疼爱,身边不缺朋友,还有一位相约出国深造的男朋友。
她的生活,看上去是那么完美。她的离开,在我们眼里只能是一场“意外”,别无其他理由。
直到我们翻开了她的网络账号。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微博、微信等常用账号通通被清空注销,唯有知乎和QQ空间留有零星的动态。
但正是这几处动态,让我们似乎窥见了她离开的另一面。
在知乎上,她也删除了所有,仅剩下关注了两个问题:“濒临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真有死后的世界吗?”
而在QQ空间的相册里,她整理收集了全世界有关公墓、陵园的设计,共有上百组。
她走时未留下一字一句,但在那些社交媒体上,她或许已经埋好了离开的线索。
二
在豆瓣上,默默存在着一个“豆瓣公墓”小组,小组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豆瓣用户,如果想要悼念非豆瓣成员,用户可以去豆瓣的开放式公墓小组“网络公墓”进行怀念。
微博也设有专门”公墓“账号@逝者如斯夫,这个博主会自发在微博缅怀近期逝去的名人或知名博主,此外,更多的是一些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友会编辑自己想说的话发给博主,博主则会将它公开发布,让更多人一起缅怀逝者,有些会艾特出本人微博。
在这些网络“公墓”里,你能看到许多网友的精彩人生瞬间。他们是年轻的历史天才、才华横溢的女歌手、拥有近4000粉丝的青年作家、热爱讨论时政的诗人、知名学校的教授……
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中,曾那么真实的存在过。
评论区也常有人聚集,表达自己看到某个熟悉网友已逝的不舍和震惊。同时还有人会聚在一起回顾这个人带给他们的某种美好回忆,比如对生活的热情、掩不住的才华、对事物犀利的见解。
这些充满悼念、回忆、不舍的帖子与评论,是网友们对一个个已逝之人的“云”追思会。
你不知道哪一天他们的账号会因长时间不登录被官方注销,也不知道多久他们会在网络上被永远地遗忘,但你能在上面看到他们离开前的一条条动态,大多与死亡无关,让他们的离开更显心酸,也让他们在网上获得另一种“永生”。
疫情期间,科技君的高中同学因癌症去世,他离开前的最后几条微博,语气轻松地表示自己想要一套最新的游戏机械键盘,期待小米新上市的手机,还点赞了偶像“少女时代”的动态。
他的微信背景,一直是我们阳光明媚的高中校园,那里有他来不及展开的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科技君含着眼泪为这张封面点了赞。
在他离开之后,同学们心照不宣地将他的游戏账号设置为“特别关注”。冥冥之中,我们都在期待那个灰色的头像某一天重新亮起。
三
2017年的热门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有段经典台词:
很多人说,这个信息化的世界,让人与人之间”断联“,活成一座座孤岛。但也同样在这个互联网中,一座“公墓”,一条微博,一个背景,几个动态,它们带着你的痕迹,延续着你的生命力与记忆,成为永恒。
你的账号证明你曾来过这世界,也给思念你的人留下一份时间的礼物。这是数字时代的祭奠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