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休息時間,望著雛形初現的創業基地,林名長若有所思。

瀏陽日報訊(記者 歐陽穩江 張迪)4月27日,瀏陽市大瑤鎮老桂新村,因為一群人的進駐變得生機勃勃。領頭的,是個特別的年輕人——衣服的兩個袖管空了一大截的他,做起事來卻毫不含糊,一擔泥土在他的肩頭被穩穩當當地運到了目的地。這個人,名叫林名長,是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

“山上有果樹,果樹下養了雞,欄裡有豬,魚塘裡養了魚,地裡有蔬菜,去年就有了10萬多元的收益……目前合作社流轉的土地有100餘畝,一期的養殖區有3個,種植區也有3個,後期的規劃都做得很充足。只要大家跟著來,日子只有越過越好的道理!有信心沒?”

“有!”趁著勞作歇氣的功夫,林名長召集合作社的成員們開了個短會。大家或坐或站,高漲的情緒裡滿是期許——與其他的合作社不一樣,26個成員中25人有著或輕或重的身體缺陷。在林名長的帶領下,他們一點都不比別人差!

創業

“無手硬漢”,不服輸的他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榜樣

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林名長(左)在創業基地給合夥人搭把手。

中等個頭,思維敏捷,走路帶風,做事更是一個詞:敏捷。1982年出生的林名長,有著農村伢子的淳樸,更帶著一股敢想敢做的衝勁。

“有想法,更能腳踏實地!”在大瑤鎮,林名長是個小有名氣的年輕人。可對於這份讚譽,他自己只有一句解釋——“磨出來的!”2005年,由於一次意外事故,在廣州務工的林名長雙手手肘以下都被截肢。年紀輕輕就失去了雙手,很長一段時間,林名長都無法面對這一現實。即使是夏天,他都會帶著一件外套搭在手臂上,為的是遮掩那空蕩蕩的袖管。

“以前,別人聊及這個話題就像直接打了我的臉一樣,讓我覺得很難受。”有一次,林名長用來遮掩雙手的衣服被人猛然抽掉了,他感到全身的血都往頭上衝。看著他空蕩蕩的袖管,對方驚呆了,忙不迭地賠禮道歉,“遮遮掩掩不是辦法,總要振作起來的。”

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回到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林名長在辦公桌上熟練地操作電腦,整理資料。

也許是天生不服輸的性格,林名長開始與自己較勁。但凡別人能做的,他付出好幾倍的時間精力也要做出來,不肯輸給別人。2009年,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林名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在大瑤鎮上開了一家打印店。因為生意不錯,次年,林名長乾脆將它升級成了一家廣告公司。

“你吃不吃得消?”廣告公司接的第一單業務是兩塊普通的標語牌。與打印店的業務不一樣,廣告設計的技術含量升級,顧客心存疑慮也是正常的。

“包您滿意!”面對顧客疑惑的眼神,林名長的承諾擲地有聲。反覆設計、用最好的材料,令收到貨的顧客十分滿意。由此,林名長廣告公司的名聲慢慢傳出去了。目前,他的廣告公司已經有8個員工:“以前總想著,自己沒了雙手後,打工都不會有人要。現在還能為其他人提供工作崗位,真的是說明了‘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創業淘到第一桶金後,2016年,林名長自籌資金60餘萬元成立了瀏陽市大瑤鎮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免費為有需要的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技能培訓、康復訓練、就業指導、文化娛樂、心理諮詢等服務。2020年,該服務中心惠及400多名會員,其中符合託養條件的殘疾人達到96人,現接受日間照料的殘疾人有55人。

抱團

帶頭致富,他有25個特殊合夥人

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工人反映羊圈裡有隻羊“打噴嚏”,林名長在查看羊的情況。

“去年,出欄了12頭豬、500只雞,黃桃也第一次有了收穫,收益多達10萬元;今年呢,創業基地已經養了60只山羊、300只雞、10只豬,幾口魚塘裡分別養了魚,地裡種的是有機蔬菜……”

掰著手指頭細算賬,作為合作社的合夥人,蘇友全的臉上樂開了花。對於跟著林名長一起辦合作社這件事,蘇友全與在場的合作社成員一個勁地表示“有奔頭”:合作社中有25個成員,身體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放在以前,出去找工作都是個難事;而現在,這山溝溝裡的土裡都可以刨出“金子”來——2019年,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成立。除了林名長外,這25個合夥人或是與他一樣有著特殊經歷,或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家抱成一團,以土地、勞務等方式入股,變成了“股東”。不僅土地有租金,年底有分紅,更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就謀到了收入穩定的新工作。

“就像瀏陽盛產的鞭炮,總要有人成為那根結鞭線,將單個的炮仗串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說起為什麼要牽頭辦合作社,林名長打了個通俗易懂的比喻。在他看來,自己在創業上積累了不少經驗,這便是最大的“財富”。創業多年,他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多方面關照,現在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來反哺社會也是理所當然的。2018年年底,林名長去走訪一名殘疾人朋友。家長裡短間,朋友鬱悶地表示:文化程度不高的自己加上身體不便,想要找份穩定的工作卻處處吃閉門羹。隨即,朋友問他,自己能不能去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工作。

瀏陽“無手硬漢”和25個特殊合夥人

林名長(右)來到果園,瞭解黃桃樹的生長情況。

“答應吧,那裡的工作人員已經飽和了。不答應吧,他現在維持生計都是個難事。”面對朋友那懇切的眼神,林名長很為難,一時不知如何回覆。為此,他將這個事記在了心中。不久,林名長外出時看到一家生態農業園經營得非常好,不僅發展了種養經濟還能吸引遊客,重要的是這個模式可以提供不少的就業崗位:“現在食品安全特別引人關注,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正是一條好路子呢。”

“這個需要投資很多錢吧?”“會不會費力不討好?”心中一動的他馬上和家人商量:自己的老家在大瑤鎮老桂新村,那裡山清水秀,搞生態養殖應該不成問題。土地不是問題,至於人嘛,完全可以優先殘疾人和貧困戶。想法提出來後,林名長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次創業那麼難都堅持下來了,何況現在是帶著大家一起創業呢?”

“條件許可的可以出錢,條件有限的出力也行,不足的部分我來想辦法。”幾乎是一呼百應,聽到林名長要帶領特殊人群辦合作社,一下就召集到了5個主要合夥人。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籌備,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成立。合夥人,從5個增加到25個,而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崗位。

“家門口打工,工資收入比較穩定不說,還能照顧家裡。”加入合作社後,蘇友全就從過去的“悶葫蘆”變得開朗了。勤勞踏實的他成了合作社的管理員,對外與村民談土地租賃協議,對內負責統籌管理。一年下來,他早已經走出了情緒的低谷期,“去年一年,我的工資、土地租金加上分紅,收入就有8萬元,比外出務工強多了!”

“他以前是那種連家裡人都喊不動的人,還是林名長有辦法!”黎舒科的性格一直十分內向,以前的他讓家人傷透了腦筋。如今,卻能挖土、種蔬菜、割草,狀態完全像變了個人。

“我的目標就是爭取多幫扶幾個特殊戶子,將大夥工資待遇提上去,助大家早日脫貧、早日實現人生夢想。”短會開完了,信心十足的林名長走向了種植基地。他的身後,栽的是真正的“搖錢樹”——到了收穫季節,這些油茶與黃桃可都是真金白銀。

遠處的山坡上,凝馨創業基地的牌子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聲音

年過五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賢柯腿腳不便又患有氣管炎,年齡偏大的他外出務工無門。如今,他在瀏陽市凝馨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打零工,一年工資性收入有1萬多元,閒置多年的土地被開發,也為他帶來了租金收入,“跟著他(林名長)邊做邊學,我們這些人都感覺自己有盼頭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31歲的何昌提是大瑤鎮南陽村人。2007年因為一次意外事故,他的皮膚燒傷面積達95%,再次找工作,成了他最頭痛的問題。3年前,他走進了林名長的凝馨殘疾人服務中心,第一次感受到了“被認可與被需要”。在服務中心的工療間,有著身體缺陷的殘疾人可以談笑風生,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工作:捆花炮筒子、粘標籤,“同樣是殘疾人,他(林名長)還能給我們提供一份工作。在我們心裡,他是最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