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言】
中国外长王毅于11月24日、25日两天访问日本,26日、27日访问韩国。构筑稳定的东亚关系是这次访日的主要目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进入11月以后,日本是东亚国家中唯一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特别是20日以后,日本每天的新冠确诊人数在2000人以上,每天死亡人数也基本在10人以上。此时去日本访问,应该是对日本战疫的最大支持,也表示了中国相信日本能战胜疫情的信心。
安倍扔下了一个烂摊子
在连续工作一百五十天的情况下,眼看着日本疫情已经不能在自己的治理下得到控制,时任首相的安倍晋三选择了托病辞职的方式,在9月突然宣布身体小有不适,离开了首相府。
安倍留下的是一个相当破烂的摊子。由于不能控制疫情,导致日本在4月和8月分别出现两次疫情高峰,安倍本人的辞职正好处于第二波疫情的高峰期。日本医学专家预测11月前后将出现第三波高峰,而且从以往的经验看,第三波的影响很可能超过前两波。以安倍政府采取的南辕北辙方式——中小学停课、发两个棉纱口罩、每人发10万日元,显然并不能防止疫情的传播。第三波疫情到来之时,日本更加束手无策。
资料来源:《朝日新闻》2020年11月17日
因此,日本经济出现严重下滑。按日本内阁府公布的相关数字,安倍治下的2020年第二季度(4-6月),GDP按年率算,比上个季度降低了28.8%,第三季度(7-9月),虽然比上个季度恢复不少,但仅仅是过于下滑迅速后出现的一点反弹,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好转势头。安倍也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宣布辞职的。
在政治方面,安倍掌权长达近8年,其个人权力的集中,让政治运转日益僵化,经济利益向安倍周边倾斜。除了多年一直没有说清的森友学园、加计学园丑闻之外,安倍又多了一个借赏樱会贿赂选民的嫌疑。国内政治铜臭味熏天。在外交方面,一直坚持的日美军事同盟,现在成了美国特朗普总统向日本开口要钱的工具;日韩关系倒退到了战后最险恶的境地;日俄关系中普京没让安倍占到一丁点便宜。貌似深谙外交之术的安倍,实际上让日本在大国之间、近邻之间的处境十分不利。
接替安倍上阵的菅义伟,并非民选首相,禅让的首相职位,使其在处理经济、政治及外交问题时比安倍更不自如。疫情在菅掌权后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控,经济每况愈下。安倍留下的烂摊子收拾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何况外交也非菅义伟的特长。眼看美国即将迎来政权更替,用热脸贴特朗普冷屁股的安倍对美外交,不会在明年得到拜登政府的承认。日本外交面临着新的转型,需要首先调整和中国的关系。
11月25日,王毅外长与日本首相菅义伟会晤。图自中国外交部网站
菅义伟开始寻找稳定中日关系的途径
两天的访日行程中,王毅外长拜会了菅义伟首相和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官房长官加藤胜信、自民党三巨头之一的干事长二阶俊博、前首相福田康夫,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会谈。从中日双方外交部门公布的成果看,王毅外长的访日为中日在政治、经济、防疫、体育各个方面的合作铺垫了新的基础。
在外交部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王毅外长谈的“中日达成五点重要共识和六项具体成果”的相关内容。笔者将主要内容归纳为:
1)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2)携手抗击疫情,开展医疗药物方面合作;
3)明年适时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4)共同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
5)支持对方举办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
6)启动两国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
日本外务省在外长会谈后,有一个记者见面会,茂木敏充大臣针对中日两国外长进行的90分钟会谈做了非常详尽的汇报(日文原文)。在六项具体成果方面,中日双方使用的词汇有些地方略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日本方面在内宣上,考虑到主要舆论对华评价负面,政府需要显示强硬,外务省用了较多的篇幅,谈了海洋及安全保障问题。
日本媒体注意到,在中日外长记者会的电视直播节目中,王毅外长谈到东海问题时表示,“我们继续希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东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显示了中国对日本媒体炒作东海问题的态度。
稳定的中日关系,基础是经济
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及第三经济大国,不存在两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巨大矛盾,为世界经济做贡献是两国的共同愿望。
就在王毅外长访日前,11月15日,RCEP在经过了8年的艰苦谈判后,东盟10国及中日韩澳新5国签署协定。紧接着,在11月20日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表达了“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态度。王毅外长访问日本,自然要谈及RCEP之后,中日韩自贸区及CPTPP问题。
就中日两国发表的相关信息而言,中日在签订RCEP之后,双方将尽快合作让协定生效。日本经产大臣在CPTPP问题上,对日本媒体表示,该体制是开放的,希望更多国家参与进来。日本媒体每次谈及CPTPP,一定要加上一句,其成立的目的在于牵制中国。但主要成员之一的美国早在4年前就宣布退出该谈判,以日本一国加上十个小国的力量,在经济上牵制中国无从谈起。11月20日中国表明的态度也让日本媒体在CPTPP问题上所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此前笔者采访过日本的相关官员,他们认为RCEP之后就是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再之后是CPTPP的加入问题。因为从自由贸易的税率来看,CPTPP 100%免税,而RCEP在91%左右,中间有一个中日韩自贸区,正好成为实现完全自由贸易前的一个台阶。并非中国不能参加CPTPP,如果在政治体制等方面和中国相似的越南等国家能够参加,中国的加入本该不是问题。
中国的问题在于自身经济规模、产业所涉及的范围、发展速度等超乎其他国家,对一个经济协定的影响极为重大。不是日本提倡搞一个经济协定就能牵制中国,而是没有中国参加的经济协定,能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很多国际经济组织也只有中国参加以后,才可以真正算作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
通过提升门槛来限制中国加入日本主导的CPTPP,让美国回心转意、重组TPP,用美国的力量来牵制中国,这样的呼声在今天的日本依旧存在,执政党中也有国会议员竭力鼓吹孤立中国。但是,日本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停滞,在疫情中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诸如此类的呼声、议员谋划不一定能发挥作用。
也只有建立稳定的中日经济关系,日本才能走出经济停滞。王毅外长访日期间,日本政党、政府重要官员反复表达的就是希望中日关系稳定。
11月2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接见到访的中国外长王毅。图自中国外交部网站
先行于中日的中韩经济交往
11月25日晚,王毅外长乘专机离开日本到达韩国,26日、27日在韩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王毅外长在韩国拜会了文在寅总统,以及外长康京和、前总理李海瓒、议长朴炳锡,并进行会谈,特别是与康外长的会谈中达成了10项共识。
韩国是今年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的主席国。因为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对韩国实行禁运,导致日韩关系大步倒退。韩国方面做过较多的努力,但日本不论是政治家还是舆论,对韩国的态度相当严厉,两国关系似无好转迹象。
中韩关系中,韩国与日本同样为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同盟国,政治家及舆论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与日美完全一致,但经济上韩国舆论没有像日本那样,将CPTPP看成牵制中国的工具,韩国本身也不是TPP及后来的CPTPP的成员。
在经济规模上,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2019年各国GDP统计数字,中国为14.71万亿美元,日本5.08万亿美元,韩国1.64万亿美元。韩国的GDP大致为日本的三分之一,但中韩贸易在2019年为2845亿美元,中日贸易只有3039亿美元。就日韩经济规模来看,中日之间的贸易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如果想达中韩的程度,今后能做的事还非常多。
2020年11月,王毅外长访问日韩,让外界看到签署RCEP之后的中日韩在经济上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中韩于2015年签署FTA协定,促使两国经济往来变得极为紧密。中日之间尚无直接的FTA协定,相信今后会加大谈判力度。
构筑稳定的中日韩关系,首先需要有经济做坚实的铺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