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骊威最早是以加长版大哥“骏逸”的形象步入中国市场,后因体型怪异裁剪后有了后来的“骊威”。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骊威上市后一度在小型车市场名列前茅。能获得好的销量是骊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日产的三大件保证后期车辆的可靠性,很多车主评价“只用换机油和三滤就行了”。二、同竞品相比较大的空间满足了一般家庭的日常需求,尤其是坐姿摆脱了小型车窝坐的姿态,有点小SUV居高临下的感觉。三、经济性和竞品表现不相上下,达到了主流车型的基本要求。这一切成就了老骊威。

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都发生了变化:飞度改形、POIO换装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强手群起,而骊威则还是以老态自居,虽经几次整容但无明显效果,反到失去初来时的那份灵气。以至于衰落到今天月销个位数。从根本上讲是日产太任性,放弃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子品牌。骊威从上市到今天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换代过,总想一技行天下,可是行不通了。日产把小型车的战线拉的太长了,无力专心去做某个产品,使其具有高度的品牌感召力。本来骊威有这种可能,但日产没这样做。总设想着东成西就满盘开花,没想到市场无情,不上心的产品消费者就是不买帐,结果小型车市场上“阳光无光,玛驰不驰”连同原本销量较好的骊威也一起衰落了。如果骊威后续能换成NOTO这款车,相信一定能延续以往销量的强势。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中国车市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品牌如果从开始就踏踏实实的做产品,做市场,提高品牌感召力,那消费者也会热衷于这个品牌,如“大众、通用、丰田、本田”一路走来都是拳头产品唱主角热度从不衰减,而某些品牌应付市场,朝秦暮楚,今天来了明天又走了。消费者不会买帐,市场上也会受冷遇。

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呈波浪形,即有低谷也有高峰。低谷时日产推出了一系列应付市场的产品如:颐达、阳光、玛驰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当时由于市场的高速膨胀及消费缺乏理性,这些产品被市场短期接受了,但随着一切的回归和冷静后这些产品的缺点暴露无遗,迅速的被市场淘汰。随后,日产在市场上无热点可卖,产销双减。高峰来自于低谷后对市场萧条的思考,转折点出现在“天籁和轩逸”的上市。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这两款车可说是日产的用心之作,前者曾撼动过中级车老大的宝座,后者至今仍处细分市场的前三甲。并且这两款车为日产在市场上创下了“舒适”的美誉。从此日产车也有了自已的品牌标签。有了两个开路先锋后日产相继又推出了“奇骏、逍客”的改款,深受市场好评。在一片认可声中日产突然旧病复发,很干净利索地向市场推出了两款定位模糊,叫好不叫座的车“西玛和楼兰”,这两款车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受众太小了。“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买不起”因此这两款车的出镜率极其罕见,可以预见这两兄弟最终的命运是被停产。

日产在车市里打着“醉拳”,忽而半梦忽而半醒。最近,突然又想起了小型车市场往日的明星“骊威”。一番修饰后整装待发,这次日产学会了国内某些企业的“饥饿销售法”新骊威在东南亚一带上市,吊足国人的味口。

骊威之伤  日产之痛

这款车只看颜值,一个词“脱胎换骨”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完全能继承和发扬“骊威”的辉煌历史,各界好评不断。然而,日产现在只让看不让买。唉!日产,你就不能一心一意造车,认认真真做市场吗?你错失过那么多抢占市场的机会你就没“痛”过吗?过几年你再来我们全都用“新能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