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01

1427年,文艺复兴早期画家—马萨奇,创作了壁画《圣三位一体》,收藏于佛罗伦萨的新圣母大殿。

神像下方有四根柱子构成的祭坛,祭坛的石棺内放置着一具骸骨,石碑上刻着一行诡异的文字:

“你的现在即是我的以前,我的现在即是你的将来。”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马萨奇《圣三位一体》

这是极易引起人恐惧的一幅壁画,因为它直接向观者指出,人固有一死。

但是,在宗教神学的语境下,与死亡紧密相连的即是救赎。它坚信,直面死亡对人类是有益的,换句话说,它提醒我们,尘世生命是有限的,人们都应当对自己发问:“我应该如何过好一生?”

对于伊凡·伊里奇而言,可怕的不是他在死前发现,自己循规蹈矩地度过了平庸的一生,而是当死神来临之际,才幡然醒悟:“这一切都不对头。”

就像在火车车厢里发生的情况,你以为在前进,可实际上你是在后退。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19世纪80年代,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

纳博科夫曾评说,这个故事是托尔斯泰最具有艺术性、最完美、最成熟的作品。

法国作家莫泊桑读后说,“我明白了我的全部事业都毫无意义,我整整十大卷的作品都一文不值。”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02

当伊凡·伊里奇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的同事们第一个想法是:他的死对于法官们本人,或对于他们的熟人的调任、升迁有什么意义。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另一边,他的妻子想知道的是,丈夫死了,她能不能想什么办法从公家得到更多的抚恤金。

除此之外,若说这一事实在朋友中还能引起什么其他情感的话,只剩下一种可怖的欣慰:他死了,而我没有。

小说的主人公—伊凡·伊里奇,是一名法官,死时45岁。他一生的经历是非常简单、平常而又可怕的。

他一生都严格恪守“规则”,模仿着前辈的生活方式,规规矩矩、彬彬有礼、认真履职。

在法庭上,他常按照一套流畅的程序,熟练地完成庭审,他善于将工作与生活划出分明的界线,工作中丝毫不带个人情感。

如果说,这种冷漠是由于伊凡将所有的个人情感,都倾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那也是不恰当的。

因为,面对生活,他另有一套机械地模板。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他与妻子——普拉斯科维娅·费多罗芙娜,相识于一场舞会之中,可这并不是什么浪漫的邂逅。

伊凡之所以选择与其结婚,理由在于费多罗芙娜是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更关键的是,他的上司认为,同她结婚是件正确的事。

如此草率的婚姻抉择注定无法使伊凡产生幸福感。当然,他自身并不在意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或者说,此时的他,仍未发觉,他的一切不对头。

婚后,他意识到,婚姻虽然提供了某些生活上的舒适,但它并不总是能促进愉快和体面,相反,它常常破坏这种生活。

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从而让自己摆脱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致力于公务,保持自己的独立世界。

开始,争吵随时都会爆发,到后来,就互相疏远。“如果他认为这种疏远是不应该的,这种状况本来是会使伊凡感到痛心。”

但是,他认为这种状况不仅正常,而且恰恰是他的目的。

总的来说,支撑伊凡·伊里奇生活的重心就在于,能够维持上流社会赞许的愉快与体面。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几年后,他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被调到另一个省任检察官。

意外的是,这也是他生命的转折点。

转折缘于一次患病。

他同妻子和孩子搬进一所崭新的高级公寓里,在装修客厅时,意外从高处摔到地上,这一摔引起一场重病。

起初,他不相信医生,在妻子的劝说下,他决定去看病,看到医生随意敲敲、听听,最后“提出事先已规定答案的、显然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摆出意味深长的样子。”

多么可怕,他想起法庭上的自己,对任何人都只用一种治疗方法,不管你想用什么疗法。名医对他摆出的样子和他在法庭上对被告摆出的样子完全一样。

但是,他只想知道,这个病情是否危险,而医生不理睬这个不适当的问题。

随着病痛加重,他开始憎恨妻子和孩子,憎恨同事,憎恨医生,甚至憎恨整个人生。

为什么?他困惑地问自己,他是一个病人,却得不到来自周围的零星怜悯。

家里的人照旧忙于出门郊游,尽管她们极力掩饰,他仍然看到,他是她们的累赘,这令他生命的最后几日非常痛苦,不得不独自一人在死亡边缘挣扎。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他希望,人们像抚爱和安慰孩子一抚爱他、亲吻他,为他哭泣,但没有人可怜他。

他不敢相信自己就要失去生命,最让他愤恨的是,每个人都在说谎,没人肯承认他越来越接近死亡。

妻子照样弹琴,女儿也忙着恋爱、结婚,他想向从前一样,致力于公务,忘掉病痛,但往日的同事和下属们惊奇地看到,那个曾经出色又精明的法官,现在颠三倒四,频频出错。

03

只有他的仆人——格拉西姆,温和善良,能够了解他的恐惧并可怜他。

“咱们大家都要死的,为什么不该侍候您呢?”只有他从不掩饰死亡,只是照顾衰弱的伊凡·伊里奇,格拉西姆虽然只是一位仆人,但他却距离上帝更近,在伊凡生命结束前,他的善良促使伊凡平静下来。

他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需要什么?”他反复问自己。

“不痛快,生活。”他回答。

“生活?怎么生活?”内心的声音问。

“是的,生活,像我以前一样生活:美满、愉快地生活。”

“你以前是怎样生活的。美满吗?愉快吗?”

他感到奇怪,以前生活中所有那些美好的时刻,现在看来,完全不如当时觉得那样美好。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曾经的欢乐变成一种渺小又丑恶的东西,以前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对你隐瞒生死的谎言和欺骗。现在,他在健康的人们身上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并清楚地看到,这一切都“不对头”:

1、严格履行他认为是自己的义务的一切事情,凡是高官显贵认为必需的事情,他都认为是自己的义务。

2、他竭力结交上流社会的高官显贵,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和他们生活的观点。

3、他做许多卑鄙龌龊的事情,他做这种事的时候,曾引起对自己的厌恶,但后来他看到那些高官显贵也干这种事情,而且不认为是坏事,他便不再为干坏事而感到难过。

在尘世生活行将结束之时,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大概只有一些微弱的瞬间是正确的。

例如,他曾经想要反对高官显贵们的意图,只有这些微弱的意图是正当的。

而失望的婚姻、死气沉沉的公务、为金钱的操劳......他曾经企图保卫的所有东西,现在看来是不值得的。

伊凡被正确与不正确纠缠着,十分痛苦。他时而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时而陷入彻底的孤独,认为这一切不该如此。

04

既然曾经的生活“不对头”,那“对头的事”究竟是什么?

在他死前一小时,神甫来到身边要他忏悔,他再次感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发现生活可以纠正。

他看到身边围着的人们,开始可怜儿子,同情家人,他意识到自己在不断折磨他们,他想,应该设法使他们不再痛苦。

顿悟就在一刹那,“死结束了”他在心里想,“他吸了一口气,吸了一半就停住了,一伸腿,就死了。”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05

从伊凡·伊里奇临死前内心的挣扎来看,我们会发现,他度过了糟糕的一生:

尽管他坚守自己的义务,但他从没追究过义务本身正当与否;他的婚姻本就是一场“契约”,无法奢谈美满;

他从未真心待人过,有的不过是肤浅的体面与表面的礼节;他憎恨人人都同他说谎,其实,他自己也在进行着谎言——极力掩盖他精神的痛苦;

他抱怨每个人都对他表现得冷漠,其实,他一生中从没抚慰过任何人,也没有给过任何人同情。

乍一看,伊凡·伊里奇并没有错,他能干又精明,生活得一丝不苟,然而,就是始终不太像个人,没有人情味。

同时,他又是可怜的,正如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的那样,

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伊凡短暂的一生都在维持权贵眼中的“体面”,以取悦他人,可以说,他没有为自己活过。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值得深思的是,这并非伊凡个体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它表明,在当时俄国官僚中产阶级的城市生活中,充斥着无动于衷的庸俗、人情淡漠、麻木不仁以及对无意义的追逐。

社会以财富和权力划分着人的阶级,但却无法区隔人类的心灵,与之形成对照的便是给予他关怀的仆人格拉西姆,他象征着真诚与自然之善。

伊凡临死前的瞬间得到了这种启示:

真正对头的应该是带着至善与博爱的生活。托尔斯泰在其另一部著作《神意与人意》中说明了这种生活: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快乐的。

然而矛盾的是,他不可说,凡尘生命已终结,使他不能向任何人启示真理。

他的朋友彼得·伊凡诺维奇在葬礼上看到他的脸,他觉得,那张脸比活着的时候更美丽,而他的脸上有一种表情,似乎是在责备或对生者的提示。

但是,彼得·伊凡诺维奇觉得这种提示与他无关。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这是一个重要的暗示,它表明,生命的真理不可示,就像我们常说的,“有些弯路是必须要走的”,每个人终将通过自身去找寻到“对头的事”。

06

托尔斯泰细致地描绘了伊凡死前的挣扎,不仅是身体疼痛的折磨,更难忍的是精神上的苦痛。

他告诉人们,未知死,焉得生,人类必须直面死亡。

诚然,让一位健康的、蒸蒸日上的人去思索死亡,似乎是冒犯和不合时宜的,但事实诚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所言:

人们都认为我是在向山上爬,可实际上生命在我的脚下溜走......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这是一种生命的倒计时法,时刻提醒人们,生命的长度有限,但其宽度则是无限的。

它的意义就在于将有限化为无限,面对“固有一死”的宿命,每个人都有意要思考,如何能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向死而生,也是托尔斯泰想要传达的信念。他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一位虔诚地布道者,他赋予主人公得救的机会,让伊凡在死前的刹那间看到了光明,这就为其后的“复活”做好准备。

在宗教的语境下,死亡并不是终结,只不过是灵魂挣脱了肉体的羁绊,因此生命最终由尘世进入一个自由的灵魂王国。

不过,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于是,有人认为,中国哲学看重的是活着的事,几乎不谈“彼岸”。

事实上,殊途同归。

以“彼岸”启迪众人珍惜现行的“此岸”,理清生命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值得的,所关注的仍然是:过好此生,活在当下。

因此,即使不披上神秘主义的外衣,那其中蕴含的纯粹、至善和美好的内核也都是相同的。

只是,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并非是心灵唯一的慰藉。例如,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书中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但他的主人公通过致力于艺术,来发掘生命的意义。

豆瓣9.1《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生死启示:未知死,焉得生

可见,对于不同的人,实现“对头”有不同的方式。关键在于找到真正令自身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物,将真正的需要与懵懂的欲望相区别。

不然,即使富甲天下也解决不了灵魂的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