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乍露嫩綠,後園初發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魚兒遊在池塘。到了五月,夏日的氣息漸濃,天氣愈發地熱了起來。
今日立夏,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不知不覺間,四季走到了夏。立夏,開始於每年的5月5日到7日,持續半個月的時間。人們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講,“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假,即“大”的意思。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隨著溫度蓬勃生長的,除了在土壤中奮力紮根的植物,還有人們願疫情早日結束的期盼。
立夏,是一個自帶溫暖向bgm的節氣。古人寫立夏,大都愛寫立夏的生機。陸游在立夏也曾吟詩一首,聊聊暮春初夏的小動物,裳賞窗外的美景,順便給人們貼心穿衣小貼士。
立夏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不僅是季節更替的座標,古人也在變化中看到了大自然中向上的力量。“二十四節氣著名寫手”詩人元稹,寫到立夏時,他這樣寫:
立夏四月節
元稹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元稹每逢節氣就會作詩一首,把節氣的特點用詩句講述給大家。他引出了立夏的物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立夏是個過渡的節氣,是春和夏的交替,送春迎夏的微風中,花開鳥伴、翠意匆匆。
在寫立夏的古人中,也有人感慨時間易逝,比如樓下的這位。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這》
司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歸。
歡趣何妨少,閒遊勿怪稀。
林鶯欣有吒,叢蝶悵無依。
窗下忘懷客,高眠正掩扉。
司馬光說,喜歡春天,想要留住春天,奈何春天留不住啊。但春天的樂趣少了些也無妨,在熾熱的驕陽下,遊園的人少了,都去躲了陰涼。在陰涼處聽聽鳥鳴、裳賞蝶飛。在夏日的美好午後,閒遊後午睡一覺,尤為愜意。司馬光其實想說的道理很簡單,時光易逝,告別了春天也別遺憾,換個方式把握當下繼續享受生活的美好。
司馬光的閒情逸致舒適地讓人羨慕。孟浩然也曾記錄了這樣的自在:“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沒有冰箱和空調,在這些古詩裡也能發覺立夏的可愛,也許舒適地感受自然便是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一吧。
時光易逝,不知不覺,五一小長假也要接近尾聲了。在初夏的溫暖和熱鬧裡,人們的生活迴歸往昔。今日立夏,適合走到戶外,感受清風拂面的舒適,將初夏的美好收入囊中。
從今天起,告別春天,正式進入夏天了。整理好思緒,再出發,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