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leon
宋高宗赵构对于形同藩镇的中兴四大将一直很头疼,只是迫于金人威胁,不得不倚仗他们才能坐稳皇位,但是随着宋金关系之间的逐步缓和,赵构决心将军权收回。中兴四大将中刘光世和张俊二人已经领会赵构的意图,愿意交出兵权以换取荣华富贵。而韩世忠和岳飞两人则不愿意放弃兵权,那么就必须对二人采取强硬的手段,之所以选择先从韩世忠下手,是因为韩世忠
资历老,军力少,且一贯的胆大妄为。军中老资格
韩世忠18岁参军,在北宋和西夏的对战中逐步展露头角,他作战勇猛,武艺高强,很快成为一个勇冠三军的猛人,凭借军功在军中步步高升。
方腊起义时韩世忠已经是军中的偏将,他率军参加围剿方腊的军事行动,在方腊躲进深山后,韩世忠带人搜山,最终成功擒获方腊。
在以后的岁月里,韩世忠长期活跃在山东、河北剿匪的战场中,他在军中的官职也越来越高。
宋高宗赵构被苗刘兵变所困,是韩世忠带人平息叛乱,将赵构从叛军手中解救出来,从而使得他被赵构所信赖。
韩世忠从一个军中的小兵,一步步通过军功的积累,成为军中的高级将领,他是公认的宋军第一强人,拿他开刀更能起到震慑众将的作用。
手中兵力少
中兴四大将中,张俊的大本营在建康,岳飞的大本营在鄂州,韩世忠的大本营在淮东楚州,刘光世的大本营在池州,虽然他们都是领军坐镇一方,但是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差别很大。
岳飞的军队无疑是四个人中战斗力最强的,岳飞为了实现北伐的梦想,不断的招兵买马,岳家军的数量达到10万,是整个南宋拥兵数量最多的将领。
韩世忠的军队虽然非常能打,在与金军的作战中毫不示弱,但是他军队的人数并不多,差不多5万人左右,和张俊、刘光世的兵力差不多。
正是由于韩世忠的军队数量有限,且楚州的局势远没有鄂州复杂,因此优先从韩世忠下手,先易后难的解决问题。
胆大且妄为
韩世忠是军中的老资格,一贯以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没有什么人是他放在眼里的。
韩世忠向来看不起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对于秦桧的的求和主张,韩世忠直接上书赵构,大骂秦桧是投降派,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嘲讽秦桧。
韩世忠对于金人的态度非常坚定,那就是必须斗争到底,多次上书反对宋金和谈,甚至于在绍兴七年,金国派遣使者到南宋和谈时,韩世忠直接选择在半路设置伏兵,意图截杀金使,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这样的事情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
桀骜不驯又胆大妄为的韩世忠,必然是需要清理的第一人选。
结语
之所以优先选择对付韩世忠,就是因为韩世忠是众多将领中最反对宋金和议的人,他为了组织和谈什么事情都敢干,为了更好的实现宋金之间的和平共处,韩世忠这样在军中拥有深厚影响力的主战派必须清除。
涤尘索金读历史
宋金战争中柘皋之战韩世忠表现不佳,再加上朝廷要收兵权;
岳飞第四次北伐撤兵之后,过了一年,金兀术再次南下。经过上一年被暴打之后,金国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大不如从前。但南宋在淮西的守备全撤,张俊军在建康、刘錡军在太平,杨沂中军在临安。金兵很快渡过淮河,进犯寿春,占领庐州,以兵时至无为、和州骚扰。
正月十九,刘錡以两万人先期渡江,至庐州,以城不足守,退至东关,依水据山,遏制金兵南进。正月二十九,杨沂中领三万人自临安出发。兵力最多的张俊,时在建康,却迟迟不发兵。江东制置大使叶梦得对张俊说:“敌已过含山,万一和州为金人所得,长江不可保矣!”张俊这才于二月初四出师。宋高宗心里不踏实,又下手诏给岳飞,要求岳飞“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出其敌后”。
岳飞在接到手詔前,于二月四日即上奏朝廷说:“虏既举国来寇,巢穴必虚,若长驱京、洛,虏必奔命,可以坐制其弊。”宋高宗否定了他的建议,再发手说要求岳飞再次支援,岳飞无奈,只得按朝廷要求出师。此时他正患“寒”,嫌大军行动迟缓,亲率背嵬精骑为前驱,疾趋淮西战场。二月十八日,刘錡、杨沂中、王德田师中、张子盖等人在柘皋击败金那王阿鲁补、韩常的军队,金兵退出庐州。
岳家军到达舒州(安徽潜山),派人与张俊联络,张俊不愿岳飞分功,说“敌已渡准”,不须岳飞进军。岳飞只得奏报朝廷,在舒州待命。张俊令刘錡回师太平,自己准备与杨沂中“耀师淮上”,然后回建康和临安。不料,金兀术用叛将郦琼的计谋,以兵急攻濠州,张俊赶忙追回刘錡,紧急前往救援,兵至距濠州六十里的黄连埠,结果城池已陷落。宋人斥候报称城中已无金人,杨沂中、王徳领兵前往,中了埋伏,被金兵打得大败。岳飞闻讯赶赴战场,金兵闻风渡淮北去。
杨沂中三月十二日自宣化返临安,张俊三月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刘錡三月十八日从采石返回当涂。韩世忠的舟师逆水而上,兵至濠州,在淮河岸边与金人打了仗,也回到楚州。这一仗,虽有皋之捷,但付出的代价太大。
金兀术通过这次“柘皋之捷”,为自己挽回自己的面子,结果却被秦桧派上了大用场。在宋高宗授意下,秦桧以赏功之名,召韩世忠、张俊、岳飞赴临安西湖赏花。说是为柘皋之战论功行赏,宴会中,秦桧宣读了宋高宗三道“制书”提升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宣布从任命之日起“赴本院治事”,即韩世忠、张俊、岳飞从今调入枢密府办公,不再返回各自的宣抚司领兵。三大将当场拜受诏命。
多么简单!酒乐声中只消一道命令!把三员大将来个“名升实降”,就解除了兵权。大将们自然明白朝廷的用意。韩世忠任枢密使后,特地做了一条“一字巾”,上枢密院办公时,把它裹在头上,显出悠闲的样子;但出外,却随带亲兵卫护。汉朝的韩信临死时说:“狡兔死,良狗亨(烹);高鸟尽,良弓藏”,韩世忠记起了历史的教训,预感到前途凶险。
岳飞呢,他敞开衣襟出人,显得十分豪放威武,仿佛向高宗、秦桧说:“我岳飞赤心为国,扪心无愧!于是宋廷以明升暗降的形式解除了兵权。解除兵权之后,秦桧就要朝这些大将动手了。柘皋之战中张俊糟糕,张俊身为准西宣抚使,金兵自寿春渡淮,疏于防备;还逗留建康,迟迟不发兵支援渡江,致使金兵肆虐江准腹地,后因轻敌,导致濠州之败。但是张俊这人早就和秦桧勾结在一起,一旦察觉朝廷的意图马上交出兵权然后巴结秦桧,于是就被招揽在秦桧的手下。
张俊收服了,接下来就打算对韩世忠动手。因为韩世忠反对议和,跟岳飞一样要求北伐收复故土,也是主战派的人物之一,也被秦桧视为眼中钉,同时刚刚打了一个败仗正好找机会做掉。于是,秦桧就以柘皋之战中韩世忠的表现去收拾他。秦桧命令狗腿子张俊拉拢岳飞去陷害韩世忠。于是宋高宗下令岳飞和张俊去查看韩世忠的驻防地区。同时下达诏书说这次视察是“捃摭世忠军事…备反侧”。所谓“捃摭世忠军事”,就是搜集韩世忠的错误和缺点;所谓“备反侧”,就是要张俊和岳飞激起韩世忠部队闹事,然后趁机污蔑韩世忠。
张俊领会了秦桧的用意,而且以后也执行了。岳飞自然领会了,但当面就反驳说:“世忠有幸,沐皇恩高升为枢府大臣,既如此,楚州之军便是朝廷之军。”岳飞的语气虽然委婉,但含意很明确:即使以后楚州军队出事,韩世忠也没有责任,谁也不能寻着他,因为楚州军队已属朝廷直接指挥了。阴险毒辣的秦桧,听了岳飞刚直不阿的回答,恨得暗暗咬牙。楚州“按军”是宋高宗下达的诏命,韩世忠作为枢密大臣不仅知道,也会猜测到朝廷的真正用意。诏命张俊、岳飞前往,还能起到离间韩、岳的作用。这个分化瓦解抗战派的手法,可谓毒矣。
但是因为岳飞不配合·张俊,使得秦桧一直无法朝韩世忠下手,再加上韩世忠去求宋高宗,最终宋高宗答应保住韩世忠一命,于是韩世忠赋闲在家,对于韩世忠秦桧只好恨恨而罢了,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岳飞。
鄜延路节度使李
韩世忠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反对与金议和。早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九年间,韩世忠曾命部属假扮红巾军,企图袭杀金使张通古,破坏和议,虽因部将告密,未获成功,但遭到秦桧的切齿之恨。进入绍兴十一年,宋高宗、秦桧加快与金国议和的速度。四月,韩世忠、张俊授枢密使,岳飞授枢密副使,留朝任职,被剥削领军之权。同时,宋高宗将三大将的宣抚使司撤销,将军队番号一律改为御前诸军。岳飞的爱将王贵和张宪分别出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和副都统制(原岳家军正副将领)。之后,又将岳飞的幕僚朱芾和李若虚设任地方官,不让他们与岳飞接触。接着,秦桧命亲信林大声任湖广总领,管理岳家军钱粮,负责报发与朝廷来往之信件,监视王贵和张宪。
韩世忠的亲家张俊,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看到宋高宗一意求和,率先拥护皇帝的举措,交出所管军马,“拨属御前使唤”。岳飞看到宋高宗决意偏安,无心北伐,于是请求将亲兵发回鄂州,只留少量随从。韩世忠曾在“苗刘之变”中对宋高宗有救驾之功,因此没有岳飞那么敏感,要求多留三十多个随从,遭到宋高宗猜忌,被全员发往楚州。五月上旬,宋高宗命韩世忠“听侯御前委使”,张俊和岳飞出使原韩家军驻地楚州。张俊为正职,岳飞为副职。二人的任务是“当令行阵之习有素,战守之策无遗,伐彼奸谋,成兹善计”。全面接管韩家军。
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论与宋高宗亲疏关系,韩世忠当首屈一指。但宋高宗却将韩世忠留朝听用,而将岳飞和张俊派去接管韩世忠的部队,秦桧觉得有了陷害韩世忠的机会。他唆使当年因韩世忠伏击金使而投靠他的胡纺,出面诬告韩世忠的亲校耿著,说耿著散布流言,鼓惑士卒,图谋由韩世忠重新执掌韩家军,而牵连韩世忠。秦桧还利用张俊和岳飞去韩世家驻地之机,搜集罪状,借刀杀人。尽管张俊与韩世忠是儿女亲家,却甘愿充当秦桧的走狗。当秦桧向岳飞示意假托皇帝之意,罗织韩世忠罪状时,遭到岳飞的严辞拒绝。他对秦桧说道:“世忠归朝,则楚州之军,即朝廷之军也。”岳飞接着责备秦桧道:“若使飞捃摭同列之私,尤非所望于公相者。”意思是说,你让我去罗织韩世忠的罪状,是找错人了。当即把秦桧气得勃然失色。
岳飞知道秦桧的险恶用心后,连忙给韩世忠写信。韩世忠接信后,大惊失色,立即求见宋高宗,伏在宋高宗脚下,痛哭不止,“投地自明”。宋高宗念“苗刘之变”中韩世忠曾有救驾之功,于是召见秦桧,示意他放过韩世忠。于是,这件冤案便以耿著“杖脊”、“刺配”海南了结。
岳飞虽冒死救了韩世忠一命,却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