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近几年 "出国深造"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拥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想法的学生更是比比皆是。纵使被称之为"天选之子"的清华学子们,对于国外抛出来的橄榄枝也是乐于接受。纷纷踏出国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且没有想回国的念头。

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中国的发展与强大需要大量的人才,现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十分尴尬的困境: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大量流往国外。难道是"国外的月亮更圆"?很多人不清楚其中的缘由,按理说目前,国内发展水平不错,也给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可是就是阻挡不了他们跨出国门的脚步。

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据《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28%的中国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国就业,也就是不到3成。而大学越好,出国留学生多,回国留学生少。清华大学为此做过官方的数据汇总,显示高达81%的清华留学生选择留在美国工作与生活。对于清华、北大这类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能做的也是积极引导却不能强留。

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对此现象总结道:出国的清华大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于享乐"。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状态,他们更倾向于舒适的环境。他们选择在待遇、福利更加优渥的异国他乡。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确实比我国要做的更好,所以留学生才会被这些条件所吸引。

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北大数学系天才许晨阳,在北京大学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随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学成之后回国,到母校北大任教,并很快成为一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可他在回国的五年后,义无反顾地选择重返美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出走?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

1.学术造假严重。

2.学术界风气浮躁。

3.论资排辈,青年学者支持力度不够强。

从许晨阳所说的这三个观点来看,这的确是国内学术圈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这些并不是离开祖国的借口。从九年义务教育到考上名校,国家提供了很多资源培养你。你可以说自己的成功全靠自身的努力,可是没有国家的培养,今天的成功从何谈起。

遥想当年钱学森先生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历经千辛万苦与夫人及子女回到祖国。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导弹研发和核武器事业。当时的钱学森同样找出很多理由拒绝回中国,也可以找任何理由离开中国,可是他的眼里不只是自己的得失,更有家国的情怀。

我国为何留不住清华人才?许晨阳3句话揭示真相,施一公却这样说

纵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骨子里没有优秀的品格也不会成为贤才。要知道只有优秀品格才是学子行走天下的铠甲。

很多人认为学子走出国门就是"镀金",但是比"镀金"更重要的是让留学生们有"金子般的品格"。

这种品格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父母、老师、社会从小的教育以及引导。有国才有家,就如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最后的遗言所说:"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要有强大的武器和科技,还要有文化、艺术和音乐……"

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想象力,还能给孩子插上艺术的翅膀,小熊美术,让孩子的艺术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一对一耐心细致的讲解,孩子利用最新的AI技术和作品进行互动,新奇有趣,激发孩子的兴趣。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也让国外的留学生感叹祖国母亲不曾放弃他们。使祖国繁荣昌盛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目前我国飞速发展,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关键时期。提升人才应有的福利待遇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国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