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孫權、劉備各據一方,自立為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就是諸葛亮預言的三分天下。

而這三個人之中,曹操的軍事最為出色的,他在政治上非常有遠見,從兩個地方可以看出來。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一、他出生於宦官世家,他的祖父是宦官,但是在亂世當中的曹操敏銳地察覺到宦官已不再是吃香的職位,所以反過來打壓宦官勢力,完全沒有因為自己是從這裡出身的而有所留猶豫;東漢末年,那時候最強大勢力的董卓很欣賞他,而他不但沒有追隨,甚至是跟著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擒呂布、平袁術、滅袁紹。

二、藉助外來的勢力: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出英雄,那時候的英雄豪傑很多,而且誰也不服誰。聰明的曹操想到了一招:他迎接漢獻帝為王,即使在後來已經很獨大的時候,仍然將漢獻帝棒在很高的位置,對外稱說這是漢帝的天下,他這一招策劃叫做“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為了出師有名。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劉備在軍事上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他有兩個能助他成功的因素

一、運氣好

其一,桃園結義,結拜了兩個對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弟弟,而且還武功高強,能在關鍵時候保護人身安全;其二,三顧茅廬,請到了能為他出謀劃策定天下的軍師,而且這個軍師也是對他忠心耿耿。

二、情商高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劉備對兄弟好,對軍師諸葛亮也是言聽計從,這叫做會收攏人心。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劉備沒什麼本事,卻能叫張飛、關羽這兩個大英雄對自己誓死追隨的原因。這也說明了現代社會上為什麼本事不大的人卻能當上領導,這就叫做:會管人的當老大,能力高的幹活。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劉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在關鍵的時候會示弱。

呂布將劉備當時唯一的地盤徐州騙到手後,還卑劣的逼害劉備屈辱的投降到了曹操的翼下。他明白曹操是個只能同憂而不能同樂的人,稍有不慎他們兄弟便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他很有心計的做戲給曹操看:哪裡也不去,整天只在菜園裡種菜。兄弟們不解,問之何故,他不許兄弟多問,只是說:日後你會明白。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次日,曹操約劉備喝酒,把酒論英雄,劉備故意隨口說了幾個英雄,都被曹操否定了,曹操說:“天下真正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這句話把劉備嚇壞了,他十分怕曹操識破了他,咔一聲筷子都嚇掉了地面,幸虧此時天上打了個霹雷,他趕忙掩飾:“哎喲,想不到雷聲如此之大啊!”曹操嘲笑到:“大丈夫也懼雷不成?”“孔子聽到雷聲臉色也會變,更何況我一介凡人呢!”就這樣,劉備表現出的懦弱輕描淡寫的把曹操糊弄了過去。

後來袁紹打敗公孫瓚起兵投靠哥哥,劉備藉助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請戰,請求曹操給一支五萬的士兵去討伐袁紹,曹操答應。劉備的示弱讓曹操對他解除了戒備,也讓他自己終於返鳥出籠,籠歸蒼海!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曹操南征,擊敗荊州的劉備,毫無資本的劉備投奔東吳,被周瑜要挾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一戰大勝後,周瑜名聲躥升,引來孫權的疑慮,周瑜繼續在荊州作戰,劉備在周瑜的羽翼下慢慢積累資本,最終提出借荊州,意在搶奪周瑜在荊州的勝利成果,此時,出現了以周瑜為代表的取蜀派、以魯肅為代表的借荊州派,周瑜把曹操打得狼狽不堪,以至於功高蓋主,在權力的誘惑下,孫權最終出手暗害了周瑜。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孫權為人刻薄寡恩,對孫策等功臣更是如此,孫策以基業付弟,結果死後僅追封長沙王,其子孫遭忌乃至被殺,女婿陸遜有大功仍受猜忌而死,周瑜唯一活著的兒子也被廢為庶民,傾心相交不猜疑,那是孫策周瑜之間,周瑜愛屋及烏而為孫策的弟弟赴湯蹈火,但孫權可沒有因為孫策就會不猜忌周瑜,畢竟,孫權對孫策都忘恩負義了,更何況對孫策的義弟。

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誰更稱得上是君子?

劉備成大事者不同於凡人,長得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視其耳,靠著仁厚待人,從一介布衣,走上了三分天下的地位。是的,曹操也很有才華,可他很變態,疑心病太重,時刻幻想別人會害他,所以他總是先下手為強,先把別人殺了。總是說:“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忘恩負義的孫權在亂世中守住基業也實屬不易,但是說到英雄,曹操能算得上,而說到君子,也只有劉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