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幸福,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前言】

电影《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一个经典桥段,小丑(Joker)和蝙蝠侠在高楼对峙,小丑告诉他:河上有两艘船,一艘载满囚犯、一艘载满平民,双方各握有一只遥控器,按下按钮,另一艘船就会爆炸,己方的船则能安然无恙。小丑要蝙蝠侠看看,人性中普遍的自私自利有多丑恶,同时等于考验蝙蝠侠面对这个课题的道德选择……

如果今天你能选择拯救其中一艘船,你会怎么选?


《爆裂鼓手》:幸福,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 观影:艺术与道德的交战

「魔鬼教师佛列契,用语言、肢体等各种暴力,试图将音乐学校大一新生安德鲁,调教成一位宛如Buddy Rich转世的绝世鼓手。」

电影《爆裂鼓手》剧情简单而纯粹,用最直白的方式,通过演员的演技把故事说出最高张力。宛如顶级单品咖啡、生鱼片、牛排的真理,只要食材好,无须多加调味料,本质决定一切。

剧情背后,当中隐含着一个经典的伦理学问题,这个问题在电影《黑暗骑士》中也出现,也就是当我们面对「道德两难」情境,我们该怎么选?

好比一辆列车即将行经A、B两条轨道,A轨道上有一个人,B轨道上有五十个人,但我们只能选择列车一条行进路线,那么我们该怎么选?

又好像在电影《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中,盖医生发现劳伦斯医生诱捕流浪汉,做为他的脊椎实验的实验品,劳伦斯告诉盖,通过这些被社会遗弃的人,我们将能发现让脊椎受损病人重新站起来的方法。

是不是当我们面对道德两难情境,我们始终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牺牲价值比较低的,挽救价值比较高的?

《爆裂鼓手》所谈的同样是一个两难论证,且非但是道德两难,同时也是教育两难:我们是否要为了追求学生极高的技艺培养,而罔顾他的其他教育面向?

影片最后,安德鲁向佛列契证明他有可能就是佛列契一生在找寻的Buddy Rich,可是在教育现场,我们很难真正得知一个孩子的天份到底有多高,尽管我们能通过IQ测验,去证明一个人的智商很高,但除了智商,还有情商,若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我们其实只是证明了一个人拥有某一项天赋异禀,但这不表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皆有过人之处。

影片本身,就是将道德两难丢给观众,也一直是这个道德两难拉扯着剧情的张力。


《爆裂鼓手》:幸福,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第一个道德两难命题:你希望孩子获得怎么样的幸福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得抬头挺胸,有自信,不轻易受人侮辱,变成一个离群索居的人。还是为了追求技艺的至高境界,不惜让自己变成魔鬼,为了一个可能永远无法达成的成就和女友分手,和同龄朋友决裂,不顾忌与长辈之间的应对进退,牺牲一切生活,只为了成就自己?

如果你很年轻,试图去设想一下,有天你会身为父母,你会希望孩子获得什么样的幸福,毕竟所有成就伟大之路,都不容易,那意味着孩子要受尽许多折磨。如果孩子真的有天份就算了,如果没有,那我们是否应该支持孩子这么做。在美剧《怪医豪斯》(House)中有一集也在进行这项论证,有位自闭患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天赋,是父亲眼中的骄傲。豪斯医生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切除他的半脑,他获救,代价是失去钢琴天赋。

第二个道德两难命题:你是否信仰英雄主义

佛列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雄主义者,崇拜有一天会有一个救世主降临,解决所有人世间的问题,祂就是绝对的真理,Buddy Rich。

现实中,人性善恶,有坚强与软弱,我们无法找到一位圣人,人们在人世间纠葛和学习,通过各种考验,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有人无法适应,败下阵来,成为社会上所谓的失败者。这个社会有许多不公不义,就像各行各业的潜规则。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当地球的一隅,有人为了减肥而节食,推却朋友五星级酒店buffet的邀约;地球的另外一个角落,有无数骨瘦如柴的饥民在为下一秒是否就会饿死在挣扎。

有时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完美公式,一个降世的佛陀,弹指间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英雄的渴望,有时使我们变得渺小,有时却使我们变得自大,有人自以为是英雄,做出超义务的行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完美主义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两种,请参阅〈完美主义是天使,还是恶魔?〉)


《爆裂鼓手》:幸福,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天才教师的逻辑悖论

逻辑上看来,安德鲁是个天才,他就是Buddy Rich的化身,所以他能经受佛列契的训练,天赋得以展现,佛列契终于找到了他的Buddy Rich。

但从存有学的角度看,我们永远只能从结果推导出原因。所有推导,都只是一种后见之明。佛列契教了一百个学生,摧残了当中九十九的人的心智,然后碰上安德鲁,让他超越优秀的标准,成为传奇,这也不表示佛列契就是对的。

斯大林说过:「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是统计数字。」

这句话乍听之下有道理,但是无情。从整个教育的趋势上,教育一直在走向符应人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自以为是,以为能主导人性发展。所以杜威(John Dewey)告诉我们,教育不是训练,不是灌输,教育只是教育。

回想台湾的棒球训练,某些教练消耗多少本来有希望一辈子发出光芒的选手,让他们因为消耗过度,提早结束棒球生涯。然后教练可能会像电影《功夫》里头的包租婆感叹:「你不是百年一见的练武奇才。」别忘了,这都是结果论,都是在践踏了九十九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之下的产物。

我记得小时候,有的同学家长要求孩子每一科都要考九十分,考八十九分就不给他好脸色看,甚至处罚。佛列契一生可能有上千位学生可教,但孩子能有几个?无数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自尊就在父母,或者师长手中,被视为像可以被取代的卫生纸一样的存在。

漫画《七龙珠》中,当孙悟空将自己充满天赋的儿子推上火线,和赛鲁对战,他看见自己儿子的潜能,但他忘了在心智上,儿子还是个孩子。

佛列契看到的是自己,在乎的是自己的野心,幻想着Buddy Rich转世。他能碰上安德鲁,完全是运气,不是别的。教学现场,最怕这种事情出现,一位老师用错误的方法毁了九十九位学生的前途,就因为莫名教出一位考上第一志愿的学生,他就相信自己那一系列毁灭性、自以为是的教学法是对的,从此深信不疑,继续摧残其他学生。

《爆裂鼓手》:幸福,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结语】

艺术和道德是两个不同范畴,做为概念,以及实体作品可以二分。但当我们面对一个人,一个人的艺术天赋与到德责任却无法二分。一位艺术家在道德方面有缺陷,无论做出再多精彩的作品,都无法将他的道德问题抹消。反之,一位道德操守优良,但艺术造诣不高的人,他永远也无法因为道德操守,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那么,你会怎么选?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一位教师。如果你是安德鲁?如果……人生没有如果,看电影,我们可以不断思考剧情,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比较好。现实生活,我们往往只有一次机会,稍纵即逝。

你会怎么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