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如果將這些數字寫入詩詞,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高明的詩人將數字入詩,有的使情感更加深厚,有的使描寫更加細緻,有的使音律更和諧……
下面分享10首經典而有趣的數字詩,一起體會數字與文字結合的奇妙。
《宣城見杜鵑花》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三春三月憶三巴”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末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風》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解落”對“能開”,“三秋葉”對“二月花”工整有序。“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一過”“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千尺”與“萬竿”等,把風對自然界物象在風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變幻鮮活而傳神地表現出來。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兩個黃鸝”對“一行白鷺”,對偶工整,“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全詩對仗精工,四句詩宛然組成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不愧是詩聖!
《京中七日立春》
唐代: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
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
近水游魚迸冰出。
此詩開頭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讀起來簡直有點開玩笑,但仔細一想,卻表明他是一日一日地數,一天一天地算。寫出了他羈駐異地,實在痛苦難熬;給人以度日如年之感。
《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一首最經典最有趣的數字詩。詩人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裡,“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詞人用數字“七八”、“兩三”將星之寥落、雨之輕微寫得十分形象。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
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
都到心頭。
此曲採用作者慣用的重詞疊字手法,善用數詞人曲,如“一聲”、“一點”、“三更”、“十”、“二”等,給人以迴環復沓,一詠三嘆之感。
《詠雪》
明代:鄭燮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從一至十至千至萬至無數,卻絲毫沒有累贅之嫌,讀之使人宛如置身於廣袤天地大雪紛飛之中,但見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鬥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這雪花和梅花中了。
《題秋江獨釣圖》
清代: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縱觀全詩,九個“一”巧妙嵌入其中,將詩與圖的意境表現得分毫不差,細細品味,這些“一”用得十分貼切又有情趣。
《長相思》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一程”二字重複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一更”二字反覆出現,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風、鋪天暴雪,雜錯交替撲打著帳篷的情況。
“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厭倦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