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巨头混战社区买菜

刘兴亮 | 巨头混战社区买菜

文:刘兴亮

01

买菜这件事,成了互联网巨头们角力的新战场。在打车的白领和叫买外卖的宅男之后,终端补贴「红利」终于轮到了买菜的「大爷大妈」。

从东三环劲松到北五环到望京,不同颜色的地推团队扼守各个社区门口和交通要道,争先恐后的拦截过路的行人,下载各家的APP,完成一次下单就完成了一个KPI,这家送鸡蛋,那家送牛奶……

02

在社区生鲜这个赛道,激烈竞争已经持续了多年,去年大批创业公司在竞争中淘汰,幸存者寥寥无几。

没想到,疫情的突然降临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也突然又激活了这个「衰落」的战场,一时间,所有的用户都被迫转向网络团购,团购商家订单暴涨,幸存下来的创业者开始忙不过来了。

在疫情平稳之后,巨头们发现了这块被动复活又爆发的市场,纷纷投入巨资加入战团。社区团购的大战再次打响,不同的是,这次的参赛选手目标明确,态度坚定,手段更加简单粗暴。

03

混战中的「巨头们」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之前的竞争中胜出的创业公司,比如兴盛优选、食享会和十荟团等,这些团队从草根做起,多年苦心经营,终于迎来市场春天。

第二类是之前做O2O的巨头,比如美团和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和饿了么。他们的优势是熟练的地推和现成的配送体系。

第三类就是新加入战团的「创新」巨头,比如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和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作为新业务,没有别的办法,钱多投入大,全靠拼。

刘兴亮 | 巨头混战社区买菜

选手众多,战线也很长,一线城市当然是兵家必争之地,走出一线,从济南到武汉,巨头们都开疯狂的扩张圈地。所有下场厮杀的巨头都是公司一级部门参战,拼多多的黄铮甚至亲赴江西一线督战……

目前为止,业绩领先的还是创业公司兴盛优选,这是一家来自湖南的创业公司,由本地连锁零售企业芙蓉兴盛孵化而来,日均订单达到800万单,终端店面超过30万家,投资人中有另一个熟悉的超级巨头,腾讯。

04

巨头混战社区买菜,我来亮三点:

  • 左一点:买菜可能是互联网最后一块战场。

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疯狂的「下沉」,人们日常生活在快速的被各种网络应用「覆盖」,从孩子上课到老人看病,衣食住行都可以在手机上办了。今天,终于轮到了买菜这件事。

现在已经很难找一件网络上办不了的事情了。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更加离不开手机,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越来越像我们生活的全部。

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下沉」到了最后一块「买菜」。以后,恐怕我们在下楼前要仔细想想才能找到理由了。

刘兴亮 | 巨头混战社区买菜

  • 一点:竞争激烈有畸形和恶化的痕迹。

最近几年的互联网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各大巨头似乎抛弃了「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努力,开始频频使用简单粗暴的市场手段参与竞争,动则十亿甚至百亿的各种「补贴」,疯狂扩张的各种「地推」大战、抢人大战层出不穷。

互联网已经完全偏离了「技术创新」的轨道,甚至变得丑陋和畸形。

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直接的「烧钱」大战,最终胜出的选手并不是技术或者产品优势,也不是服务优秀,而是财力雄厚的巨头。

在团购这种业务上,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大家拼的主要是后台的选品和供应链管理,前端靠服务和覆盖规模,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能靠烧钱补贴来竞争。一个健康的市场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包括用户和商家,而畸形的补贴竞争模式对市场是一种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管理者有责任承担必要的责任,对市场乱象进行监督和约束。

  • 下一点:补贴很香,希望能惠及更需要扶持的农民。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民收入都不高,农业的发展始终不如城市的工商业。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采购和运输,网络上常常看到大批的蔬菜瓜果烂掉倒掉,令人心痛也令人同情。

长期以来,农业流通领域成本高损耗大,很多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都远远超过了收购价格,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次互联网下沉到「买菜」,希望能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改善流通效率,在推广中巨额补贴了终端用户后,也希望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持续,能够让多年来辛苦劳作的农民得到实惠,其实巨额补贴可以放给供应链和产地一些。

至于终端,大家都明白,补贴只是短期市场行为,淘汰了竞争对手之后,就是垄断和「杀熟」,互联网的套路运营是很难持续的,产业链的健康有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