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讀一世界



“天人合一”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命題,出自於北宋哲學家張載《正蒙·誠明》:

“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可以成聖。”


顯而易見,這裡的“天人合一”,相通於周敦頤《通書·志學》所謂“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都致力於闡述心性儒學視閾下的聖賢人格養成模式。

此處所謂“天”,含有“天理”、“天道”之意蘊。惟其如此,“天人合一”在這裡就意味著人類良知發現過程中精神澄明境界的生成原理。


換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

遵循自然天性的發生原理和發展規律來實現人為修養的人格理想。


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與人為的高度契合關係,儘管屬於人類精神現象,但同時又在主觀世界內部分解出另一種意義上的主客觀關係,也因為如此,由宋代心性哲學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命題,看似毫不涉及人與自然的主客觀關係,實際上卻隱含著與此相通的思想原理。


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中華文明史上的“宋型文化”時代,是一個哲學與科學同步發達的時代,理學家朱熹所強調的“格物致知”,文學家蘇軾所強調的“技道兩進”,顯然有著某種相通的性質。


比如沈括的《夢溪筆談》,在闡明“陽燧照物皆倒”這一科學現象時,同時就引申到“人亦如是,中間不為物礙者鮮矣。小則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則以己為物,以物為己”的心性哲學論題。


總之,正因為“天人合一”的完整命題是由宋人提出來的,而宋人的學術風格和思想精神,分明具有哲學與科學彼此相通的特性,所以,“天人合一”完全可以在哲學思維和科學思維的雙重意義上來理解和闡發。


站在這樣一種“天人合一”說的思想高度上,回望諸子百家的“天人之學”,透過各執一端的話語交織網絡,人們自會發現,從《論語·陽貨》記載孔子之言云: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到《荀子·天論》指出:

“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語而隱含“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念。


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尊重客觀自然規律和同樣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精神。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今天基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理念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精神時,千萬不能脫離其社會與自然交融一體的大歷史語境,尤其要注意一個涵涉多元的核心問題,那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其本身就是一種人文情懷和社會理想。


略盡


最簡單的天人合一,例如:天氣預報腿,夏天中暑,冬天生凍瘡等。深入一些的,例如:過敏性~~,季節性癬,老話說,吃麥不吃秋,吃秋不吃麥等。再深入些,有些特殊病症隨節氣波動,十五天週期,或者六十天即甲子週期等。天人合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某些人追求的正向,有利方向的天人合一,理論上也是可以有的,九死一生罷了。不值得刻意追求。道者,無為而無不為。道者,途也,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道也不同。佛家講因果。西語有云:~~關上門,會打開一扇窗。天人合一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無人不在。知識者,天文地理術學醫藥。天文居首位,演天以立人。天有不測風雲,可地理以憑藉,解人之旦夕禍福。天地,人之根本也,萬物之根本也。人之所以為萬物之主,因,術也。人掌乾坤之術遠大於多於其它萬物,故而人為主,術學之功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則陰陽行,萬物消漲循環,人不得獨善其身,故而醫藥助力人之生也。然,道者,廣途也,其廣不知界,故人之行者,前後左右皆可為前,庸碌之人喜左右之行,雖非正道,也在途中,且坦途也。故而左道之行者巨。前行者,需克艱,非坦途,認可者細。左道之極,克壁者,鏘。逆道退著,掩。故而,天人合一者,即合道者之能。然,合道者,須有克艱之才,方能得天人合一。欲天人合一之利,先練合道之才。合道先須知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天文地理術學醫藥習之


紫氣東來詩情畫意


天有形,人亦有形,有形的天與人怎麼能合二為一呢?水與水能合,因為它們是同類,水與油則不能,所以,欲體驗天人合一,必需找到天與人能合的共同之處。

天有正氣,人有義氣,正義之氣本是一氣,所以,天之正與人之義能合一,正義凜然。天公正無私,人若是自私,則天人不能合一,人若與天合一,必當除其私,大其公,人能忘我才能與天合一,否則,公與私難以合一。

天大氣磅礴,人若是小氣,則難以合一,所以,人需要養正養大,成為君子大丈夫,才能與天合一。天有好生之德,養育萬物,所以,人若是殺生缺乏仁愛之心,則難以與天合一,人能像天一樣愛護萬物,則天人能合一。

一言以蔽之,天人合一不是靠打坐冥想所能實現的,而是憑其品德品質才能達到的。惟有人法天修身成人,才能達到天人合一。除此之外,皆是歪門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