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随着武汉市对外交通通道的陆续恢复,市内各区、各村的农产品种植、销售工作也不断加速。在位于武汉市西部的蔡甸区金鸡村,藜蒿和西瓜是村内主要种植作物,也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受疫情影响,村内的1000亩藜蒿没能顺利卖出,村民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为确保贫困户的收入和脱贫工作,目前在处理掉滞销的藜蒿后,部分土地改种西瓜,以新一轮的农作物保证村民的收入。相比往年,今年的西瓜种植增加了近500亩。
为保证增收,部分田地已开始种植西瓜。受访者供图
千亩藜蒿没能卖出
藜蒿是武汉市蔡甸区代表性农产品之一,而位于该辖区内的侏儒山街道金鸡村还有着“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称号。但就在今年,受疫情影响,金鸡村内有近半数藜蒿未能卖出。
据了解,春季四月是金鸡村藜蒿销售季的末尾。在此之后,地里将开始进行水稻种植。对于金鸡村的村民来说,这是每年都会进行的水旱轮作。一能减少病害,二来增加土地的亩产效益。今年,在水稻种植准备工作开始的同时,村民还不得不清理掉未卖出的藜蒿。
“今年的销售不是很好,很多都浪费了,村里2700多亩藜蒿地,还剩差不多1000亩没有卖出去,又不能耽误之后的种植,只能尽快处理。”金鸡村党支部书记周丽效告诉记者。
和多数疫情期间滞销的农产品类似,金鸡村的藜蒿此前也面临着采购商进不了村、农产品无处可销的情况。村委会与村内的农业合作社也想过办法,为城市内的社区、小区配送蔬菜。
藜蒿是金鸡村的代表作物。受访者供图
“像每年7月开始种植藜蒿,一般能卖到第二年3月左右,差不多收3到6茬,量还是很大的,疫情期间我们就通过合作社联系武汉市区和周边地区的街道社区,18辆车连续配送了两个月,一方面保证蔬菜供应,一方面确保收入”。
周丽效估计,受疫情影响,村民今年在藜蒿上的种植收入将会有所降低,平均到每人预计会降低3000元左右。
增500亩西瓜保脱贫攻坚
一周前,武汉开始有序恢复对外的交通通道,但对辖区内的各村、社区来说,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存在。
据周丽效介绍,由于金鸡村属于疫情低风险地区,村民之间可以进行少量的走动,在农事工作上保证好戴口罩、消毒等工作,就可以进行。
来不及为没卖出的藜蒿惋惜,金鸡村的村民们就要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农事工作。除了为水稻种植准备秧苗、平整农田,在另一片土地上,村民也正在进行西瓜迁藤、移栽。而从经济效益看,后者对于这个人口2000余人的小村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之前的农业产业单一,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的金鸡村村民总体收入并不算高。直到今年,依然是市级重点贫困村,村内仍有71户贫困户。
周丽效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进行的蔬菜配送工作中,合作社会优先联系村内的贫困户,将他们的藜蒿作为主要配送产品,保证收入。而在全村的农事工作中,今年将利用一部分藜蒿地种植西瓜,以求提高收入。“往年村里大概是不到1000亩西瓜地,今年扩大到了1480亩,每亩能产生收入4000元到5000元,所以我们也是尽快对没能卖出的藜蒿进行处理,在其中一部分土地上迁藤种植西瓜,争取将之前的损失降到最低”。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