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聖人無為故無敗”,為什麼?

南蘿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聖人無為故無敗”大意是:按無為原則辦事,其結果是不求而自應。

首先,“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為什麼一個人太懂得有所作為,反而會失敗?是因為有些人想通過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躁動來達到目的,這樣的有所作為其結果肯定失敗!所以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時需要分秒必爭,有時需要慢慢的等待,有時則分秒不可爭。

所謂必爭者,是我們對自己的熱情努力來說是分分秒秒都要去做到的;所謂必爭者,是我們對於自己品質的量化是分分秒秒要去覺知做到的。

不可爭者,是因為生命有三層樓,我們生命的二層樓是神性意識時光隧道,當我們的品質有厚度有高度,和神性意識同頻共振時,神的力量才會流經您,心想事成才會伴隨您,所以“時”、“空”這兩個因素是無法忽略的——時間和空間要通過品質的厚度和分秒才可以迎接神的恩典地不求而自應。如果忽略時間與空間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種程度不可,結果只有“失之”了。這是因為有為而失敗,不是“為無為”,所以是“執者失之”。


其次,“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裡所說的聖人無為,不是他什麼都沒有去為去做啊,而是他在事情沒有出亂子的時候就做到了按規律去辦事,就是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聖人就是在還沒有闖出大禍時,能夠在事情小、微、近的時候去謀之、泮之、散之、為之、治之,所以,這時候的“為之”只是個小動作,這時候的“治之”也不費力氣,這時候的“為之、治之”好像完全“無為”。因為您沒見他為,所以他沒有失敗。因為按無為原則辦事,其結果是不求而自應。


再次,“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如果我們自己以為自己很能幹,看到亂來了,就去把亂理好了,其實這是末端的能幹。就如做針線的道理一樣,所謂的早縫一針,就是後來的少縫十針。如果開始發現一個小口嫌麻煩,如果開始這一針不早縫,呆會兒要縫十針。如果能夠早預備,就事半功倍;等到亂成了,事發了,再去做,就事多而功少,事倍而功半。所以,如果我們一定要有所作為,任著自己性子來做事,結果反而會生出事端來了,這個就叫無事而生敗事。


水殿風來暗香滿


如何理解老子的“聖人無為故無敗”,為什麼?

提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是不完整的。

要理解“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我們其實應該瞭解64章整篇,以及整部《道德經》來讀,甚至要站在老子所處的時代來解讀,才具有完整的意義。

《道德經》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私。民知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釋文】

任何局面在安定的時候容易把持掌控;事情還未萌芽時,容易謀劃;比較脆的東西,容易打碎分散;微小的東西容易耗散;處理問題應在事故未萌發之前;處理事情要在未亂之先。

參天的合抱大樹生於微小的芽苗;九層的高樓,從一筐筐的土築起,千里的路程,從腳下開始。不順應自然,主觀妄為註定要失敗。強制執行一定會失去。

所以聖人尊巡自然不妄為,所以也就沒有失敗。

很多人做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之前失敗了。處世的法則是如履薄冰從開始到最後都謹慎小心,就不會有失敗的事發生。

所以聖人不執著己有,不珍貴難得的財物。行不言之教,反眾人之過失而行知,所以聖人能順應萬物萬物,按其自身規律發展變化。而不輕舉妄動,破壞自然規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整六十四章理解下來了之後,我們就知道“無為”並非無所作為。

老子“無為”的意思是,道有它的自然規律。萬物的生、長、消、亡,自有冥冥中的某種力量在推動它,循環往復。

聖人因為有足夠的智慧,他能洞察因果規律,合乎自然之道,循跡而行。所以沒有所謂的成功,也就沒有所謂的失敗。

而人人往往想走捷徑,妄加干預,執著結果,干預自然規律。所以就會失敗。

聖的人不敗與人的失敗這是相對來說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江南義陳志在文武


“聖人無為故無敗”經常被庸人理解為“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不如不做;難得糊塗之類”,被懶惰、世故和悲觀者拿去做自己無所作為的擋箭牌,但這絕非老子的本意,而是相反!

以下從全文做一剖析:

(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

第一段,老子先舉了四個例子:花瓶安穩的時候好拿,要倒下時再去抓,就容易失手了;敵人還未露徵兆時,就要謀劃怎麼消滅矛盾,這時當然容易成功;事物還在脆弱的階段時,當然容易破開;事物還在微細的的時候,當然容易使之散亂。

這四個例子都在說同一個問題:就是在事情初始萌芽階段就要處理。

(2),【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接下來老子總結說:為事應當在還沒有發生之前就開始處理——為之於未有;治亂應該在亂還沒發生時就採取手段——治之於未亂。

老子還警告我們:就算是難以合抱的巨樹,也是從毫末的樹苗開始生長——意思是說,應該在毫末之時就要處理,否則生長到合抱之木,就難以處理了;同樣的道理,九層之臺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都是在說要阻止一件事情,就要從還在“壘土,足下”的初始階段就要動手。不要等到“九層,百仞”,那時就難以收拾了。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對上一段理解了,就不難明白。所謂“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說的其實是:應該在未有,未亂的時候就要處理。不安了再去執,已有了再去為,已經過了最佳處理階段了,自然會敗之、失之。

所以,你看著聖人好像沒有為,因為未兆之時,他就處理好了,哪裡來的機會去為?當然也不會敗。花瓶還沒有翻倒之前,聖人就把它要搖晃的隱患消除了,又哪裡有機會給你去扶?又哪裡會摔爛呢?

【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事而敗之。】,

接下來說反面的例子:

有的人做事,往往就是在他快要完成的時候失敗了。為什麼呢?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隱患和徵兆,他沒有在萌芽的時候就處理掉。等事情快完成的時候,這些隱患也已經成了“九層之塔、合抱之木”,你已經拿它沒辦法了,這時候你除了失敗,還有什麼選擇?

【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所以,老子總結:要慎始慎終。一開始就要謹慎對待一切隱患,這樣才能夠無敗。

【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

所以聖人的欲求就是無慾,他不會想要難得之貨。堂堂一國之君,偶爾腐敗一下會怎麼樣嘛?這就叫起於毫末,這個國家腐敗的種子就悄然種下了。人君如果不懂得消除自己不當的慾望,很快這個毫末,就會成為合抱之木,九層之臺。

【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

學不學,聖人也不要去學習那些治亂的本領。因為他要的是修復眾人的過錯——眾人不能治於未亂,反而總結了大量的去解決動亂的知識,聖人能夠治於未亂,何須學習平亂之術?

【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這裡的弗敢為是指:不敢在微末之時不去關心和處理,等到問題大如九層之臺、合抱之木才去為——這當然是能夠按萬物自然之道而輔之的老子所不願為,不敢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