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1836年—1895年),字禹亭,安徽庐江人,晚清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海战中,他坚持抗敌,拒绝投降日本,最后以自杀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而光绪帝却下旨没收其家产,还命人给他穿上黑色囚衣,装入黑色棺材,外加三道铁链,不得下葬。为何?请看本文。
1879年的一天,北洋大臣李鸿章府第门外,一个面容消瘦但仪表却很威严的汉子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着。
待李鸿章回府,轿到门口之时,只见那汉子不顾卫兵的阻拦,闯入轿前跪地叩头,声言求见李大人。
李鸿章走下娇子一看,原来是丁汝昌,连忙扶起他,一同入府。
由陆转水,奉职北洋
丁汝昌,安徽庐江人,贫苦农民出身,参加过太平起义军,后投降曾国藩的湘军。
当时,李鸿章想扩充淮军的实力,向曾国藩要人,曾国藩就把投降的安徽籍士兵给了李鸿章,丁汝昌便是其中之一。
此后,丁汝昌成为淮军将领刘铭传手下的一员虎将。他还因平定捻军有功,受到李鸿章极力赞赏,特请清政府赐勇号“协勇巴图鲁”,擢升为总兵,加提督衔。
但是,后来丁汝昌与刘铭传在治军问题上经常发生意见分歧,争执不下。而刘铭传官高一级,处处压制丁汝昌。丁汝昌一怒之下辞官回家。
直到1879年,报国无门的丁汝昌想起了老上司李鸿章,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此时的李鸿章官运亨通,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筹建北洋水师。丁汝昌正好来投,岂不是飞来的将才。于是,李鸿章很快奏请朝廷,擢丁汝昌为记名提督,留北洋差遣。请求获准之后,丁汝昌正式由陆军改为水军,他奉李鸿章之命在北洋督操炮舰。
经过几年的建设,北洋水师拥有大小舰只达四十余艘,官员达二百余人,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舰队。北洋舰队设两个基地,一个在旅顺,一个在威海。为了提高官兵素质,在丁汝昌的建议下,舰队在威海基地所在的刘公岛设立了水师学堂。
其实,北洋舰队初步成军之时,其水平略高于日本。丁汝昌曾率定远、镇远等最先进的舰只访日。他了解到日本海军正在扩军,将来必会成为北洋水师的劲敌。于是,丁汝昌从日本回国后立即上书朝廷,要求购买新船并为舰只加装快炮。
但是,腐朽的清政府把有限的海军费用挪去建造颐和园,为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大寿了。这就给日本建立超过北洋舰队实力的海军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种下了北洋水师灭亡的祸根。
激战黄海,奋力御敌
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高宗的请求出兵朝鲜,日本也借机出兵。由于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同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拉开序幕。
8月18日,丁汝昌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为赴朝清兵护航,当日午后到达黄海大东沟海域。
这时,哨兵报告,西南方向有船开来。丁汝昌命令排成双队迎敌,日本舰只则呈一字梯队向清舰进攻。
定远舰在丁汝昌的率领下首先迎敌而战。日舰发现了丁汝昌的指挥位置,集中炮火打北洋舰队的旗舰,一弹击中定远指挥台,丁汝昌当即受重伤,该舰管代刘步蟾代为指挥。此役北洋舰队损失舰只五艘;日舰多艘受伤,率先撤出战斗。
黄海海战之后,北洋舰队虽然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因此,丁汝昌不顾自己的伤痛,坚决要求增加舰只,增兵保卫旅顺口。为此他亲自跑到天津北洋大臣的衙门口要求派兵增援旅顺,但李鸿章不仅不援,反而斥责丁汝昌多事。
不久,旅顺失守,日本人侵占了辽东半岛并大肆屠杀。清政府把此责归咎于丁汝昌,先是革职留用,后又准备押进北京问罪。后经同事力陈战情,才允其停职留用,战事结束后还要起解北京。
困守威海,兵败殉国
旅顺基地失守之后,李鸿章更加坚定了投降主义政策,他提出了“避战保船”的消极策略,命令下汝昌,不准出海,不准还击,违令出战者,即使打了胜仗也要治罪。北洋舰队的炮舰只能停在海湾之中当炮台使用。
面对日本海军的疯狂进攻,丁汝昌虽率部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以致守护海港的南邦炮台和北邦炮台相继失守。
这时,日本舰队司令伊东裕亨致书丁汝昌,大谈两人的“友谊”,劝其投降。丁汝昌义正辞严地将其驳回,他要与基地和舰队共存亡。
日军用鱼雷艇击毁了护港的栅栏,冲入港内对舰船进行袭击。丁汝昌决定以牙还牙,也派出鱼雷艇袭击日军舰队。但行将灭亡的清王朝多出败类,带队的鱼雷艇管带王乎不是出港去击敌,而是向烟台方向逃跑而去。即使逃跑,日本人也是不会放过的,快速舰队追上这支鱼雷艇队将其全部击沉,丁汝昌向日舰反击的企图失败。
日军再次对丁汝昌劝降,又遭断然拒绝。日军从三面对北洋舰队发起强攻。丁汝昌派人向山东巡抚李秉衡及登莱青道刘含芳求援,两人却置之不理。丁汝昌继续坚持战斗,船上洋人和变节者出面劝降,丁汝昌怒斥道:“吾宁愿以死报效国家,绝不投降而生还。”说完,他吞食鸦片,自杀殉国。
丁汝昌死后,变节者假借了汝昌的名义在投降书上签字。不仅出卖了民族利益,还使丁汝昌蒙受不白之冤。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丁汝昌成了清政府的替罪羊。光绪帝下旨没收其家产,还命人给他穿上黑色囚衣,装入黑色棺材,外加三道铁链,不得下葬。
直到1906年,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等人上书陈明事实,由袁世凯上奏,清廷下令,才为丁汝昌洗去不白之冤,撤销革职处分,恢复原官职衔。民族英雄、爱国将领的壮烈事迹终于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