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高草龙王寺

从西昌西部新城出发经太和镇、过李家坎、到裕隆街、再至高草街从上街口向西行穿越成昆铁路复线后约2公里转弯抹角就到一一一西昌高草龙王寺了。

西昌高草龙王寺

龙王寺位于牦牛山脚下的高草乡谌堡村一组。在龙王寺山门前村民休闲、锻炼、娱乐的小广场上两株千年参天古树(皂角树、朴树)需两三人才能牵手国起。在古皂角树下是龙王寺抗战纪念碑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31集团军西昌屯垦营遗址碑。

西昌高草龙王寺
西昌高草龙王寺

站在龙王寺广场上向东远眺,上通成都下连昆明的成昆高铁复线色近在眼前,蜿蜒曲折的西昌母亲河一一安宁河像一条银色玉带由北向南不息流淌着,安宁河平原尽收眠底。

龙王寺红砖碧瓦、周边生态植被好、竹林成荫、古树参天,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上了几级台阶走进山门小院内,千万老古柏树生机盎然、树叶郁郁葱葱。左右两边偏殿内供奉着菩萨与佛像。一间大厨房做饭作菜能供几十桌信男善女在会期特别是每年农历6月12日"龙王会"食用。古柏树的后面正殿的前面正中安放一个长条型大铁铸烧香炉专供人们点烧香焟之用,香烟缭绕、缓缓上升非常壮观。右边一个高约2一3米铁制的焚化冥币化钱炉。又上几级台阶才进入大殿。映入眼帘是高大的龙王、龙母塑像正中排坐,两边大小佛像十多尊,大殿中间四根立柱分别塑有四条蛟龙,栩栩如生、各式各态、活灵活现、腾云出水、气势磅礴。左边悬吊古钟一口,右边安放红色牛皮大鼓一个。

在蓝天白云和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向西远眺牦牛山脉蜿蜒起伏、群山相连。龙王寺空气清新、远离城镇噪音、使人心旷神怡,好似人间仙境。

据村民讲述龙王寺的传说:"相传明代万历40年(1612)间,南海龙王到西天朝拜如来佛祖,云游转回南海之际,腾云驾雾路过此地时,俯首一看不禁为这里的美景惊呆了,便托梦给这里的人们要下榻在这里并要修建行宫保祐这方黎明百姓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乡民得梦后备足建材并选定寺址。将其建材搬放妥当,那知第二天大早众工匠到寺址一看惊呆了,所有建寺材料自动到了现在的寺址上,两址相离500米。新寺址是龙王亲自选定的并决定就在现寺址是建龙王寺,工匠和乡民们积极努力投工投劳。鲁班仙师得知了亲自来帮忙并派徒弟赵巧协助建修,农历6月12日在龙王纪念祭奠日建成竣工了你说神不神,便取名"龙王寺"。这天十里八乡的信男善女都来朝拜。

南海龙王行宫建成后,保祐这里黎民百姓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深受人们赞誉,玉帝知后大悦,特命太白金星君召见南海龙王去天庭受奖。那知南海龙王一走,它经常批评、教育、管教的两个小侄儿(逆龙)十分嫉妒,伺机报复陷害南海龙王,并要加害这里的黎民百姓。哥弟俩相邀约使法在安宁河东西两岸变两座山。哥哥变成现在蛇头山在西岸,弟弟变成马鞍山。哥弟俩都又变成"地爪龙"钻进山作邪术要两座山向中移动阻断安宁河使上游(北)成海成湖淹死上游黎民百姓并淹毁良田房屋,下游(南)无水流淌、大旱三年寸草不生,旱死人畜、庄稼。百姓见两山慢慢移动,惊恐万状便到龙王寺烧香祷告。龙王在天庭得知后,使再托梦给人们:带上锄头、钉钯等去挖山"。哪知头天挖了第二天又长满。人们不分白天黑夜的挖,挖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挖出一条水桶粗的“地爪藤"。经南海龙王辨认就是两个侄儿的化身,龙王把这事禀报玉帝。玉帝非常愤怒下令:这样的害人精打入地狱,永世不能翻身。龙王托梦给人们打造九九八十一根铜钉和八八六十四根银钉,钉在"地爪滕"左、右两边,顿时钉眼鲜血涌冒,染红山地经过四四一十六天才把两条"地爪龙“钉死。山不动,水照流。安宁河畅通了人们又过上泰平的日子。被挖的山叫"挖断山",挖断山痕迹至今清晰可见。

当年为了感谢龙王恩赐的福祉又多次扩修规模宏大龙王寺,后因种种原因龙王寺被毁。上个世纪90年代善良的当地人们又多方筹集资金在原址上重建了现在的龙王寺。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历史时光拉回上世纪的1939年秋,一群特殊不平凡的人们来到高草谌堡村龙王寺周边开荒种田地、养牲养畜他们是一一中国国民革命军31集团军警卫营的官兵和烈士家眷及部份杀敌有功的伤残荣誉军人。

1938年初,日本帝主义军队占领了我国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烧杀。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我同胞南京人民30多万人。又企图占领徐州并打通南北交通主干线。3月中旬,日军大举向徐州滕县、临城、枣庄、台儿庄一带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强力进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为阻挡日军的进攻,对津浦铁路北部日军采取强攻;南部采用了防守的战略方针,在南京台儿庄等地围截日军,与日军进行了激其惨烈的巷战,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中国国民革命军以伤亡五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三万多人并剿获了大量日军轻重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约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斗志。由于汤恩伯指挥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团。在台儿庄战役中指挥有方,广大将士誓死拚杀作出巨大重要贡献。1938年6月8日,第二十军团长兼军长汤恩伯任为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为了31集团军前线将士安心杀敌,鼓舞士气,为保证阵亡将士家眷、伤残军人的安全、告慰阵亡将士的再天之灵、减轻国民党政府的负担,汤恩伯总司令报军委会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及蒋介石委员长批准。派赵志文少将旅长负责成立"31集团军眷属筹第二陪都西昌筹备处和屯垦营"与国民党西昌行辕对接联系工作。

西昌处于四川及大、小凉山中心地带,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又是四川的第二大平原,地大物博、出产丰富、气候宜人。1938年底国民政府由武汉迁都重庆后,1939年内定西昌为战备第二陪都。

1939年秋,汤恩伯总司令派自己警卫团中第一警卫营心腹爱将申啟云任营长、副营长刘云富调集四个连的兵力护送烈一上家眷伤残军人,从陕西汉中成固县出发全部到成都后交由85军付军长陈大庆(后升任29军军长)负责。由成都经过了长达1个月的休整,补足兵员和物资。由成都出发至雅安分两批经过一个多月长途拔设、千辛万苦、忍机挨饿、翻山越岭终于到了西昌。

这批家眷和伤残军人中有:汤恩伯总司令的兄弟汤恩华的夫人(汤恩伯的胞弟媳)两个侄子一个侄女,罗团长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等等。

31集团军申啟云营长率领的警卫营和高级军官眷属到昌后,在西昌设有"眷属筹备处"、警卫营(屯垦营)部屯垦处、秘书股及财务服、农业股、总务股。营部在太和乡(太和镇)六堡国民学校(羊耳坡初级小学)沈家衙门内,一连驻裕隆的星宿村和长村甘露地,二连驻太和大、小麻柳、西漂(斗牌)及小庙焦家村官槽子(安宁河河坝、叶家河心),三连驻高草谌堡龙王寺。当年这些地方人烟稀少,荒山荒坡及河坝地是广种薄收、干时旱湿时涝又经常受安宁河洪水冲毁。

警卫营变成屯垦营后广大官兵、眷属伤残军人们克服困难、开荒造地、改天换地、发展种养殖业,为国分忧、支持抗战、自产自足并逐年余粮上交屯垦处统一调运到抗战前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10月份,民国政府将屯垦营(后屯垦农场)机构撒销。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亲自坐飞机来西昌接走大多数所属人员,剩下的30多人在西昌结婚安了家,有的在战乱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汤恩伯总司令将剩余人员集中住入高草谌堡龙王寺,由屯垦营营长申啟云具体负责管理,其编制移交当年驻防西昌的国民革命军79军98师接管。

警卫营在龙王寺开垦的几百亩土地,接留下军官级别分配最多分30亩。裕隆星宿村,长村的移交给国立西康省技艺专科学校,其它各点的交给当地政府处理。

西昌高草龙王寺

(龙王寺谌堡村)

现在当年警卫营的官兵基本全部归队了,第二代子女也都70一一80岁高龄了,现在龙王寺的人们是第三代人。龙王寺警卫营官兵的第三代赶上了改革开放,浴沐着改革开放的春光,享受着改革的红利,当多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发扬祖辈垦荒的优良传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经商做生意、种植大棚葡萄,烤烟、核桃、玉米制种等等经济作物,收入显著提高,家家户户基本上是洋房和别墅,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取祖辈来发生天翻地覆们巨大变化,但愿龙王寺警卫营老兵们的后代在幸福小康路上奋勇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