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然
近日,重慶一個39歲女子引起了人們熱議,連續打麻將40小時後,回到家中,渾身發冷乏力、呼吸困難、四肢發麻……
很快救護車把她送到了急救中心救治,醫生說:熬夜過度可引起呼吸性鹼中毒,嚴重可致猝死。
不由想起前一陣子,我渾身無力、面容憔悴,身體狀態特別糟糕,卻體檢並無異常時,醫生給我開的藥方:早睡。
臨走時,老中醫語重心長地說:“你現在的這些毛病,一大半都是因為睡眠不好引起的,以後堅持每天10點前上床,保證你紅光滿面。”
醫生的話我似信非信,睡覺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慶幸的是,我遇到了《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導書》這本書。
它徹底幫我糾正了錯誤觀念,讓我從惡性循環裡跳出來,重塑睡眠觀,重建睡眠習慣,也第一次真正地領悟到:好好睡覺,才是人生頭等大事。
本書作者愛麗絲·格雷戈裡,畢業於牛津大學,是睡眠領域的權威專家,她根據自身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完成了這本貫穿一生的睡眠知識科普書。
可以說,不管是新手爸媽、青少年家長,還是沒日沒夜的上班族和睡眠障礙的老年患者,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小貼士,讓睡眠不請自來。
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發現,日常生活中很多關於睡眠的常識,大多是錯誤的。比如我們篤信的8小時睡眠理論,比如可以早睡晚起補覺……
正如書中所說:“每天睡一覺,工作、休息、玩耍樣樣好,而且好好睡覺,才有心情去享受生活的曼妙。”
那怎麼睡才是正確的呢?如何睡才能高效恢復精力呢?
01 2大睡眠機制,千萬別想改變它
我們每天都在睡覺,一直以來,睡眠都被我們當成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情,慢慢地,我們對睡眠變得越來越不重視,常常用睡眠換工作業績、換娛樂等。
尤其是電子產品問世以後,一個小小的手機連接著整個喧譁的世界,很多假裝努力上進、假裝勤奮熬夜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動不動就忙到了凌晨2、3點,或者自豪地宣稱“我看過凌晨4點的城市。”聽起來勵志得很,可現實卻很殘酷。
程序員熬夜46小時,猝死在睡夢中;
28歲小夥熬夜看世界盃猝死;
12歲女孩網吧熬夜超兩晝夜猝死……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猝死呢?愛麗絲為我們揭開了謎底,因為人體有兩個過程機制在控制著睡眠和甦醒。
第一個機制是,人們在長時間的甦醒狀態後準備要睡覺的感覺,科學家稱之為“睡眠內穩態”,也就是我們的睡眠驅動力。
當我們的大腦及其他神經系統在甦醒狀態下時間越長,身體內就會積累越來越多的特定分子,這些分子會激發我們的睡意。
最關鍵的是,睡眠機制不像進食、飲水及呼吸等可以用人工方法替代,它是人體內唯一無法被替代的體內平衡方面的生理功能。
第二個機制是控制入睡與醒來的時間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無論我們上一次睡覺是什麼時候,生物鐘都會傾向於在夜間感到疲憊並在日間醒來。
而且,生物鐘的形成與人體內的“生物鐘基因”有很大關係,它以24小時為一週期,隨著地球的晝夜節奏變換。
我們不難發現:人體這兩大機制是一種自然規律,任意改變睡眠固有規律,如減少睡眠、推遲睡覺、或者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最終買單的還是自己。
20世紀60年代,有名高中生叫蘭迪·加德納,為加一項科學實驗,被剝奪睡眠264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他出現一系列問題,如身體協調性喪失、易怒及產生幻覺。
所以,人體有固有的睡眠機制,千萬別想著去改變它,否則輸家永遠是我們自己。
02 忽視睡眠3大危害,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武林外傳》中佟湘玉曾算了一筆帳:如果她每天只睡三小時,那麼節省下來的時間長達128000小時,約等於14年零6個月。
這麼一想是不是多活了14年?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相反還會事與願違,得不償失,甚至有可能連健康和壽命都會大大縮減,因為睡眠機制早就決定了你應該睡多少小時。
《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導》一書中,作者用大量實驗數據和真實案例說明,忽視睡眠後果非常嚴重,甚至是致命的。
首先,睡眠減少,是促成潛在肥胖的有力助手。
一項聚焦在成年人的Meta分析表明,缺少睡眠會導致每人額外攝入385卡路里的食物,這個熱量,比一碗白米飯還多,相當於一份雙層巧克力棒。
為何睡得少吃得多呢?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睡眠不足時,飢餓激素的分泌會增加。而且,對食物的偏好也會改變,尤其偏好從路邊攤買來的油膩零食,越在深夜越疲憊,這些不健康食物對他越有吸引力。
試想一下,每天少睡一次覺,就會不由自主地多吃一碗飯,甚至多吃更多讓人長胖的垃圾食品,一年下來,體重能不增加,腰圍能不增粗嘛。
所以,睡不夠,就是潛在的肥胖風險。
其次,睡眠匱乏,是引發精神疾病的基礎誘因。
1972年,研究人員在新西蘭達尼丁招募了1037位不到一歲的嬰兒,科學家們對他們進行了幾十年的跟蹤,蒐集了大量實驗數據。
愛麗絲髮現,小時候睡眠糟糕的孩子,長大後罹患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人是正常人的4到5倍。
但經過認知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睡眠質量的提升,他們精神疾病症狀卻能大幅改善。而且治療效果並不因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可見,睡眠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先導。
最後,熬夜不睡覺,不是猝死就是慢性自殺。
一個研究發現,長時間熬夜的年輕人,在20年後他們的健康狀況,要比擁有正常睡眠的人糟糕很多,他們更容易患上癌症、糖尿病、心臟病以及中風等。
但有的人可能還等不到20年。例如21歲的德國青年埃爾哈特,是一家頂尖銀行的實習生,他每天工作時間非常長,凌晨4點、5點都是家常便飯,有時還會通宵工作。
沒想到,實習期即將接近尾聲時,埃爾哈特因疲勞,猝死在家中的浴室裡。
不過,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中國睡眠醫學協會調查顯示,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
所以,選擇熬夜,就是自己把炸彈埋在自己身邊,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 。
03 3個小貼士,讓睡眠不請自來
可是,面對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我們又該如何解壓讓睡眠不請自來呢?愛麗絲給了我們3個非常實用的小貼士。
第一,遵循人體機制,制定自己的R90睡眠方案。
我們常說“8小時睡眠最健康”,但愛麗絲認為這個觀點並不科學,因為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
例如英國撒切爾夫人,每天只需4-6小時,網球傳奇羅傑·費德勒和飛人博爾特,每晚需睡10小時。
但不管睡多久,人體在每90分鐘裡,都會經歷從打瞌睡、淺睡眠、深睡眠再到快速眼動睡眠的完整階段,稱之為R90睡眠週期。
要想讓自己精神飽滿地工作和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R90睡眠方案:設定固定起床時間,然後以90分鐘的睡眠週期為計算單位,推算自己的入睡時間。
例如,起床時間是早上7點,需要5個睡眠週期(7.5小時),那麼入睡時間就是11:30,若入睡比較慢,要半小時才能入睡,那麼需要提前半小時,也就是11:00就上床睡覺。
萬一哪天錯過了11:00這個入睡點,那麼就在第二個週期即12:30入睡,仍然在7點起床,這樣就不會干擾生物鐘,但隔天一定要補上這個週期。
第二,注重睡前細節,讓睡眠更加輕鬆愉悅。
這是《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導書》對我觀念最大的改變。
以前,我一直以為睡覺就是躺到床上,閉上眼睛,然後到該醒的時候把自己從床上弄起來,睡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在睡著的過程中。
其實,好的睡眠更多地取決於睡前細節:把光線調暗、輕微的運動、保持好心情、不要進食、大量喝水、遠離電子產品等等都有助於睡眠。
尤其不要攝入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食物,因為它能在身體中存留較長時間。睡前6小時攝入,會極大擾亂睡眠,即使是在早上8點攝入,午夜入睡時,它也會導致睡眠變淺。
三毛曾說:“今日的事情,盡心、盡意、盡力去做了,無論成績如何,都應該高高興興地上床去睡。”
所以,把心裡憂慮清空,平靜安祥地入睡才是最好的助眠藥。
第三,養成日間小睡習慣,讓身體運行有補給站
除了夜間睡眠,有條件最好培養日間小睡習慣。尤其是夜間推遲入睡,缺失了一個睡眠週期的人。
小睡在午後1-3點是最佳的補充機會,如果錯過了,5-7點是另一個疲倦高峰期間,也是身體恢復的好機會。
當然,日間小睡不一定有足夠時間彌補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那麼能夠睡上30分鐘也能取得不錯的修復效果,精力會好很多,心情也會隨之放鬆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小睡除了能讓我們在日間重新打起精神,變得警覺更加靈敏,它還能支持我們的免疫系統,減少壓力和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強幸福感。
阿里掌門人張勇曾說:“只有睡好覺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才能更好地謀劃你的未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如果睡得好,相當於你已經過好了三分之一的人生,而且這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另外三分之二的樣子。
所以,睡覺,才是人生最好最值得的一筆投資。
與其買昂貴的護膚品、保健品,都不如好好睡一覺來得實大、來得簡單、來得更有成效,最重要的是它沒有任何副作用。
願你我,都從今天開始,好好睡覺,用心品味生活。相信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人生會變得愈加意氣風發,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