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 我就要長大了

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裡有這樣一個理論:所有用親密育兒法長大的孩子,安全感一定比較強,與人的親密度也高。因為他們在幼年的時候就得到了妥善的對待,而幼年是人類最脆弱的時期之一。

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 我就要長大了


美國的心理學家哈洛做過這樣一個殘忍的猴子實驗:

哈洛把剛出生的小猴子帶到實驗室,給小猴子做了兩個代母,一個用鐵絲做,並裝上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裝置,一個用絨布做不提供奶水。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

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 我就要長大了


一開始,哈洛把一群恆河猴寶寶和兩個代母關在籠子裡,很快,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在幾天之內,猴寶寶把對猴媽媽的依戀轉向了用絨布做成的那個代母。由於絨布代母不能提供奶水,所以猴寶寶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代母那裡喝幾口奶水,然後又跑回來緊緊抱住絨布代母。

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 我就要長大了


後來,實驗中的這些猴子長大後,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展現出了冷漠,孤僻等不合群的現象。

生下孩子後也只會殘忍地虐待他們,或者直接咬死。

或許哈洛的實驗過於殘忍,但實驗的結果卻也凸顯出了親密情感對生命的重要性。

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溫暖的擁抱,充足的奶水,更需要父母的親密陪伴。


陪伴很重要,通過陪伴形成“安全依戀”更重要

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 我就要長大了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問題不以為然,他們放不下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也有些年輕的家長就算有時間,也只會抱著手機玩遊戲,不願意去陪孩子游戲。

工作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才是首要任務,也許抽一些時間去陪陪孩子,讓孩子形成安全的依賴感,這樣你才不會在未來孩子長大時感到遺憾。

正如“猴子實驗”裡所說的一樣,缺少陪伴的孩子,在長大以後性格或許會在人群中變得孤僻、冷漠、不合群。他從小就缺乏安全感,沒有得到親密的愛,今後,他會不信任別人,對性格塑造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曼切斯特大學心理教授埃德·特羅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

實驗開始,教授先讓母親和孩子熱情互動。

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

然後母親再換一張毫無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不做出任何反應

孩子一開始會努力吸引母親的注意力,後來,孩子因為母親不做出任何反應而爆哭。

經過大量實驗過後,教授發現:0-6歲的孩子會以父母,作為自己的鏡像,喜怒哀樂、心理狀態都與他們緊密相連,童年時期父母或養育者的影響十分重要,尤其是人格成長之前,可以說父母的一舉一動牽扯著孩子的心理健康。

為了孩子可以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靈,放下手中的手機,不要再對小朋友那麼冷漠了。

“爸爸媽媽,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哦!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fNhlZhmGuSRHH2htiOTCf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