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走進平達鄉安慶村下陸根小組村寨,你會看到那村舍依山而建整齊有序,乾乾淨淨全部硬化的水泥道路,涓涓溪水嘩嘩流淌,村寨裡隨處可見的一棵棵百年古樹,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在為村寨默默的守望,漫步其間陣陣清涼,清風拂過瑟瑟作響,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此時,你一定會疑惑這一棵棵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百年古樹,為啥能保護得如此完好,下陸根人為啥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團結、勤勞、淳樸、善良。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追溯下陸根這個小村的歷史文化。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蔣姓由來,根在何處,始祖何人,透過紛繁複雜的歷史尋覓蔣氏之根。說到下陸根文化還得從主姓蔣氏家族說起,村子居住村民有57戶272人,其中蔣氏53戶251人,下陸根蔣氏是以同一個宗族同一個祖先的家族形式在下陸根聚族而居。公元1253年併入蒙古大軍的契丹各部隨元世祖孛只斤忽必烈攻滅大理國,從此契丹雲南後裔即分赴雲嶺大地,從軍任職,繁衍生息,為適應去夷從漢,契丹雲南後裔分別改姓阿莽蔣、楊、李、趙、郭、何、茶等漢姓。史書記載:“憶吾先祖,籍鎮江南,姓耶律氏,字阿保機。先宋而登帝於遼,位傳九世至阿育祖因得疾而造無量寶塔,霞光遠映,由斯惺悟,遁世修身,而成正果,位及金馬傳於太子,被金人所克,後裔改為莽性。隨師徵南有功,升授武略將軍之職。實授金齒司,主持數代,一發數支,分居鶴慶、魚齡、騰越。至大明洪武中,因麓川平緬之叛,唯吾祖奉旨挑選馬步精兵,追擊得勝,分授掌管司,世襲土舍職。由此之後,復徵叛逆,落業於平戛、平安、猛板,仍襲土舍職。數代後,改為蔣姓。其中從十九世祖耶律忙古帶統兵入滇至今,契丹後裔在雲南歷760年左右二十餘代,枝繁葉茂,枝系龐雜”。碑文記載:“十世祖蔣統移居六根、安居樂業、娶妻胡氏,為人端莊、溫厚和平、從夫教子、跟讀為業、乃女中之君子、唯生一子、名曰希梓吾莽蔣姓宗族為中華大家庭之一員,歷朝歷代不乏賢臣良將為後裔子孫之典範、今宗族枝繁葉茂、興旺發達、英才輩出、皆託先祖之福陰。”清朝年間,蔣氏十世祖蔣公諱統來到今下陸根,發現此處正屬種植農業的好地方,並遷居至此處,安家落戶,開桑田、種莊稼,繁衍子孫。蔣公諱統逝於光緒十八年葬於村子中間的祖墳山,下陸根蔣氏至今發展有六個枝系,二十餘代。祖墳山至今已經葬有蔣氏六個枝系二十多位的祖宗墓。在下陸根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的發展中,以發揚宗族勢力,繼承優良傳統文化,廟堂文化和宗族文化在下陸根小組鄉村治理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據悉,下陸根常年缺水,祖輩搬遷至此後,在四周山脈找到有泉眼的地方,用竹巢引山泉水到居住的地方解決生活飲水問題。為保證水源,祖輩在半山修建龍王廟一座,每年種植好莊稼後,村民都會到龍王廟以此祈求風調雨順,莊家豐收大吉。村子下面有個泥塘,容易聚集雨水,是解決牲畜飲水的好地方,村民都會將牲畜帶到那裡,牲畜到水塘裡邊打滾邊飲水,長年累月,便自然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泥水塘,當地人稱之為“大汪塘”。如今這個大汪塘通過小水網工程改造,已成為下陸根發展香料煙、甘蔗、烤煙等經濟作物灌溉的主要水源,真正成為當地人的聚寶盆。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村子裡共有十多棵古榕樹,古樹分別長在村口上、大路邊、山腳下、寨子裡和汪塘邊,遠遠望去,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古樹的樹幹異常粗壯,得四五個成年人才能合圍,枝葉繁盛,不斷地往外延伸,為了防禦外族的欺凌,村民順著榕樹砌牆居住,榕樹漸漸長大後將牆體包裹,後來隨著家族繁榮昌盛,人丁興旺,村子不斷擴大,才將牆體拆開,現在還能在榕樹根部看到部分被包裹的殘牆碎磚。據村裡的老人們講,這些古樹都是作為改變風水而種植的,誰也說不清楚它們的年曆,它們像一位年邁的老人,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村民都把這些古樹稱為“神樹”,似乎下陸根蔣氏家族的生息、發展都與古樹息息關聯,在他們的心目中,古樹是保村護寨育人的守護神,在他們的眼裡,這些古樹比他們的生命還金貴,傳說若有誰損壞古樹將會受到天懲。說起來,村民與老古樹的和睦相處正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見證。萬物生長,和諧共存。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維持的,也唯有和諧相處,人類才能更好地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在村子中間的一棵古樹旁建有一座廟,被當地人稱作“本主廟”,但廟建於何年何月誰也說不清,因年代久遠,本主廟已經出現破損, 2015年下陸根村民通過自籌資金,重新修繕,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的這一天,村民早早就備好米飯,拿上香紙、酒肉、餈粑、水果來到古樹下的廟裡燒香燒紙敬大家心目中的土地公公,乞求土地公公保佑家家戶戶興旺平安,幸福安康,訴說著村裡人最美好的願望。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在村寨的山腳下海拔706米處,有一條流經下陸根的河流,叫作陸根河,途經一條古道,只要再跨越陸根河,就能踏上與下陸根接壤的龍陵縣木城鄉,這是一條通往緬甸的古老貿易古道,在這條古道上,還有一座跨陸根河而建且擁有百年曆史的古老的石拱橋,據說這座橋是清朝和民國時期“走夷方”的主要通道之一。清朝期間蔣氏家族搬遷至下陸根後,以大面積種植罌粟,生意往來於緬甸,下陸根及周邊部分居民也會在莊稼收成後,結伴到緬甸走夷方,攬生活、買賣農產品、打工等。當年,由於陸根河兩岸屬原始森林,植被茂盛,特別是到雨季河水氾濫湍急,不便於通達對面河岸至緬甸貿易,為此蔣氏家族通過內與宗族商議,外與周邊貿易商人協商,並達成共識,一致認為修橋不僅是方便自己,造福子孫,也是行好積德的事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開工建橋,與河對面村民約定,每年清理官道2至3次,保證路道正常通行。這座橋的建成連接和聚攏了附近乃永昌、騰越、施甸等周邊縣數十年的商業脈動,下陸根自然形成“走夷方”的交通驛站,常有“馬幫停歇數日天”的繁華景象,將近延續數十年,“下祿根”也是由此而得名,“祿”是福氣福運、俸祿的意思,“根”是同根生,以示後人:“溯祖人沐雨櫛風創立基業,願後輩慎終追遠恪尊懿範”,後人因為書寫不便,沿用“陸”至今。橋邊原來建有小廟一座,廟裡供有神靈雕像和碑文一塊,如今寺廟已不再有,神靈雕像受損,碑文風化,因為時間過於久遠,碑面上到底記載著怎樣的歷史和哪些人捐資,已經無法進行辨認,但仍可清晰的看到碑文上刻有“皇清烈僧”,“大清光緒貳十”的文字,至於其它的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傳說,經過此橋走夷方的人都要到廟裡祭拜神靈,保佑出入平安、生意興隆!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解放前期,下陸根小組主要是通過蔣氏宗族實力原則、裙帶傳承等方式影響村寨治理和權力的分配,均由蔣氏擔任職務,有職務保長(今村主任)、甲長(今村小組長)。建國後蔣氏後裔依然在村子裡歷任小組長至今,由此看出蔣氏宗族枝繁葉茂、興旺發達,也是下陸根人民團結、勤勞、淳樸、善良的原因所在。小組長除了負責把鄉村治理好外,還擔任安排家族中祭奠祖先、修家譜、傳家風、樹家訓、立家規和扶傾濟弱等日常事宜。祭祖作為蔣氏的一種傳統文化活動,每年清明節都會按照枝系輪流主辦的方式,舉辦祭祖儀式,以此體現宗族成員之間的血緣親情和文化認同,以斥望豐收,祈求全村平安。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暖風輕撫著水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塘邊的百年古樹,枝幹虯曲蒼勁,獨木成林,好像一把擎天巨傘,遮住了一大片地邊,抬頭仰望著百年古樹,滄桑的年輪雕琢著歲月的痕跡,颯颯間,春風嬌滴滴的拂而來,古樹上的新枝嫩芽競相生長散葉,繼續在默默守望著下陸根的歲月變遷,正是古樹身上迸發出來的那股精神,給予下陸根人民及蔣氏後裔坦蕩的胸懷、不懈的追求和生活中拼搏奮進的無窮力量。從下陸根的石牆古寨裡,你我或許可以看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既留住了根,又守住了魂,還見證了歲月浮沉。循山而下順勢流淌匯入大汪塘的涓涓溪水,既是一股清泉,也是一泓活水,更是一池春水,澆灌著下陸根富民的產業,振興著一方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

「龍陵文化」追溯蔣氏根源 · 傳承陸根文化

來源:平達鄉人民政府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賬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