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在清朝末年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代,有这样一位大臣,他被评价为“第一完人”、“圣人”等,人们不禁惊奇,乱朝也会出圣人?没错,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正公曾国藩。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他一生尽心尽力为清朝谋划,前半生怕亲眼看到清朝的衰落,以至于希望自己早点死掉。然而到了后半生,却不得不亲口承认清朝已经气数将尽,无力回天。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慈禧的一番谈话后幡然醒悟。

曾国藩二十七岁入仕,十年经历七次升迁,连跃十级,从翰林院庶吉士做到工部左侍郎,堪称世间少有。咸丰元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咸丰帝为了镇压他们,就招来群臣商议对策。这时曾国藩提出了一条意见:“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咸丰帝一听确实在理,打仗不能无将,于是就将“选人”这件事交给了曾国藩。曾国藩慧眼识珠,推荐了李棠阶等军事素养较高的人为将领,解决了咸丰帝的燃眉之急。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推荐完了人还没结束,曾国藩又一次发挥了自己“耿直”的特点,上书给皇上指出了他在解决这件事时存在的问题,气的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但是不管怎么说,曾国藩所言属实,所以皇帝只好接纳并且改正,还赞扬他敢于进谏。

随后,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朝廷命令曾国藩和张基亮两个人办理团练,曾国藩就借助自己在家乡的势力和威望组建了一支“湘军”。训练士兵的同时,曾国藩认为,对付太平天国不仅要依靠武力镇压,还要对他们从道德方面进行制裁,于是他向公众宣讲到: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一旦扫地荡尽,此独我大清之奇变也?”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这一番言论,在当时那个重礼教的年代引起了一片回应,各个阶层尤其是文人,痛批洪秀全等人不知廉耻,太平天国军因此受到了舆论的谴责,这一招“攻心计”可谓是效果斐然。后来曾国藩镇压叛匪,攻占南京,追剿捻军······维护了大清朝的统治安定,暂时缓解了农民运动的危机。

曾国藩曾经以为凭借自己和一众大臣的才能,加之皇帝太后的治理,清朝一定会国运昌隆,甚至在同僚赵烈文发出大清已经“抽心一烂”,清朝50年内必将灭亡时,他还嗤之以鼻。但是,就是在同年,他却突然意识到了赵烈文的话是十分正确的,短短半年内,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事情的起因是慈禧太后与他的一场谈话。同治七年,曾国藩回京,此时由于皇帝年龄尚小,所以国家大事基本都是慈禧在掌管。慈禧见曾国藩回京,就召他进宫。他本以为慈禧会问一些关于治理国家的大事,却没想到她只问了一件事:就是关于湘军裁撤的问题,什么撤了多少人,撤了哪里的人,被撤的人有没有捣乱。

这种简单问题曾国藩很容易就回答完了,就等着更重要的问题,谁料慈禧接下来就只问了他家里兄弟几人,做官几年等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后就是叮嘱曾国藩让他好好练兵,此时的曾国藩失望至极,犹如堕入冰窟,只能回答一句“臣才能有限,恐怕难以胜任。”

从慈禧处回来之后,曾国藩便在日记中写道:“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以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他的大概意思就是,在今天面见了慈禧慈安两位太后,结果她们只会说一些废话,一句关于朝政的事都不问,着实是才能平庸。而皇帝此时年纪尚小,不知道他的本事如何。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当时曾国藩的心情,本来对于自己的国家信心满满,以为前途一片光明,谁料突然发现,掌握国家命运的人实在是难堪大任,自己再有本事,也是无处发挥。

当时在辛酉政变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之辈,却可以从恭亲王和故命八大臣的手里把这政权夺回来,令曾国藩十分佩服,认为就算是以前的帝王,也很难做到,所以十分骄傲,谁料如今竟然发现她只不过是一个权术高强,治世之力奇差的人。

平定太平天国后,慈禧问了一问题,曾国藩就料定:50年内清朝必灭

当时失望,有谁可知?这个时候,曾国藩再次回想起幕僚赵烈文所说的话,感觉所言极是,清朝50年内必灭。

曾国藩这一生为清朝奉献了无数的精力,死后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但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及时的认识到了凭他一个人想续写大清的命运,终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在生前尽力,不会再挂念大清未来的事了。

而慈禧死前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因此说道:“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