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过劳、缺乏运动,在工作压力偏高的现代社会,
心脏骤停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致命问题。在心脏骤停后的4到6分钟内,大部分患者将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随后将出现生物学死亡。唯有科学实施心肺复苏,才有可能让濒危的生命重获生机。
是治病还是酷刑
那么在没有心肺复苏术的古代,人们会用什么法子来应对这种突发疾病呢?
早期的欧洲,种种奇怪荒诞的法子层出不穷,有些医生尝试用羽毛刺激患者的咽喉部,试图靠引发呕吐来唤醒患者。更极端一点的甚至会用带刺的荨麻鞭子抽打,或是干脆用火热的烙铁烫伤患者的皮肤。
荨麻鞭打法
到了15世纪,欧洲还流行过风箱救人法,就是用鼓风装置把壁炉里的热空气吹进病人嘴里。尽管有些人被救活了,但大多都因此落下了“气胸”的毛病。
风箱救人法
十八世纪的欧洲,冒出了更多稀奇古怪的办法,直肠烟熏法,“滚桶法”和“马背颠簸法”,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办法实在不怎么靠谱。
直肠烟熏法
电除颤与心脏按压术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1788年的英国,一名3岁女童不小心从二楼窗户跌落,她的医生
查理·凯特试图用人工呼吸唤醒孩子。在发现无效后,凯特医生联想到了丹麦人用鸡做的电击实验,他抱着一丝希望采取了电击法,没想到在电击胸部后,女孩竟然恢复了呼吸!此后的实验也不断证明了电除颤在抢救心脏骤停时的神奇效果。同一时期,心脏按压术也有了重要的进展。1891年,德国柏林的一位外科医生
弗里德里希·马斯,为了挽救一个9岁的男孩,不但实施了心脏按压,并大胆地将按压频率调整为每分钟120次。不仅如此,他还总结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心脏按压术。半个多世纪后,这套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和大范围推广,从此人类在心脏骤停面前又多了一个筹码。
心脏按压术
现代心肺复苏术
尽管有了心脏按压术和电除颤装备,但人们对于人工呼吸依旧心存疑虑,一位年轻的美国医生彼得·沙法对这种现状发起了挑战。
他在助产士们帮助孩子的口对口呼吸中受到启发,并召集志愿者们完成了实验。最终,他把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结合起来,创立了现代心肺复苏术最早的操作规范。
彼得·沙法
今天,医学家们也在不断完善心肺复苏术,国际复苏联合会将其总结为C-A-B-D四个环节,也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为了挽救生命,人类走了不少的弯路,但医学家们对于维护生命健康锲而不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心肺复苏术的成型,并挽救了一条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