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緊急“拆彈”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劉豔美

新加坡近期疫情防控形勢風雲突變。

4月20日,新加坡衛生部證實新增1426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創下新加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

4月23日,新加坡新增1037例新冠肺炎病例,連續第四天確診病例破千,累計病例達到11178例,成為東南亞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新加坡緊急“拆彈”

新加坡日增確診病例 圖片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官網

對於新加坡防疫形勢急轉直下的主要原因,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人口健康科學中心主管約瑟普•卡爾(Josip Car)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最近,新冠疫情在外籍勞工宿舍的集中爆發,是新加坡新冠確診病例激增的主要原因。”

他告訴城叔:“外籍勞工確診數佔總確診人數比例不斷攀升。除了遏制新冠疫情在社區層面的蔓延,新加坡政府目前的防疫措施已經聚焦在了外籍勞工身上。”

面對疫情防線“失守”危機,新加坡經濟也正在經受巨大考驗。

“定時炸彈”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新加坡快速組建一支140人的政府聯絡追蹤小組,著手與患者面談,確定並隔離“密切接觸者”。同時,有條不紊地推進社交距離、病毒檢測、病人收治、醫療物資保障等舉措。

其時,新加坡政府快速反應、有效隔離的做法,得到世衛組織高度認可,被視為“疫情防控典範”。

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新加坡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000例,累計治癒245例。這座小島似乎不久就將迎來戰勝新冠疫情的黎明。

但此後,新加坡病例開始出現跳躍式增長,輸入性病例逐步增多,社區不明源頭感染病例也在增加,抗疫防線被逐步突破。

問題出在哪兒?此前,路透社就把新加坡勞工宿舍稱為一顆“定時炸彈”,而這顆炸彈終於在上週開始被“引爆”。

新加坡衛生部門指出,過去一週新增病例大多數與外勞宿舍群聚感染有關,居住環境密集的外勞宿舍,感染率比其他社區高40倍。

被當地人稱為“客工”的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從事著建築、環衛、家政等工作。其中,大約20萬名外籍勞工住在新加坡專門修建的43處勞工宿舍,另有約10萬人住在工廠改建宿舍和在工地建造的小型宿舍。

通常,勞工宿舍每間房會安排12-20名工人共同居住。他們共用洗手間等公共設施。整個宿舍擁擠不堪,衛生條件堪憂,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根本不可能。

新加坡緊急“拆彈”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約瑟普•卡爾告訴城叔:“外籍勞工,尤其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勞工常常一起生活在擁擠的宿舍。病毒在宿舍快速傳播的風險很高。”同時,也有媒體報道指出,新加坡對勞工宿舍的疫情防控存在“監管缺失”。

加之,相對於新加坡本地人,外籍勞工本身對新冠病毒敏感性不高,偶爾出現症狀也很少主動去看醫生。某種程度上,外籍勞工成了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中最不可控的群體。

據統計,目前,新加坡確診病例近四分之三是外籍勞工。

一週前,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就在社交媒體上指出:“新加坡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併為此付出代價。”

頭疼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外籍勞工宿舍就爆發過水痘、登革熱和寨卡等傳染病。而如今,如何應對勞工宿舍疫情集中爆發,成為新加坡政府面臨的最頭疼的難題。

面對愈加嚴峻的形勢,新加坡政府針對外籍勞工加大抗疫力度,包括封鎖已出現感染群的外籍勞工宿舍,禁止人員流動。同時派遣醫療隊伍全面進駐43個外籍勞工宿舍,對外籍勞工進行集中檢測,轉移確診病例並進行集中隔離治療。

新加坡緊急“拆彈”

圖片來源:CNA

根據宿舍規模不同,小型宿舍配備1名醫生和3名護士;大型宿舍則為2-3名醫生及更多護士。同時,採取“應檢盡檢”原則,不僅包括與確診病例接觸的疑似人員,也包括沒有任何症狀的勞工。

新加坡政府還緊急成立跨部門工作組,將外籍勞工分散安置在全島18個地點,包括軍營、體育館、未啟用的學校、海上浮動宿舍、展覽中心等地。

目前,新加坡已開始加緊分批搭建“方艙醫院”(社區隔離設施)。截至4月22日,新加坡“方艙醫院”總共有3個,職總D’Resort度假村、新加坡博覽中心(目前啟用兩個展廳)及樟宜展覽中心,累計可容納輕症患者6000名左右。

新加坡緊急“拆彈”

新加坡方艙醫院 圖片來源:新華社

約瑟普·卡爾透露,外籍勞工感染者大多數都是輕症,大部分勞工相對年輕、身體素質較好。針對這一群體,修建“方艙醫院”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外,在調用兩艘浮式住宿船安置健康外籍勞工後,新加坡政府正在考慮使用“雙子星”號和“寶瓶星”號兩艘郵輪來安置治癒出院後的外籍勞工。新加坡旅遊局稱,之所以考慮郵輪,是因為郵輪上有現成的客房和配套衛生間,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此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政府正在阻斷客工宿舍裡的病毒傳播鏈,減少病例數量,尚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顯出成效。”

談及新加坡疫情何時出現拐點,約瑟普·卡爾向城叔談到:“只有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出現持續下降,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才有可能迎來拐點。在那之前,我們將看到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不過最近的疫情數據裡面也有一些積極因素——社區層面的確診病例得到了有效控制,趨於穩定。”

停擺危機

4月21日,由於新增確診病例連創新高,李顯龍宣佈把代號為“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的抗疫舉措延長四周,直到6月1日結束。

新加坡緊急“拆彈”

4月2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電視講話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此前,新加坡政府一直堅持“輕度干預”策略,力求減少抗疫政策對經濟、社會、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不過,隨著疫情形勢趨緊,新加坡防控措施也不斷加碼:

3月22日,新加坡宣佈實施“封關”令,但仍強調盡力維持社會運轉,餐館、影院等商業活動仍照常進行;

4月7日起,更嚴厲的“斷路器”式防疫開始實施,絕大部分工作場所關閉,學生轉為居家學習,同時“不再不鼓勵民眾戴口罩”。

新加坡緊急“拆彈”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疫情陰影之下,新加坡需要考慮的不僅是何時才能重啟城市生活,還有如何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直接衝擊。

當前,疫情對新加坡這個外向型經濟體的衝擊已經顯現。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2%,為2009年以來最低。長期以來支撐新加坡經濟發展的金融、貿易、製造及旅遊會展等行業都不同程度陷入停滯。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今年2月的預測,新加坡經濟今年全年將萎縮1%-4%。而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最近受訪時更表示,“不排除新加坡經濟今年可能出現更激烈的下挫”。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表示:“關閉非必要服務一個月新加坡或將損失100億元,相當於GDP的2%,而這些領域偏向勞動密集型,覆蓋約130萬個工作,或佔本地總就業人口三分之一。”

他還指出,新加坡今年失業率有可能超過5%,意味著15萬-20萬人今年將面臨失業,其中絕大部分是外籍員工。

長期以來,新加坡面臨老齡化嚴重、青壯年人口短缺等問題,漂洋過海的外籍勞工成為新加坡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在新加坡570萬總人口中,大約三分之一是外國移民,他們中大多數是外籍勞工,承擔了新加坡大量“底層工作”。

美銀美林分析師納古塔認為,建築業、零售貿易、房地產和娛樂服務等在疫情期間將遭受嚴重影響,這些領域覆蓋80萬個工作崗位,對新加坡GDP貢獻約10%。

“長痛不如短痛,希望國人能夠理解必須先阻斷病毒傳播,才有可能重啟經濟、邁向復甦。”4月21日,李顯龍在發表電視講話時說。

當大流行病來臨時,最薄弱環節決定著成敗關鍵。面對經濟進一步停擺的危機,新加坡已沒有多少容錯餘地。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