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杠杆的“原油宝”,为何让投资者穿仓了?

最近,美国NYMEX原油05合约史无前例跌入负值,交割前一交易日最低达到-40美元/桶。金融圈的小伙伴都震惊了!

不带杠杆的“原油宝”,为何让投资者穿仓了?

NYMEX原油05合约近期走势(来源:文华财经)

事实上,05合约在跌入负值的这一天,已经没有多少成交量了,期货市场本身让多头亏损的并不多。真正的“炸锅”,不是发生在美国,居然是在中国。

国内这两天,被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刷屏了。大致的情况是,有投资人购买了中行“原油宝”产品,做了多头,本金亏光后,倒欠银行很多钱。据说,投资者累计损失达到300亿(这个数字只是传说,暂无确凿证据)。

这个结果,不仅让许多购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产品(工行、建行都有相近的产品)的小白投资者吓了一跳,让许多玩期货的老鸟也震惊了。为什么?不带杠杆、100%保证金的“原油宝”,本来就是为了防止投资者亏光本金还倒欠的设计机制啊,结果还是忽悠瘸了。

100%保证金的产品,为什么还会出现倒欠?

期货市场有个名词,叫“穿仓”,意思就是投资者亏光了保证金后,还倒欠期货公司钱。这并不稀罕,原因就在于期货市场采取的是保证金交易的方式,标价100元的商品,你只要有10元钱的保证金就可以买卖了。假如你是多头(也就是买方),花10元保证金买入一件100元的商品,当商品价格降到90块钱的时候,你卖出去的话,就会把你手头的保证金10元亏光;如果市场价格下跌到80块钱,你卖出商品后,将倒欠10元钱。

期货是高风险投资品,而原油期货是更高风险的投资品。一般来说,能在期货市场存活两年的投资者,都是凤毛麟角。市场的血腥和残酷可见一般!没有见谁在输光后上抱怨的。他们进入市场前,早就知道这一点了,也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原睹服输呗。

可是,“原油宝”这个是在银行端的理财产品啊,面向的是大众投资者,没有期货交易的门槛过滤。为了进一步防范风险,杠杆率降到零,也就是说,买价值100块的原油,你得付出100块钱的成本。

就是这个慎之又慎的机制,还是出问题了。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原因就是价格变成了负值。负价格意味着什么呢?你花钱购买的资产,现在白送给别人都不行,还要支付给别人一笔钱!

有人觉得不可理解。大不了我不要嘛,倒进河里?不行,会污染环境。烂在仓库里不管了?不行,要收存储费。拉回家里放着,以后再卖?不行,运输和保管的费用承受不起。

多头被逼得不行,只能接受负价格了。这在期货市场,叫做“空逼多”。

银行有错吗?

如果仅从法律上看,很难找到银行的错。风险提示书客户肯定是签过了的,产品协议上的移仓条款也肯定是写清楚了的。换句话说,银行是在按照合同正常进行的操作,虽然造成了投资者的重大损失,但是并没有合同上的违约或失当。

但是,如果从产品设计上看,银行有不当的地方。比如,中行把移仓的日期选择在了交割日前一天。要知道期货进入交割日前几天后,出现“多逼空”或“空逼多”的情况虽然少见,却是正常的,价格的异常和剧烈波动也不鲜见,这样的移仓日期设定就隐藏了巨大的风险。我们可以对比看下工行的移仓日期,比中行提前了十几天,这样做相对安全的多。又比如,中行在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的情况下,在临近交割日的时候,没有对投资者进行充分的信息提示,即使你银行无权代客户进行提前移仓,银行也可以提醒客户自行提前移仓的。可是,中行没有做。只是在交割前一日,发现万劫不复了,然后简单粗暴的开始对客户催补保证金。

投资者集体诉讼有用吗?

可能用处不大。

因为诉讼,要看合同约定,如果在合同设计、风险提示和合同执行中没有明显的错误,是无法将市场的异常波动归咎于银行一方的。

有人说,合同规定了,要在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进行强制平仓,可是中行没有这样做。实际情况是,当天价格快速跌入负值,速度如此之快,中行根本没有机会操作平仓。不是不作为,是不能为。

还有人说,中行没有提前移仓,放任客户穿仓而不管,有过失。事实上,合同约定就是在交割前一日银行方可移仓,提前移仓反而是过错了。

当然了,从情理上讲,中行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了风控不到位、风险提示不到位的问题,对自身的品牌和声誉是有影响的。如果从挽回品牌声誉、树立投资者信心的角度看,更合适的做法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协商解决这一纠结,而不是硬杠。

试想,经此一亏,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信任中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