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看世間百態,品人間真情。


歡迎來到欄目,小白開天窗。


今天再為大家分享一個主題班會——學雷鋒日,關於“學雷鋒”精神的探討。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年後,我們班一直沒有時間來開“雷鋒精神”主題班會,今天終於在這纏綿的雨夜展開。這是一場精神的探討會。雖然到會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卻都是持著一番精彩的言論而來。

我自始至終都認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觀點。我們都不是聖人,僅庸人一枚。但凡事都講求一種資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自顧不暇的時候,我們又有何資格再去言論“學雷鋒”?

不論是效仿他幫助他人,抑或是否定他的精神對其行為不屑一顧,我們都沒有思考到是否有資格。

現在,安逸舒泰的生活下,人們難免意識模糊,目光自然變得短淺。

多元化的色彩和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眼耳鼻口,捨本逐末便成了我們大多數人樂此不疲的。

名人們一呼百應,不錯,這就是名人效應。

他們呼籲“學雷鋒,爭創時代先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他們忽略了個體的差異,無視時代的差異。

於是,“樂於助人”的風氣蔚然成風:大街上幫助老人們過馬路的“活雷鋒”連成串,手執掃帚掃大堂的“小雷鋒”一波又一波,不吃不喝只為捐款數超過他人“效雷鋒”的孩子數不勝數。

這些就像是一指推倒的“多米諾骨牌”,雖然結果有了但是沒有真實廣度。

社會需要的不是著一條條推倒的牌;而是讓每個人從內而外的修煉,然後伸出雙手結成的牢不可破又富有彈性的大網。

這就談及個人修養。

社會正在高速變化,它就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動力來源於那不斷變化的鞭撻。要想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就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

但與時俱進並不代表跟風,而是精神的進化和提升。

古人認為的中庸之道,《大學》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昭示著“內聖外王”之道。

社會的安定,靠得不僅靠的是法律,還得依仗道德的約束。當一個民族強盛了,他的人民也不會差到哪裡。當達到“路不拾遺”之後,還需要專人尋找徹查嗎?

社會的貧富差距消滅不是靠那些為富者為善就行的。杯水車薪是無濟於事的,再多的雷鋒也救不了垂危的病人!


雷鋒早已逝去,而且他的存在也只是偶然,但是他的精神卻是一個時代的印縮。


他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的精神也只是最簡單的。但簡單的道理往往需要時間和大量的精力來驗證。越接近內核,也越能頓悟。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先成人再成才,是我們學習的宗旨。循序漸進才能穩固發展。

能者多勞,有了能力,具備資格才能有多餘的價值發揮。

現在的我們(包括在校的學子)連體恤父母,協調學業和生活都做不到,你們又有何資格挑三揀四,炫耀攀比。先做好自己的“雷鋒”再談幫助他人吧。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趕緊看看你自己這棟房子髒了沒。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ps: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感謝閱讀洛洛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