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厭學,大部分是父母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內容更新哦~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厭學,大部分是父母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在疫情期間,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黑白顛倒,醒來就玩手機;不和同學交流,就呆在家裡;不喜歡老師,不去上學;學習很好但是不願意溝通等等。

在這些問題中,有些家長看到了孩子的放縱與懈怠,但是也有的家長,從孩子的這些行為中感受到了孩子的焦慮與壓力。

比如有的孩子今年正好面臨中高考,遇上疫情,學習進度和計劃都受到了影響;

也有的孩子,擔心因為疫情,和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孩子本身承受的壓力和焦慮,是很多父母小時候所沒有的。

那麼面對孩子的焦慮與壓力,家長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呢,比如憤怒?著急?焦慮?擔心?抑鬱?麻木?崩潰?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對未來的一種不確定性,是對潛在風險的一種情緒反應,當我們對生活沒有確定感的時候,也會焦慮。

為了獲得一種確定感,我們不斷地督促孩子,不斷的調動自己的能量,長時間處於一種拉警報的狀態,時間長了能量就會耗竭,然後轉變為抑鬱。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厭學,大部分是父母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孩子也是一樣的,他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中,最後也會變得能量耗竭,變得抑鬱。

另一方面,當孩子處於平靜狀態下的時候,我們稱為神經系統一,孩子的理智腦發揮作用;當處於憤怒狀態下的時候,我們稱為神經系統二,孩子的情緒腦發揮作用,他就什麼也做不下去,要麼逃避,要麼對抗。

有家長說孩子偷看小說,為什麼呢,因為偷看小說可以隔離他的壓力和緊張,是一種對壓力的逃避,這個時候我們再說教孩子只會更加緊張,長期處於神經系統二的狀態。

中高考的孩子本身學習壓力就大,情緒狀態就不穩,就像一個裝滿了水的杯子,孩子的情緒池裡裝滿了各種負性情緒,我們家長能夠的就是少向孩子情緒池裡加負面情緒,然後讓杯子裡的負面情緒儘量排出來。

我們常常說放手不是說讓家長什麼都不管,而是說我們不再給孩子添加負面情緒。而當孩子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厭學症狀,沒有學習動力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這樣做,但是咱們的家長們會更加焦慮,然後把負性情緒傳遞給孩子。

那情緒如何排出去呢,可以繪畫、可以聽音樂、可以跳舞、可以玩遊戲、做運動、讀書、逛街、美容、看電視、聊天、喝酒、看電影等等,都是釋放情緒的方式。所以除了給孩子心理營養,我們還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情緒宣洩系統。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厭學,大部分是父母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家長其實是孩子發洩情緒的最後一道出口,如果由於家長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關閉了和家長的溝通渠道的話,孩子只能把自己沉浸到遊戲中。

所以家長只有先修復和孩子的關係,打開和孩子的溝通渠道,才能讓孩子逐漸走出遊戲,這就要求我們家長有能力處理孩子的情緒或者說承接孩子的情緒。

如果我們本身情緒處理能力不佳,是無法承接孩子的情緒的,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學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除了情緒池的概念,還有情緒按鈕這樣一個概念,有的家長髮現自己總是容易被相同的情景激怒,總是遇到某一類事情就會爆發,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的情緒按鈕,是由我們的潛意識控制的。

舉個例子,有個明星總是喜歡買白色的鞋,他小時候有一次特別喜歡買一雙小白鞋,媽媽說只要你考試考好了媽媽就給你買,他特別努力終於達到了媽媽的要求,媽媽卻沒有履行諾言,後來這就成了他的一個情結,所以成年以後他的情緒按鈕就會不斷啟動,然後通過買小白鞋滿足自己早期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厭學,大部分是父母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除了給孩子建立健康的排洩情緒的通道,我們還需要給孩子心理營養,也就是自尊和價值感,比如孩子2歲的時候自己拿著勺子吃飯,即使弄到外邊,他也會很自豪,有一種自戀感,當我們給孩子肯定的時候,他的自尊慢慢建立起來了。

又比如小學的時候,孩子考了95分,回到家高興的說,媽媽我考了95分,如果你說人家別人考了99分,你怎麼考了95分,這就是對孩子自尊的打擊;上班回到家發現孩子收拾了房間,如果你說,孩子你真棒,能夠幫媽媽做事情了,媽媽可以歇一會了,這時候孩子的價值感就建立起來了,他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有價值的。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了沉迷遊戲,厭學、叛逆等情況,點擊下方專欄可免費試聽。

專欄

33天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

作者:媽心理

199幣

807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