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如果問你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是誰?你肯定會首先想到諸葛亮。但這其實是《三國演義》的誤導,劉備的第一謀士其實是法正(字孝直)。

為什麼呢?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首先先說說諸葛亮的貢獻。《三國演義》不遺餘力地將孔明神化,讓他初出茅廬就接連獻了好幾條妙計,幫助劉備拿下荊州,化解與東吳孫權之間的矛盾,取益州,攻漢中等等。但是這都是演義誤人之處,諸葛亮在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白帝託孤之前,諸葛亮一直都是被劉備安排作後勤,根本沒有機會上前線,演義裡的一系列計謀,其實是不存在的。諸葛亮真正起重大作用的是劉琦“上屋抽梯”事件與前往東吳遊說孫權聯合抗曹。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在諸葛亮來東吳遊說之前,孫權就派魯肅去聯絡過了,早就有聯盟的想法。所以正史中,諸葛亮一直被劉備安排在後方,雖然作用很大,貢獻也不小,但很顯然諸葛亮不是演義裡那個被神化謀士,至少在劉備生前諸葛亮不是劉備前線智囊團成員。所以劉備的第一謀士,確實另有其人。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其次是法正的貢獻。法正最大的功勞,有兩件,其一是幫助劉備打敗劉璋取得益州,其二是勸諫劉備跟曹操爭漢中,關鍵這兩件事都成功了。益州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荊州則是易攻難守,很顯然農業發達的益州更適合做劉備的大本營。所以法正幫劉備取得益州,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這項貢獻,劉備在荊州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至於漢中,則是益州的門戶,取下漢中,不僅可解除曹操對益州的威脅,而且將防禦圈與擴展戰略圈都擴展了至少一倍。拿下漢中,曹魏來打蜀漢就得面對幾百裡特難走的秦嶺;拿下漢中,蜀漢又可以向西進去隴西,又多了一條戰略進攻的路線。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而且關鍵是在這兩件事上,法正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最大的謀劃者。取益州,張松、法正是劉備在益州最重要的內應,他們能拉攏到大量的蜀中人士,這是劉備乃至諸葛亮做不到的。法正曾經勸過先主劉備,娶吳氏(後面的吳皇后,給劉備生了幾個兒子),重用名士許靖等等,給劉備籠絡了一大堆人才。而且張松因為走漏消息被殺,前線的龐統死在落鳳坡,諸葛亮在做後勤工作,所以前線謀劃的首功自然是法正的。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攻取漢中的事情,其實大將黃權也有建議過劉備,但話語權跟份量,也是法正佔據主導。正史中的記載,劉備對於前線的戰事,都是諮詢法正,以法正的計謀為主。也難怪諸葛亮會說出,如果法正還在,一定可以勸住先主,不去打東吳。諸葛亮暗示自己勸不動劉備而法正勸得動,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法正說話的份量之大。這也說明劉備對法正是非常喜歡,不然不會言聽計從。

此外法正也是蜀漢的法律的奠基人,與諸葛亮、伊籍、劉巴、李嚴一道制定《蜀科》,也是功不可沒。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劉備喜歡法正,除了法正有才幹,貢獻巨大,很重要一點是他們性格契合。法正這人其實性格偏直且張揚,跟諸葛亮則內斂深沉。劉備雖然一直被世人評價為仁厚,但其實有時是急性子。《三國演義》裡張飛打督郵那段,其實正史裡是劉備打的。只是可能劉備比較注重個人修養,一直在壓抑著自己。法正與劉備是同一類人,自然是可以臭味相投,推心置腹毫無遮掩地交談,很容易成為交心的朋友。反觀諸葛亮,要一直等到白帝託孤,劉備才放心將軍政大權交到他手上,這也說明劉備對諸葛亮的使用問題,受到了性格上的極大的影響。

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

綜上所述,劉備生前帳下第一謀士非法正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