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杜华

资本的崛起不是请客吃饭,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就得出来。


2004年,一个15岁的四川少女,赶赴长沙,参加了芒果台的一档节目。很多内地人因为这档节目,第一次听说“选秀”这个词。

节目叫《超级女声》。


这个凭借超清甜的嗓音和长相,一举夺得季军出道的少女,叫张含韵。


乘风破浪的杜华


第二年,她又为《超级女声》唱了主题曲《想唱就唱》,与个性鲜明的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一起,打开中国内地的娱乐选秀大潮。


但星起星落,4年后19岁,她就失业了。


当大众再见她时,还是在选秀节目,只是这次她已31岁,节目叫《乘风破浪的姐姐》,选票不在粉丝的手机短信里,而掌握在杜华手里。


也是那几年,内地娱乐资本的造星运动,开始快速碾压港台娱乐资本。


《仙剑奇侠传》火了胡歌,刘亦菲。


乘风破浪的杜华


《长江七号》火了张雨绮。


但即便是星爷,也阻止不了来势汹汹的内地资本,对自己的女郎挖墙脚。


到2012年时,第一代内地娱乐巨头华谊,光线,唐德已到处圈地跑马,登陆股市。


而小杜也在这几年成长为杜妈妈。

她伴随着华友的东征西讨,练就三寸不烂之舌,和八面玲珑的变色龙身法。2009年,她创立乐华娱乐。


她一手复制了港台造星模式,签韩庚、胡彦斌、周笔畅,五分钟搞定陈好,三分钟说服谢娜,另外,连面都没见,就让孟庭苇乐意与她合作。


但她又亲手参与终结了港台造星模式,送别一代巨星老去。


乐华也曾遭过危机,明星像艺术品,个性鲜明,功高盖主,不服管教,自立门户者比比皆是。

此外,随着4G到来,传统电视媒体没落,杜妈妈曾经错过的互联网开始成为娱乐产业新主宰。优爱腾三家瓜分长视频天下,过去把版权卖给电视台,坐地数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既然艺术品的港台模式不好做,杜妈妈就开始执行Plan B,做流水线的韩国偶像练习生制度。


2010年,杜妈妈斥资重金,提前选拔一批十三四岁的少年加以培养。

把一大批孩子纳入工业化体系,批量加工,批量造星,集体批发上市。


练习生负责在台前取悦用户,背后的渠道,资源全握在公司手中,还怕几个书都没读两天的小屁孩,翻出资本的五指山?


杜妈妈按照这套思维,接连打造了范丞丞,孟美岐,王一博等多名顶流收割市场,名声一时无二,乐华的明星,经过资本的流水线加工,都像工厂标准件一样完美得没有棱角。


乘风破浪的杜华


当她曼妙犀利的步伐迈过众人面前时,即便是人前最闪耀,最令人疯狂的顶流,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杜妈妈。


2015年,乐华顺利上市,这个称号,不胫而走。


中国的娱乐造星选秀模式,经历了几个时代,也从超女时个性十足的个人秀,到现在整齐划一、撞脸撞衫的男团女团。


杜妈妈,似乎也认可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就是娱乐行业本来的样子。直到最近,当她终于实现儿时梦想,从幕后到台前首秀,结果巧也不巧,恰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乘风破浪的杜华


杜妈妈用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的标准,挑剔着“丁当太优秀,怕在队里盖过别人的风头”,“圣依分高,是因为外形好身材高挑”,以至于引发众怒,网友们干脆搞出个去掉杜妈妈评分排名。


杜妈妈错了吗?没有,她只是遇到了一群与她同龄、大都混得不如她的女明星们。在这些明星成名的年代,只有个性的容貌,个性的才华,个性的恣意表达,没有流水线,没有标准件,没有资本和互联网的摧枯拉朽。


只是不知,台下的杜妈妈,会否偶尔想起,少年时代,自己在南昌街头游走的3年,真正的梦想,也是成为那个风华绝代、不可复制的青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