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战乱动荡的战国春秋和民国是诸子百家争鸣?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因为那个时候周天子的力量越来越弱,各个各诸侯国的力量越来越强,所以周天子难以实现大一统的时候,各个地方的思想不断的出现,而这些思想要被各个诸侯国所利用,我有一个先进思想过来,可能我这国力就强盛,所以我们看《芈月传》里秦国有个四方馆,四方馆里边赵国的、燕国、魏国的都来,在这儿自由辩论,你是法家、墨家、儒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随便在这儿辩论,所以那个时代是个人类最璀璨的文化时代。  

  而且跟春秋战国类似的,你发现这个规律,公元前三世纪、四世纪、五世纪那时候,不光是东方,西方同步,这一点国外的学者研究发现,这是非常奇妙的现象,时间节点在公元前五世纪到三世纪,空间节点在北纬25度到35度之间,东西方同时出现了一个文化璀璨的时期,这个时期诞生的思想直接影响到我们今天,我们今天好多思想源流根都在那儿。

    你像同时,这边中国诸子百家,老子、墨子、孔子、韩非子,这里有法家、有儒家、有道家、有墨家,那同步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菩提树底下七七四十九天,后来死之前,莫克耶·阿诺陀(音)49:26传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最后到中国,这又是一个源流,你再往中东地区,当时的犹太教,伊斯兰教是后来的,那个时期只有伊斯兰教是后来的一种大的文明,前面犹太教、基督教也大致都在那个时期出现了思想的萌芽,后来到公元0年的时候耶稣,你再往西方,再往西走,古希腊时期,你是亚里士多德,伯拉图这些人都在那个时期出现了,就东西方同时出现了这么璀璨的文化,这不是偶然的,是人类推进到那一步的时候,已经生产上基本上完成了自己自给自足,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已经实现了分离。

    在这时候人类需要在思想上做一次非常大的整合,来确定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因为原先那会只能是你杀我,我杀你,互相之间抢夺资源,好,这种力量均衡之后,人们发现这种争杀抢夺只能是一种内耗,我们要么需要通过争杀抢夺来获得一个统一,要么索性大家和平的和平共事,像佛教不走上杀路修来世就是一种和平。像兵家文化我把你征服了之后,像秦始皇,法家文化大一统,这也是一种实现最小的消耗资源,达成最大的效益的一种方式,所以人类在那时候进入了一个思考的时期,所以他的东西到现在还影响我们,所以你民国时期所谓再璀璨,有人说民国范儿,怎么着,那只是你对眼下这世界不满造成的,真要讲文明璀璨程度,民国和春秋战国比,萤火炽于日月,那差的太远了。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那个年代处于战乱,很多有抱负有思想的大家们都纷纷走出乱世,来寻求正确的立世之道。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门派,都是为君王治国平天下而服务的,也就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特色。

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争斗,也是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谁能够在这个时代下为真正的君王所用,谁就能成为这个年代的主导思想,甚至会载入史册。这样的机会没有谁会错过,就像是兵家和法家、儒家都是名盛一时的门派。

至于其他比较边缘的门派,他们对当时的乱世也有提出一定的策略,像墨家就提出兼爱非攻,但是因为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非很合适,所以墨家未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们的思想依据。时局的动荡肯定会造成思想的动荡,这两者是一个时代中相辅相成的。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国被划分成无数个小国,而这个时候又刚好是中国汉字文化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家。他们有些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些是想让自己流芳千古,所以他们会将自己所研究出来的理论到各个国家去宣传。

而这个时候每个国家,尤其是大国,他们总是想着统治天下,所以在百家争鸣中大部分也是针对执政方针。各家弟子四处奔波,到处讲说,为的就是让国君采纳自己的思想理论,国富民安。这时他们也会被奉为座上宾,做学问的,谁都希望自己研究的东西得到赏识。

所谓争鸣,我认为当时各家应该也是经历很激烈的思想上的批斗,所以在后来优胜劣汰,就只剩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几大家,可见当时不论是国家经济还是思想文化,相互之间的较量是十分惨烈,一不留心,你就会成为历史。


钢铁军魂74532612


  • 结合最近甚嚣尘上的“民国热”现象,给说道说道,民国的伟大之处。

首先,提问有些夸大之嫌,所以回答可能让某些人有所不适,这在所难免,也无可厚非。试问,民国能和春秋战国比肩吗?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自有公论。如此,春秋战国与民国无从对比,只能对照之,不知可否?

其次,无可否认,民国确实文化昌盛,大家辈出,涌现了许多国学大师。但这些大师师承何方?当然是传统文化了,否则那来国学大师的称谓。另外,中西交流、学术开放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共同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至于战乱,归于社会环境了,学术研究有时候就是用来服务社会的,春秋战国不例外,民国当然不例外了。因而,民国的学术研究算是“百家争鸣”了,各行各业人才都很多。不过,社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多少,纯粹是文化的繁荣而已。

最后,所谓的“百家争鸣”,可不仅仅局限于春秋战国和民国,南宋时期也有,某些人不要忘了。正是由于南宋“百家争鸣”的出现,才创造出了“理学”,完成了三教合流,并直接带动了儒学的复兴。纵观民国“百家争鸣”,无外乎“洋为中用”,以西学研究传统罢了。其妙就妙在,社会动乱无比,文化却发展飞速。盖因达官贵人不受影响,蹲在家里做学问呢。

总之,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应该只着眼于乱世,应该两者兼顾,全面地去对待。须知,文化的繁荣昌盛,最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了,而非动荡不安的时期。或许,动乱带来的文化,有时候会“无福消受”也说不定。


史过境迁客


強而有力的獨裁者,都是獨立思想的完美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