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女榜样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

知女榜样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

“我开始都没注意到(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里有我。”朱小燕不经意地说着,转念,她又补充道,“我确实是这个圈儿里的人”。

朱小燕的话是经得住考量的:

从身份上,她是知名学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是有着独一无二地位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资历上,她从1987年博士论文开始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至今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工作整整30年;

从能力上,她在多个重大项目竞标中胜出,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专利数十项,所研究的原型系统曾应用于多家知名企业。

30年的摸爬滚打,让朱小燕成为这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后来我认真地看了这个女性榜单,上榜的几位中国人我都认识,都是圈儿里的好朋友。”电话那头,朱小燕笑着说。

01 不经意间的“入圈儿”

“如果没有这些大环境的支撑,光有技术是没用的。我们恰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30年前,别说中国,在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时候,本科学自动化仪表的朱小燕是如何走进这个圈儿的?

“一不留神”“阴差阳错”是她的回答。

1987年到1990年,朱小燕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内容是对人工视网膜进行仿真,她选择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展开工作,三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将她带入了这个引领时代的领域。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

“但那时做这方面研究时,还没意识到这属于人工智能,更不知道这是什么热点。”

但自从那时起,朱小燕就未曾偏离过这个轨道。

1993年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职教后,她一直在该领域理论及应用方面开展着相关研究与实践。而随着发展和深入,她发现人工智能领域可研究的内容很多,也很有意思。“但现在这么火,还真是当时没想到的。”

知女榜样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科发展系列研讨会上,朱小燕发言。

朱小燕说,近些年,人工智能在全世界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这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的崛起、数据量的增长、计算能力的提升、存储效率的优化等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大环境的支撑,光有技术是没用的。”

“所以,我们恰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02 30年的“弄潮儿”

“如果可以把技术用得恰如其分,是完全能够为企业和大众赋能的。”

30年间,朱小燕都做了什么?

尽管对于过去时,她已不愿提及,理由是“技术发展太快,没必要提了。”但朱小燕做的多项研究,确实在某个特定时代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她研究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自动识别系统,在国家863测试中多次名列前茅,并且在多个重大项目竞标中脱颖而出。1997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开发的盲人计算机操作辅助系统,是我国第一套Windows下运行的盲人计算机操作辅助软件,同时她还开发了盲文与汉语之间自动转换的软件。该系列软件在当时全国所有盲人学校广为应用,成为帮助盲人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

知女榜样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

第五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控制学科热点论坛上,朱小燕发言。

近十几年来,朱小燕研究团队在问答、对话、信息获取等人机交互智能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创新方面,研究团队系统地建立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信息度量理论,包括条件信息距离理论、短语非合成性度量、多对象信息距离度量等创新性和领先性研究;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团队在对话理解、情感理解、对话生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成果也多次落地:所研究的技术与开发的原型系统曾应用于三星市场分析、讯飞手机助手、阿里小蜜、美团外卖等平台业务中。据某合作企业应用证明报告,接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后,每年可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超2亿元,节省劳动力成本超10亿元。

“如果可以把技术用得恰如其分,是完全能够为企业和大众赋能的。这其中的关键是场景要合适、需求要明确。”

03

未来深挖认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的临界点。”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普遍,也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智能客服、智能助手、聊天机器人等各个方面。

知女榜样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

“人机交互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朱小燕肯定地说。为什么重要?她解释道,人工智能有三个阶段: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自主智能。感知智能,即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当下热门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即是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则包括分析、思考、理解、判断的能力。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向认知智能延伸,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的临界点。”

“因此,当下,认知智能是每个圈儿里人都急于要突破的。”

但她也坦言,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的实践目前在通用状态下比较困难。

“当然,做研究就是要解决一个个难题。”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我会在认知智能方面深挖,力争让知识被机器理解和运用。”

这也是朱小燕今后前行的方向。

♦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 知女榜样〡黄萱菁:期待更多女性领会计算机科学的奥妙

♦ 家长给孩子买这个东西,要注意了!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