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每年都出,中规中矩,11月份,发布的2019年版大同"小异"。中医诊疗方案,个人以为参考价值有限。尤其对“轻症”的治疗方案,真是一言难尽。
有人说中医擅长治慢性病,流感这一类急性的病还是求助于西医。其时不是中医药不行,而中医人自身的水平问题,给人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如今的局面是,中医为辅,或者为补,或者就是处理遗留问题。实际上,中医治疗外感病是很厉害的,不管是普通的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最具代表的张仲景《伤寒论》、叶天士《温热论》等读懂,不管是外感还是流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流行感冒,也是感冒,只不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在治疗上,与普通感冒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对于流感的治疗,走的是温病诊治的路线,虽然用到了伤寒方但还是把《伤寒论》的道理给抛掷一边了。
轻症治疗,忽视"外寒",误解"内热"
轻症,着手就有一定的问题——"风热犯卫"。真的是"风热"么?那么多人,那么明显的"外寒"怎么看不到呢?不是因为有内热,就把外寒忽视掉,统一作"风热"治。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或许能清热缓解一部分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截断病情进展。严重点说,还会贻误病情。
"热毒袭肺","热毒"是怎么来的?是"风热犯卫"的进展阶段,还是比"风热"更厉害的"热毒"来犯?用的《伤寒论》方麻杏石甘汤——原方是"寒邪外闭,肺中已自蕴热",说白了热是"寒郁之热",实际上是"外寒内热",也叫"寒包火"。在北方的冬季外感、流感,高热、咳嗽的这一类病人,大部分是这种情况。根本不是所谓的"热毒袭肺"可以概括的。在初始阶段,这个"外寒"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把这个外束的风寒解了,邪才不内入,热才好清。
不过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这些方子,还是很好的,关键是怎么看、怎么用。比如1998年冬季,北京流感大流行,中医辨证是"外寒内热"。2009年H1N1流感暴发,在北京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就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最常见的并发症——肺炎
肺炎,是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实,感冒最要紧的不是高热、寒战这类看似汹汹的症状,而是咳嗽。咳嗽,是病邪入肺的外症。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感之邪自皮毛、口鼻而入,多先犯肺。肺为"娇脏",是脏腑中最娇气的。有多娇气?怕寒、怕热,怕燥,怕悲(悲伤肺),怕累(耗气),怕脏……。怎么这么矫情?因为它是君主之官心的"华盖",也是"水之上源",居高位,为"相傅之官",掌要务。人一身之气、水道,呼吸,治节,宣发肃降等都归它管。
外邪一入肺,那些抗病毒药物、口服抗生素就不那么好使了,尤其发展迅速的流感。很快就有可能发展成肺炎,打针、输液,头孢一代代的用,又成了不二选择。即使如此,一般也需要7~1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治愈。也有发展成慢性肺炎的,疗程之长更不必言。个人并不反对用抗生素,该用就得用,只是认为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到这样一个阶段的。可惜的是临床见到的初始阶段的很少,大都是各种各样的治疗后的变证了。
总结
流感初始阶段的一个治疗误区,是清热解毒的药物用的太狠,解表之力不足。
(1)解表(寒):表邪不从外出,只能往里走;若肺已蕴热,再被外邪郁遏,无异于雪上加霜。怎么解表?用汗法。发汗需要注意的是掌握一个"度"。汗出不彻底不行,寒邪不解;大汗淋漓也不行,很容易伤阴,加重内热。微似有汗或绵绵汗出为宜。在临床上,麻黄类方、柴胡剂用的最多,桂枝剂很少用到。
(2)清热:在初始阶段说"清"热不若说"散"热,发高烧,辛散寒凉的生石膏,是第一要药。寒能沉内——清热,辛能走外解肌,两擅内外之能。生石膏用量因人而异,但用量一定是比平时大得多。(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20多方用到了生石膏。清代的余师愚,治疗热疫,特别擅长用生石膏,一剂用至六两、八两也是常事。近代就是张锡纯了,用石膏也是炉火纯青。可以去读他们的著作取经。)肺热,也可以配伍轻清发散的桑叶也不错。有咽痛、肺热咳嗽等,清肺热、泻肺热的药就需要上了。个人喜偏爱黄芩、桑白皮,有痰热用川贝。其它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附:
北京市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流行性感冒和鼠疫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的通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的王玉光老师讲的,比19版的《诊疗方案》实在的多。分享几张讲中成药的PPT。虽然中成药治疗流感,效果常常差强人意。但有时候救急,或者普通感冒时是可以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