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

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妖魔化外資論頗有市場,總有人想當然地認為,蘇州GDP靠外企撐起來不是長久之計,說白了就是外國人在中國斂財的工具。以後覺得人工貴了把廠房一遷,蘇州的GDP直接成負數……


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

蘇州


這種論調持續了10多年,可惜今天蘇州的GDP非但沒退步,還前進了一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以含金量更高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來看,蘇州更是超過了廣州,外資沒有讓蘇州沉淪,反而讓它富得流油。

蘇州的外資產業很大程度上是上海輻射出來的,因為上海向內是水路陸路的雙源頭,向外是海路中心,外資企業只有聚集在這裡才能最大利益化。

而且蘇州的外企(臺企)都是嚴重依賴大陸人口市場的消費品企業居多,這種企業是走不掉的。因為他們如果把企業搬到低工資的國家,他們的產品再回銷大陸就會被徵收高額的關稅,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搬走的都是全球收入高於國內收入的,比如高科技產業,比如富士康和臺積電等,還有耐克和AD這樣國際運動品牌,他們不完全依賴大陸市場,反而大陸市場離開他們倒有點累。


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

蘇州


看下莫迪如何把小米慢慢搞成印度企業的就知道了,小米在國內被華為OV打得疲軟。印度成了他的唯一利潤增長點,莫迪就是看準了這個,把小米一步步用關稅逼到基本都在印度本土生產了,所以小米在印度才會領先華為和OV成為第一。

總的來說,外資也是有各行各業的,不能一概而論,很多甚至是各行各業的標杆,行業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與者,也有其本土的供應鏈,給外資做配套的本土企業很多,所以貢獻也是很大的,看問題不能太片面。

要知道阿里也是外資,只要中國不再走閉關鎖國的路,外資就會更多。外資多,明顯說明更有未來。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看看上市公司,蘇州企業排第五,恰好在杭州後一位,五百強民營企業比整個湖北省(包括武漢)還多,說蘇州除了外資工廠啥都沒有的,非蠢既壞。


當初詬病蘇州外資多,今天多少城市在打自己的臉

蘇州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