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卧龙为什么刚开始他不说呢?

中国麒麟


刘备出于创业的需要,也出于改变险惡态势的需要,求贤若渴,急于拜寻贤人。水镜先生司马徽洞若观火,徐庶也洞若观火。但他们对刘备的真诚与才华还需要观察认可。徐庶化名单福去辅佐刘备其实是司马徽和徐庶商量好的去考验刘备的,他不可能一下把诸葛亮说出来。经过一段考验他认可了刘备,是个真主子。但徐庶为了老母已无法再继续辅佐刘备时,才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北社野老


同朝为官,都有相互竞争排斥之心。古代的士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世建一翻功业,待到功成名就,能著于春秋时,再激流勇退,致功业于不废。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通过自己对刘备的长期观察,并征求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意见,决定投靠刘备,帮助他建一翻功业。因此自己就于半路,再遇刘备,再加试探。看到刘备骑的是别人所说的妨主的的卢战马,就明确告诉刘备,此马不能骑,等其妨得一主后,方才能骑。刘备就说:“我用先生,本意让我能救万民于水火,怎能教我去害人呢?”刘备一翻话,更让徐庶佩服刘备的仁德,更看到了刘备是值得扶佐之主,因此就打算死心踏地跟随刘备,扶佐刘备,完全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刘备创出一翻功业。诸葛亮是徐庶最要好的朋友,徐庶投靠刘备也不是一天两天,怎会想不到还有才能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在此未仕?他之所以没有及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就是有自己想拔头筹的思想,如果诸葛亮到来,他焉能自创辉煌?正因为他有些些私心,才没有向刘备荐举诸葛亮。然而事不凑巧,因徐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刘备打败了曹仁。一直认为刘备决非池中之物的曹操,非常忌殚有才能的人扶佐刘备,因此他就用程昱计,要把刘备身边的徐庶赚来。徐庶事母至孝,果然中计,看到老母在曹操处,只好向刘备请辞。刘备难过啊!好不容易有了个有才能的人来帮助自己,今天又要离开自己,刘备又是何等的依依不舍?刘备的真诚打动了徐庶,反正自己要离开刘备了,这份扶佐刘备开创一翻事业的功德,也不妨就留给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吧。于是徐庶去而复返,就为后人留下了徐庶走马荐诸葛的佳话。

因此,真正欲立大功于天下者,必有不容他人抢功的心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功名利禄心颇重的徐庶,自然也跳不出这个圈子,来个大公无私。刚开始他跟随刘备,没有及时将诸葛亮荐举给刘备,也就可以理解了。


sunjin6278


我是履和斋史话。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故事情节峰回路转,更引人入胜。其次,在第二时间再举荐诸葛亮,更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的真实性。

徐庶早年行侠,曾经杀过人。似乎这点经历不够光彩,徐庶自己从来不提,并且决心弃武从文。

徐庶学习儒学及文韬武略,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名士,未来的工作一定是谋士、军师等白领阶层。在对刘备进行一番观察之后,他成功来到刘备团队,做了军师。

很快,徐庶迎来人生第一场战役——曹操大军奔袭新野。刘备哥几个抓狂。徐庶说:“关将军如此如此,张将军如此如此,赵将军如此如此......主公,这样可以吗?”刘备一拍大腿:“妙!”几番较量,刘备团队不仅守住新野,还夺取了樊城。

曹操得知刘备用徐庶为军师之后,在程昱的建议下,先将徐庶的母亲引至许昌,后程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记,以母亲的口吻劝徐庶跳槽。

徐庶是个孝子。见到母亲书信,立即向刘备辞职。

两军对垒之际,突然辞职,而且去投奔敌方,这事轮到谁都是难事。

好在刘备仁义,虽然哭哭啼啼,最后还是答应了徐庶的请求,多给徐庶支取了一个月的工资,嘱咐给老太太卖点点心。

这一切让徐庶看的有点吃惊,这是真的吗?曾经走过江湖的人,不得不多想,要么真仁义,要么有诡计。但是徐庶牵挂老母,顾不了许多。只要他离开刘备,信息传出去,老母就安全了。

战争年代,类似的事件时常发生。当年关云长离开曹操的事仍记忆尤新,过五关斩六将,凶险至极。即使刘备答应,保不齐关羽、张飞还会杀出来。

徐庶为了打消刘备顾虑,承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启程,打马扬鞭而去。不过徐庶走了一程,又返回来,这次是专程举荐诸葛亮的。

之所以“走马荐诸葛”,说明一下问题:

徐庶听说母亲在许昌,着急出发,思维不够缜密。

徐庶出发一段行程,基本确认没有阻拦,而且更加感激于刘备,欲报答刘备。

徐庶再为自己的行程安全加一点筹码,并且牢固彼此的友谊。

徐庶也为诸葛亮出山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

徐庶向刘备面授机宜:诸葛亮不跟我一样这么好说话,你要亲自去请,一次不行两次,必须的,千万千万。

我可是专程为此事回来的呦。

正是因为徐庶翻来覆去地操作,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否则刘备没那么多好脾气,诸葛亮也没那么多机会给他留着。没见庞统开始的处境吗?只做个小县令。

话说徐庶并没有直奔许昌。他走出刘备的势力范围,更觉得刘备是天下最好的领导,于是又转头去了诸葛亮家,告诉诸葛亮:“过几天刘备来请你。”诸葛亮高冷地说:“多事。”

如此,一件创造历史的大事,在悄然间运作。看似闲笔、随性、拖沓,实在有高妙之处。

以上是履和斋史话的观点,欢迎各位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