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生病輸液時哭泣的小臉蛋,內心很是抓狂,或諮詢醫生能減少孩子痛苦、減輕孩子恐懼的治療手段,或刷手機在“度娘”上查閱捷徑。能皆大歡喜的治療方法你得到了嗎?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在信息化時代,大家在網絡或宣傳小冊子上或多或少接觸過“三伏貼”“三九貼”,知道有一種療法能調節臟腑機能,強健體魄,祛除病邪。而“三伏貼”“三九貼”屬於中醫適宜技術——穴位貼敷療法中的一部分,穴位貼敷療法適應症更加廣泛,此“內病外治”之法可謂簡、便、效、廉,深受衰老稚弱者、病藥格拒、藥入即吐者的喜愛。


下面我們就做簡要的介紹,讓大家在醫院內外也能熟悉運用此法。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一、原理和特點


穴位貼敷療法是傳統針灸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為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而不僅僅是單純某一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藥物的溫熱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而溫熱刺激配合藥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藥在溫熱環境中特別易於吸收,由此增強了藥物的作用、藥物外敷於穴位上則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了行氣血、營陰陽的整體作用。


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內服某藥物能治某病,用某藥外敷也同樣治某病,如內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臍也能治便秘。但有時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藥貼敷能治某病,但內服某藥卻不能治某病,如蔥白敷臍可治便秘,但蔥白內服卻不能治便秘。另外穴位貼敷療法中單用一種藥物,如炒蔥白、炒鹽、大蒜等外敷患處來治療證型不一的疾病的情況有許多。一種藥物治療多種證型的疾病,僅從辯證施治和藥物性味主治上考慮是難以理解的,我們認為除了中藥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質外,還有溫熱刺激作用和經絡腧穴本身所具的外敏性及放大效應。我們還發現,治療同一種疾病,在同一穴位上用藥不同,療效也有差異。如咳嗽貼天突、定喘、肺俞有顯著療效,遺尿、痛經貼敷首選神闕穴,而貼敷它穴或非穴位則療效不顯。

二、操作方法


1.方藥的選擇

凡是臨床上有效的湯劑、方劑,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為研末用作穴位貼敷來治療相應疾病。但與內服藥物相比,貼敷用藥多有以下特點:

(1)應有通經走竄、開竅活絡之品。現在常用的這類藥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蔥、蒜、肉桂、細辛、白芷、皂角、穿山甲。

(2)多選氣味俱厚之品,有時甚至選用力猛有毒的藥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烏、草烏、巴豆、班蟊、附子、大戟等。

(3)補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動物內臟、鱉甲。

(4)選擇適當溶劑調和貼敷藥物或熬膏,以達藥力專、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調貼敷藥,而起解毒、化瘀、斂瘡等作用,雖用藥猛,可緩其性;酒調貼敷藥,則起行氣、通絡、消腫、止痛等作用,雖用緩藥,可激其性;水調貼敷藥、專取藥物性能;油調貼敷藥,可潤膚生肌。常用溶劑有水、白酒或黃酒、醋、薑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此外,還可針對病情應用藥物的浸劑作溶劑。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2.穴位的選擇

穴位貼敷療法的穴位選擇與針灸療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辨證選取貼敷的穴位,併力求少而精。此外,還應結合以下選穴特點:

(1)選擇離病變器官、組織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貼敷藥物。

(2)選用阿是穴貼敷藥物。

(3)選用經驗穴貼敷藥物,如吳茱萸貼敷湧泉穴治療小兒流涎;靈仙貼敷身柱穴治療百日咳等。


3.適應範圍

穴位貼敷法適應範圍相當廣泛,不但可以治療體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療內臟的病症;既可治療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療一些急性病證。


三、臨症運用


❍ 哮喘

【取穴】 天突、百勞、肺俞、膻中、大椎、膏肓等穴。

【藥物組成】 白芥子、甘遂各30克、細辛、元胡、丁香、肉桂各10克。

【功效】 利氣祛痰、除寒暖中、消腫止痛等。

【藥物配製】 上藥研為細末,密封備用。臨用時用薑汁調如泥,做成如銅錢大的藥餅。

【治療方法】 每次貼一組3~4穴位,4~6小時後除去。每週貼藥1~2次,6次為一療程,休息一週再進行第二個療程。一般連續貼藥2~3個療程。

【注意事項】 若有水泡發生,可挑破後搽龍膽紫藥水。貼治時忌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不洗冷水澡。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 感冒

【取穴】 大椎、太陽、勞宮等穴。

【藥物組成】 薄荷、大蒜、生薑各等份。

【功效】 散寒發表,疏風退熱。

【藥物配製】 取上藥捶爛如膏。

【治療方法】 貼敷於大椎、太陽穴,以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兩手勞宮穴貼藥後合掌頓搓約30分鐘。本法適用於感冒初起有惡寒頭痛者,若微汗出即效。

【說明】 若風寒感冒有全身痠痛,則在上藥中加入半分細辛同搗,並加酒數滴炒熱貼敷即可。


❍ 咽喉腫痛

【取穴】 少商、合谷、湧泉等穴。也可敷貼於雙側頜下或淋巴結腫大處。

【藥物組成】 斑蝥、麝香、吳茱萸、肉桂。

【功效】 破血消瘕、攻毒蝕瘡、引赤發泡。

【藥物配製】 將斑蝥研末,以酒調製成黃豆大小的藥丸,吳茱萸、肉桂研末備用。

【治療方法】 將斑蝥藥丸,加麝香少許貼於少商、合谷兩穴,1~2小時後除去,本法適於急性咽喉腫痛。吳茱萸、肉桂等分研末,每次用2克,,調水成膏貼敷湧泉穴,每天換藥1次,左右交替使用,本法適用於慢性咽喉腫痛者。

【注意事項】 若出現水泡,可將小泡穿破,外塗龍膽紫藥水防感染。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 過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雙、膏肓雙、百勞雙。

【藥物組成】 白芥子、細辛、甘遂、玄胡、麝香。

【功效】 溫肺祛痰,消腫止痛。

【藥物配製】 取前四味藥各等份研末,密藏備用。

【治療方法】 每天取少量藥丸,加麝香少許貼於上述穴位,每天換藥1次,直至病情好轉。


❍ 胃痛

【取穴】 胃俞、脾俞、肝俞、膽俞、足三里、內關等穴。

【藥物組成】 吳茱萸5克、白胡椒2克、丁香1.5克、肉桂1.5克。

【功效】 溫中、降逆、止痛。

【藥物配製】 上述藥物搗碎為末、密封備用。

【治療方法】 取藥末10克加酒炒熱,分貼穴位,外加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每次取穴兩個,交替使用。10次為一個療程,休息5天后可繼續進行第二療程,直至症狀緩解。

【說明】 偏於脾胃虛寒者取中脘、胃俞、脾俞為主穴;偏於肝氣犯胃者取肝俞、脾俞為主穴。


❍ 腹瀉

【取穴】 天樞、足三里、脾俞、中脘、命門、關元等穴。

【藥物組成】 丁香、肉桂、木香、吳茱萸、薄荷。

【功效】 溫中、降逆、行氣、止痛。

【藥物配製】 用上藥各等份搗為粉末,密封備用。

【治療方法】 取10克用生薑汁及酒調成糊狀、炒熱後貼於穴位、每次取兩個穴位、每天換藥1次。

【說明】 急性腹瀉以天樞、足三里為主穴;慢性腹瀉取脾俞、中脘為主穴;腎虛腹瀉取命門、關元為主穴;腹瀉伴噁心嘔吐者配內關穴,水瀉較重者配陰陵泉穴。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 高血壓病

【取穴】湧泉、足三里雙、太沖。

【藥物組成】肉桂、吳茱萸、磁石。

【功效】鎮驚安神,潛陽納氣,溫中止痛。

【藥物配製】將上藥各等份研末,,密封保存。

【治療方法】用藥末5克,調蜂蜜為藥餅,貼於湧泉。陽亢者加太沖,陰陽不足者配足三里。每次貼2穴,輪流使用。每天於臨睡前換藥1次,貼藥後用膠布固定。


❍ 心絞痛

【取穴】 膻中、內關雙、心俞雙。

【藥物組成】 降香1克,檀香1克,田七1克,冰片0.25克,胡椒1克,麝香0.1克。

【功效】芳香開竅,寬胸理氣止痛

【治療方法】 取藥末2克,調酒成藥餅,分成5小塊,貼於上述穴位,兩天換藥1次,5次為一療程。

❍ 坐骨神經痛

【取穴】 環跳、殷門、承山、委中等穴。

【藥物組成】 草烏(炒)60克,乾薑(煨)60克,赤芍(炒)20克,白芷20克,南星(煨)20克,肉桂10克。

【功效】 溫經活血,散寒止痛。

【藥物配製】 將上藥研為細末,裝瓶備用。

【治療方法】 取藥末50克加酒適量,再加水調成膏狀,炒熱貼敷患側穴位,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次4~6小時,每週2~3次。

❍ 扭挫傷疼痛

【取穴】 天柱、曲池、陽池、腎俞、解溪等穴。

【藥物組成】 乳香、羌活、透骨草各12克、紅花、木瓜各6克。

【功效】 活血散瘀、通絡消腫止痛。

【藥物配製】 將上藥共研為末備用。

【治療方法】 將上藥末加適量的白酒炒熱貼敷上述穴位,外用玻璃紙和膠布固定,兩天換藥一次。

【說明】 根據扭挫傷發生的部位不同,使用穴位時也應不同。如發生在腰部,則以腎俞為主穴;若發生在頸項部,則以天柱穴為主穴;發生在踝部,則以解溪穴為主穴。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 風溼性關節炎

【取穴】 阿是穴、外關、曲池。

【藥物組成】 生草烏、生川烏、乳香、老鸛草、五加皮、積雪草各3克。

【功效】 祛風溼、活血止痛。

【藥物配製】 取上藥共研為末,備用。

【治療方法】 取藥粉15克,調酒炒熱做成3個藥餅,使用時按痛處選穴位外敷。每次2~3個穴位,每天換藥1次,交替選用穴位,直至疼痛緩解。


❍ 腰痛

【取穴】 腎俞(雙)、命門、次髑(雙)。

【藥物組成】 肉桂5克,川烏、乳香、蜀椒各10克,樟腦1克。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祛風除溼、溫經鎮痛。

【藥物配製】 將上藥研末,裝瓶備用。

【治療方法】 加適量白酒炒熱貼敷上述穴位,外用玻璃紙和膠布固定。兩天換藥1次,直至症狀緩解為止。


❍ 失眠

【取穴】 神門穴。

【藥物組成】 酸棗仁。

【功效】 滋養、安神。

【藥物配製】 取酸棗仁開水浸泡去外皮,分成兩半,以酸棗仁平面貼在直徑約10毫米的圓形膠布中心備用。

【治療方法】 測定耳穴敏感點,將藥貼於該點按揉1分鐘,患者每晚睡前亦按揉3~5分鐘,5天換藥1次,4次為一療程。


❍ 面神經麻痺

【取穴】 翳風、合谷等穴。

【藥物組成】 白芥子10克,麝香少許。

【功效】 開竅鎮痙,活血消腫。

【藥物配製】 將白芥子研末,用酒炒熱後,加入麝香少許,備用。

【治療方法】 將上藥末貼敷於患側穴位,而合谷則貼健側,每天換藥1次,10次為一療程,休息兩天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治療2~3個療程。


❍ 眩暈

【取穴】百會、翳風、內關、足三里。

【藥物組成】白芥子。

【功效】溫肺豁痰,消腫止痛。

【藥物配製】白芥子研末,備用。

【治療方法】每天取3克調酒做成藥餅,貼於百會、翳風。有噁心或嘔吐者配內關、足三里。每天換藥1~2次,直至病情緩解。


四、注意事項

(1)凡用溶劑調敷藥物時,需隨調配隨敷用,以防蒸發。

(2)貼藥前,定準穴位,用溫水將局部洗淨,或用乙醇棉球擦淨,然後敷藥。若用膏藥貼敷,在溫化膏藥時,應掌握好溫度,以免燙傷或貼不住。

(3)對膠布過敏者,可改用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

(4)對刺激性強、毒性大的藥物,貼敷穴位不宜過多,貼敷面積不宜過大,貼敷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泡過大或發生藥物中毒。

(5)對久病體弱消瘦以及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等的患者,使用藥量不宜過大,貼敷時間不宜過久,並在貼敷期間注意病情變化和有無不良反應。

(6)對於孕婦、幼兒,應避免貼敷刺激性強、毒性大的藥物。

(7)換藥時間:可用消毒幹棉球蘸溫水或各種植物油,或石蠟油輕輕揩去粘在皮膚上的藥物,擦乾後再敷藥。刺激性小的藥物,每隔1-3天換藥1次,不需溶劑調和的藥物,還可適當延長至5-7天換藥1次;刺激性大的藥物,應視患者的反應和發泡程度確定貼敷時間,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如需再貼敷,應待局部皮膚基本正常後再敷藥。對於殘留在皮膚的藥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8)對於寒性病證,可在敷藥後,在藥上熱敷或艾灸。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是不是覺得操作很簡單,取材也特別方便,多是日常食用或藥用之品,取穴也只須記住些常見俞穴即可,而且對多種常見病症行之有效,以明顯提亮依從性,尤其是小孩及老弱患者。希望通過這類知識能讓生活中的我們更加堅信中醫藥傳統技能的優越,更多的人獲得健康與幸福!


個人簡介

不打針不吃藥的治病方法,多年臨床經驗敷貼方


張莉梅:1979年1月出生,彝族,本科學歷,中醫副主任醫師。2002年8月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受聘於大姚縣人民醫院至今。2012年11月任職中醫科主任,2018年1月聘為中醫副主任醫師,2014年至2015年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和風溼免疫科進修。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彝醫藥分會理事,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風溼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風溼免疫性疾病,脾胃病,月經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