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但隨著明成祖朱棣之後的衛所內遷,就只剩下了九邊重鎮。這九邊重鎮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偏頭關、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成為了綿延萬里的明朝北部防線,抵擋北部的北元蒙古騎兵。

山西大同作為九邊重鎮之一,按理說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的存在,應當會受到朝廷的足夠重視,但為什麼在嘉靖年間會頻繁爆發叛亂呢?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一、大同兵變爆發的背景

明王朝建立初期,將蒙古族的殘餘勢力逼至北部,也就是北元。

雖然說他們在退出中原之後分裂為瓦剌和韃靼,但是勢力仍然不可小覷,尤其是明朝後期,國力已經明顯下降,由明成祖朱棣時期的主動出征變為被動防禦之後,明朝過去的優勢地位幾乎已經蕩然無存。

雖說當時的形勢不容樂觀,但是絕對不能再繼續讓他惡化下去,因為如果放任蒙古諸部對明朝邊塞的侵擾,那麼將會為明朝帶來更多的損失,於是為了保衛疆土,就必須要修建堡壘,然後派兵駐守。

《明實錄》記載:“張文錦築水口等五堡,遣卒二千五百家戍之。皆不樂往。文錦嚴令趣之。……叛卒擁眾圍王,索文錦,曰,巡撫不出,我且焚王宮。王懼,出文錦,殺之,亦裂其屍。”

張文錦認為應該在北方修建五座堡壘,以守衛大同城,並打算在堡壘修築好以後再遣兩千五百家去戍守,也就是每個堡壘五百戶。

士兵們自然是不願意的,你讓我們修築堡壘,可以,但是讓我們帶著家人去那危險的地方就不行,誰想將自己的家人整日都暴露在危險之中呢?

但是身為督促者的張文錦並不在意這些士兵以及他們家人的死活,用更加嚴酷的手段命令士兵必須照做。最後士兵在被逼急了的情況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張文錦殺死,掀開了這場大同兵變的序幕。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二、大同兵變爆發的原因

大同分別在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以及九年後的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爆發了兩次叛亂。而爆發叛亂的原因,可以分別從中央上和地方上來進行分析。

1、地方上

首先地方上的將領不能與戍邊的將士達成一致。

嘉靖元年,張文錦做了大同府巡撫的時候,考慮到大同府地勢平坦,一旦敵方來襲就沒有可以躲避禦敵的場所,所以最終得出“議於城北九十里外,增設五堡”的結果,從張文錦的角度考慮,這樣其實是沒有毛病的,但是戍守大同的將領就不願意了。

《明史・張文錦傳》:“參將賈鑑督役嚴,卒已怨。及堡成,欲徙鎮卒二千五百家戍之。眾憚行,請募新丁,僚吏鹹以為言。”

張文錦看到士兵都不願意前去,為了在軍中樹立威信,並不同意他們“請募新丁”的建議,並威脅說,如有不從者,軍法處置。

“親兵素遊惰有室。聞當發,大恐。請孑身往,得分番。又不聽,嚴趣之。鑑承風,杖其隊長。”

這裡說的意思就是親兵不願意拖家帶口前去戍邊,請求獨自一人前去,但是張文錦不同意,並且更加嚴厲督促他們儘快前行,為了讓士兵更聽話,部將賈鑑秉承文錦的意思,杖責了執行不力的親兵隊長,由此激起了士兵的憤怒。

由於在戍邊方式上,張文錦以及他的部下與將士們並沒有達成一致,加上對方的手段頗為殘暴,激起了民憤,最終招致了第一次大同兵變事件的發生。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其次是軍餉和糧草一直都被剋扣,士兵心有不滿。

明朝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屯田制,但是和每個朝代都有一樣的通病,那就是越到後期土地兼併的問題就越厲害,相對應的,士兵的糧餉問題就始終得不到妥善的解決。

針對邊關將士的糧餉問題,張文錦就曾“劾奏陽和天成分守太監李睿,報納官草,累軍採運,侵佔莊田,役軍耕種,結逆黨黃福添等為腹心”請求朝廷“正其罪,別選老成安靜者代之。”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於是就此擱置下來。

到第二次大同兵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十分摳門的將領,經常剋扣士兵糧餉,士兵幾乎是拿生命在拼,後方卻不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這事擱誰身上都不樂意接受,於是第二次大同兵變又以糧餉被剋扣的契機徹底爆發。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最後是中央下派到地方的將士種種殘暴措施,使得戍邊將士不得不採取措施反抗以自保。

在第一次大同兵變爆發之前,因為大同巡撫張文錦的一意孤行,非要讓原本的士兵拖家帶口去做最危險的戍邊工作,並嚴格鎮壓不聽話的士兵,為此更是殺了不少頭領,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激起了士兵的憤怒。

如果說這些中央派來的將領不顧戍邊將士的意願,隨意殺害他們的小頭目是戍邊將領起兵造反的一個原因,那麼,中央政府的毫無作為輕拿輕放就更是在火上澆油。

《明史・張文錦傳》記載:“諸邊卒自甘州五衛殺巡撫許銘,朝廷處之輕,頗無忌。至是,卒郭鑑、柳忠等乘眾憤,遂倡亂。”

這次也算是將大同的士兵們逼得造反了,因為他們人被殺了上頭還不給做主,心裡委屈又氣憤。

而第二次大同兵變爆發的時候,重要派出了劉源清領兵鎮壓,但是劉源清在抵達大同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殺大同周邊的軍民,更是讓大同軍民內心的憤懣似火山一樣噴發出來。

《明臣奏議・豫防邊患疏》載:“各鎮守臣因循怠忽,不肯豫先料度邊情。”

被中央下派到大同的邊臣,原本的職責應該是專心經營邊事,但是他們卻始終目無法紀,御下無方,又因為種種殘暴措施招致民怨,最終士兵為了自保不得不採取措施反抗,殺掉區域裡最大的頭目。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2、中央上,中央政府沒有足夠重視

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嘉靖三年的第一次兵變到嘉靖十二年的第二次兵變,明王朝對這兩次兵變都沒有足夠重視。從第一次兵變時,“諸邊卒自甘州五衛殺巡撫許銘,朝廷處之輕,頗無忌”。

朝廷對於張文錦一行人隨意誅殺將士頭目的行為抱以輕拿輕放的態度,而當時的嘉靖皇帝登上帝位也才三年不到,各方勢力相互傾軋,使得身為皇帝的嘉靖帝壓根沒有多餘的心思放在大同鎮。

除此以外,關於戍邊士兵的糧餉問題也一直都沒有解決。

從第一次大同兵變的張文錦時期,就提出了要選選老成安靜的人去採運官草,但是到了九年後第二次大同兵變爆發之際,關於戍邊將士的糧餉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明臣奏議・豫防邊患疏》載:“宣大二鎮共有官軍一十四萬,延寧二鎮又設有官軍七萬,歲費糧儲數百萬計。”

明廷一直以來面臨著中央財政赤字的問題,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並不是不樂意給戍邊的將士發餉銀,而是實在是手中拿不出那麼多錢,所以只能扣扣索索,省著點用,最終省出了事情,逼得眾將領起兵謀反。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三、大同兵變只是縮影,它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第一次的大同兵,明廷先是以蔡天佑為大同巡撫,桂勇為總兵官,前往大同安定民心,奈何當地的士兵對明朝已經徹底失望了,誓死不屈,最終明廷改變策略,軟的不行來硬的,派兵鎮壓,打的你叫爸爸就行了。

於是第一次兵變時,主要首領有郭鑑、柳忠等人相繼被殺,其餘大同的將領繼續垂死掙扎,最後在來年的二月份被明軍成功鎮壓。

第二次的大同兵變,戍邊的將士們因為不滿朝廷的不公正對待,再一次選擇了起兵叛亂,這一次明朝花費了頗大的力氣鎮壓了叛亂的大同士兵,由於叛變的將士首領太多,即便是首領黃鎮死後,明廷也是繼續逮捕了三十多個在軍隊中影響力比較大的人物,最終才平息了這一次叛亂。

雖然說兩次兵變最終都被明王朝平息,但是大同作為明王朝北部防線之一的九邊重鎮,在經過了兩次兵變之後不可能一點都沒有受到負面影響。

如果大同的兵變明廷最終沒有成功鎮壓,那麼就相當於在北部防線這個比較堅硬的壁壘上硬生生打開了一個口子,不僅可能會威脅到與大同一個作用的其他八鎮,在蒙古兵南下的過程中更是會失去一個保護屏障,置后土於不顧。

大同作為明朝邊防重鎮,為何頻發叛亂?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反思?

明王朝根部存在的問題並沒有隨著大同兵變的成功鎮壓而煙消雲散,相反,它將明朝內部存在的問題再一次真實地擺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這種叛亂是不得已而為之,大同兵變只是明王統治問題爆發的一個縮影,鎮壓兵變治標不治本,只是苦了萬千百姓了。


參考資料:


《明實錄》


《明史・張文錦傳》


《明臣奏議・豫防邊患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