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名人古蹟數不勝數,歷史悠久耐人尋味。

而西周時期更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閃亮明星。西周的青銅器乃是聞名遐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製作工藝更是精妙絕倫,無可比擬。司母戊鼎更是舉世聞名,乃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西周三大青銅器無一不出名!

而我則要帶大家走進的不是西周的青銅器,而是西周——“分封制”,它一手締造了西周的繁華盛景,也親手將西周推向滅亡!讓我們一起走進周朝,帶你瞭解你所不知道的“分封制”。

“分封制”的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在建立了西周。但那時由於商朝末期商紂王的暴政導致的社會動盪仍然存在,諸侯林立,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再加上連年諸侯混戰更是雪上加霜,周武王為此也是夜不能寐整天苦思冥想如何改變這混蕩的國家。

再者就是因為周朝國都遠在西北邊境地區,不利於治理國家和掌控領土及管理人民。周朝急需一個合理的制度來保障國家安穩。這時候“分封制”便在西周盛興起來了周武王於是便採納了一位高人的建議,採用了“分封制”,並把它作為西周的社會制度。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周武王便大規模地分封諸侯給同室子弟和功臣名將,並賞賜給他們土地和人民。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政治權,但也有服從天子命令、提供勞動力和賦稅、維護周王朝安全的責任,以此來解決王室貴族子弟內部的政治、財產和社會矛盾。

那麼分封制為什麼叫“分封制”而不叫“封分制”呢?是因為西周的分封制稱為封、建,即封邦建國,所以才叫“分封制”。

那如果沒有“分封制”西周會怎麼樣?在我看來,西周也許會像秦王朝和隋王朝一樣是個“短命”王朝。與其說“分封制”導致了西周滅亡不如說分封制延長了周王朝的壽命,使他得以延續下去。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時西周的社會環境,若無“分封制”西周則無法管理各軍閥及諸侯,便無法維持國家正常的運轉,從而導致滅亡。

“分封制”是什麼時候就已經存在的呢?這個我們到現在仍然無法確定。一是時間已過太久,二是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到現在仍是眾說紛紜,起源時間很難得到肯定。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分封制”起源於西周時期,並且也強盛於西周時期。

而另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分封制起源於黃帝時期,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期,諸侯都來朝拜黃帝,黃帝給諸侯人民和封地,設立大臣監督各諸侯。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封建制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分封制”達到巔峰時期是在西周。西周時期,從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41年,建國君王是周武王姬發。

據史料記載:姬發為了穩定西周王朝的統治,為了鞏固大權,保護周朝疆域,防止周王朝對地方的一切權力受到破壞,周武王姬發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程度和建國功臣的所獲功勞大小,將王室子弟和有功的文武百官一起分封到西周疆域各地,並親授予他們管理人民和土地的權利,並可建諸侯國。

這樣便確立了西周時期的社會制度——“分封制”。那麼分封制又是誰向周武王提出的呢?這我們就得談論到一個人,他便是是周公姬旦,他是中國商末周初儒學奠基人,卓有成就。

據《禮記》記載:姬旦將以前的3000多個諸侯國縮少再分封為1700多個諸侯國,其中周王室諸侯則佔有大部分諸侯國。

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分封在國都正東偏南方的一角的左右四周,據專家分析,這是為了能更好的保護國家及保護政權。

分封制森嚴的等級規劃

分封制確立了周代的森嚴貴族等級分別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天子分封各諸侯,將土地分給同室子弟,開國功臣或者古代帝王的後代,諸侯王所封之地都稱為“諸侯國”,統治封地的君主被稱為“諸侯”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在此同時,諸侯王也要在自己的所封疆域內再分封給有貢獻的大臣和宗室子弟,則又對卿大夫實行再次分封。卿大夫也要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有功勞的人,封為士。卿大夫和士都要向上一級的諸侯承擔作戰、進貢等義務。這樣層層分封下去,環環相扣,則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分封制”。

天子以下的分級都要無條件服從於天子。於是“分封制”便明確規定了“五點鐵令”以限制各諸侯王,用此來保護周天子。即有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的義務、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的義務。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有了這些設定,則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周天子的所有權益,也保護了各諸侯國和各諸侯王的利益,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維護和最大化,分封制就這樣在西周開始正式實行了。

“分封制”的優勢和弊端

“分封制”作為西周時期的社會政治制度,定有它的優勢。

  • 優點:
  1. 可加強了周王朝對各分封諸侯國地區的統治。開發邊遠蠻荒地區,擴大統治區域,加強了與其他地方的文化、經濟、政治交流,並一步一步編構出遍佈全國的交通網絡,方便了中央政府對各個疆域的掌握,完美的加強了周王朝的統治,打破了夏商時期的各國林立,沒有統一政權的分離局勢,為周天子方便管理各諸侯國打下基礎。
  2. 周王朝勢力所統治疆域不斷擴大,周天子確立了眾公為一主的局面及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史詩級”加強,且還明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使得貴族集團形成了的等級序列等。一級一級層層遞升,既維護了周天子及周王朝的所有權益和所有管理權,也保護了諸侯王和諸侯國的權益,合成了雙方共贏的局面。
  3. 周王朝的文化制度得以覆蓋整個所統治的疆域,因此文化交流覆蓋了整個所統國土,還包括了整個黃河流域地區,與黃河流域其他獨立的少數民族和交通落後的蠻荒地區形成了密切交流,加強了周王朝的知名度和權威,也進一步推動了與邊遠地區經濟,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發展,周王朝也進一步吸收了其民族的文化,雙方互相採納交流。
  4. 分封制加速了全國經濟發展。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搞不好經濟建設的國家是不會長久的。因周王朝各方面積極的經濟交流,促進了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周王朝的人均經濟得以發展壯大。國庫充裕,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各諸侯王和平相處,經濟發展為周王朝帶了一個和平安定的時期。分封制為周王朝帶來了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局面。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分封制不是什麼完美無缺的社會制度,也有它自己的弊端。

  • 缺點:
  1.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獨攬大權當皇帝,每個諸侯都會有自己的野心,而分封制則給了他們叛亂的幫助。分封制使得諸侯國及各諸侯王具有一定獨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權、行政權、軍權和獨裁的權利,極其容易形成軍閥割據勢力。這也是分封制的一大弊端,諸侯所管勢力過大,中央政府無法掌管權力,一旦諸侯開始叛亂,中央政府毫無能力抵抗,加上西周後期政權腐敗,國事衰弱,君王無力掌控諸侯,更是加劇了諸侯的叛亂。春秋時的楚王問鼎,則是諸侯國對分封制的公開挑戰。
  2. 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諸侯國的人口、物資流動交易等會受到限制,加大了合理的經濟模式的產生難度,也削弱了周王朝在中央的控制力和領導力,各諸侯國和諸侯王間以及和中央天子王朝政府易產生混戰,使得生產力、勞動力和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也進一步導致領主和中央的財政困難。
  3. 各諸侯王都有一門專屬於自己的行政機構和交通聯絡網,諸侯王也有自己的慾望,這樣則導致諸侯王的整體經濟高於中央經濟,諸侯王經濟流失過大,中央又沒有錢來給諸侯王,諸侯王也沒有錢來進貢,雙方的矛盾便會日益加重。前面我們說過,經濟流失也是分封制一大弊端,經濟和人民是一個國家立國之本,沒有經濟來維持國家運轉,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自然會對國家領導者不滿,想要造反,這樣便又加強了諸侯王的叛亂力量。
締造了繁華盛景,也推向了滅亡?西周的社會制度——“分封制”

總結

分封制是中國古代歷史長河的璀璨明星,在一方面穩定了周王朝的統治和鞏固,但又在一方面是周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總的來說,分封制是歷史必經過程,也體現了君王與大臣的關係相輔相成,一方過於弱勢便會被另一方吞併。分封制盛於西周,沒落於戰國。為我們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


參考文獻:

《史記》

《春秋》

《禮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