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已经颁发10届,相继有48位作家获奖。
虽然每次评选都有争议,但作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仍然是判断中国长篇小说水准的权威。
2005年,"世纪文学60家"评选结果出炉,按照得分排序,其中鲁迅第1,张爱玲第2,沈从文第3……颇有意思的是,当代作家余华名列第10,是与贾平凹同时进入前10的两位当代作家,比莫言、周作人、徐志摩等人的排名还高。这说明,余华的文学成就得到专家的普遍好评。
余华在国际上也很有知名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相继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文字。法国《新共和报》评价他的《许三观卖血记》时写道:"作者以其卓越博大的胸怀,以其简洁人道的笔触,讲述了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比利时《南方挑战报》评价他的作品:"是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寓言。"
这说明余华作品描写的不仅仅是"中国故事",而是具有世界意义,他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作家。
迄今为止余华已经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大奖,比如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第一届法国"外国信使"国际小说奖,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等,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活动中,余华也多次入围赔率名单。他是继莫言之后在国际上很知名的中国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但很遗憾的是,余华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南籍获奖者最多,达到6位,江苏有5位获奖者,北京和陕西各有4位获奖者,山东有3位获奖者。余华是浙江人。浙江的获得者有3位,分别是写作《南方有嘉木》的王旭峰,写作《暗算》的麦家,以及茅奖荣誉奖获得者徐兴业。
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余华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
是因为他的作品没达到茅盾文学奖的要求,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比如作品的字数是否达不到评奖标准?
第一个原因首先要否定,国内外对他作品的高度评价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取得的文学成就毋庸赘言!
但余华的大部分长篇小说体量都不大,比如《活着》有14万字,《许三观卖血记》17万字。与同时期的其他中国作家作品相比——比如张炜的获奖小说《你在高原》,就长达450万字,39卷,10册,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历时20多年才创作完成。因此,与这样的作品相比,余华这两部很著名作品体量就显得很"单薄"。唯有他上下两部的"巨著"《兄弟》在字数上实现了对以前小说的超越,大约有近百万字。茅盾文学奖对入围作品的字数要求是:不能低于13万字。因此,余华的小说大部分都达到这个最低字数要求,并非像网上传闻的那样:他没获茅盾文学奖是因为作品字数不够!这样我们就得到两个信息:
第一,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读者一致好评,是优秀作品。
第二,他的作品达到茅盾文学奖的最低字数要求,不存在字数不够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余华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只是暂时的,相信他最终会斩获这一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