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素來是禮儀之邦,“孔融讓梨”、“千里送鵝毛”的故事從古至今廣為流傳。我們每個人從懂事起,都會從父母長輩那裡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
禮貌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更是自我修養的體現。但是,有些禮貌卻違背了人的主觀性,讓人在實踐過程中感到焦慮和不適。特別是以下這4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家長務必要引起重視,及時改正。
1.大的要讓著小的
知乎上看過一個女孩的自述:她家有三個女兒,她是老大。從7歲時老二出生以後,她就從家裡的獨寵變成了處處謙讓的大姐。陪伴她好幾年的玩偶,被妹妹看上了,她掙扎著不願相送,但媽媽安撫她說做姐姐的要讓著妹妹,她只好含著眼淚把玩偶送到了妹妹身邊...…姐妹倆都喜歡吃雞腿,但每一次,媽媽都會把兩個雞腿都給妹妹吃,而把雞翅放進她的碗裡...…最讓她難過的,是她過12歲生日那天。同學送給她一個漂亮的髮卡。她喜歡的不得了,但妹妹也看上了這個髮卡,哭鬧著要戴在自己頭上,媽媽擰不過她,只好搬出那句說了無數次的“姐姐要讓著妹妹”的話,讓她不得不屈從...…從7歲起,她就被迫變成了懂得謙讓的好姐姐,變成了外人口中那個聽話的老大。但父母卻沒有想過,她也是個孩子啊,她也希望爸爸媽媽能夠給予她關懷和愛意,而不是要她處處退讓,用道德逼迫她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拱手相送。每個孩子都擁有選擇的權利,這無關年齡。謙讓固然是一種美德,但是沒有人能夠強迫他人去謙讓,即使是父母,也沒有那個資格。
如果孩子願意謙讓和分享,父母應該適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讚揚,表揚孩子樂於分享的精神。但如果孩子不願意,父母也不能強制孩子去謙讓,應循循誘導,逐漸培養孩子的分享精神。
2.過分謙虛
小區裡有個特別聰明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是學校的前三名,小區裡的媽媽們都羨慕得不得了。每次見著那個男孩,鄰居們都會笑著說:“這孩子真聰明,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可是男孩的媽媽聽完,不但沒有感謝人家的誇獎,反而數落起孩子的不是:“哎呀,你別看他總分高,但是語文成績不行,作文寫得一塌糊塗!而且在傢什麼活都幹不好,拿個盤子都能摔了...…”站在一邊的孩子,臉色從來沒有好看過。
滿招損,謙受益。中國人的秉性,一向以自謙為主。當聽到他人的表揚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推脫。雖說謙虛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但其實,過度的謙虛反而會害了孩子。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待打磨的石頭,認同和表揚是讓石頭散發光芒的良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因為那是他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所以,當別人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光顧著推脫和謙虛了,學會認真接受他人的表揚,讓孩子的臉上揚起自信的笑容!
3.見人就得打招呼
小時候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被我媽強迫著跟人打招呼。那時候我心裡總在想,眼前的人我都不認識,為什麼一定要“假裝”熱情的打招呼呢?每次我媽讓我喊叔叔阿姨,我都會躲躲閃閃,不敢正眼看他們。最後被逼的沒辦法,才會小聲的嘟囔一聲阿姨(叔叔)。而我媽,也總在此時敲敲我的頭,帶著歉意跟眼前的人說:“這孩子,就是不願意跟人打招呼,一點禮貌都沒有。”
聽了我媽的話,我也漸漸在心裡認同,原來我是個沒有禮貌的孩子。但直到長大以後,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再回頭看,其實並不是這樣。每個孩子性格盡不相同,有的小孩天生外向熱情,見到人就可以自在的打招呼。而有的孩子,天生膽小慢熱,遇到不熟悉的人會感到不安,這是性格使然。
每位父母都應該正確認識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慢熱內向,就不要硬逼著他主動打招呼,這隻會讓他們的心理受到傷害。不過也不必著急,不妨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多給孩子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比如讓孩子自己去商店買東西,讓孩子去問路等等,逐漸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屬性,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再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啦。
4.對不起的回答是沒關係
聽一位媽媽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小,她對女兒的要求就是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當別人做錯事後跟你說了對不起,你就要學會原諒別人,說一句沒關係。
有一次,班上最調皮的那個男孩在體育課上故意撞到了女兒,女兒膝蓋蹭在地上刮破了皮,體育老師讓男孩跟女兒說對不起,男孩礙於老師的威嚴,敷衍了說了。而女兒謹記媽媽的教導,甜甜的說了句沒關係。但是後來,那個男孩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他偷走女孩的作業本、用膠水粘上女孩的辮子...但每一次,他都會弔兒郎當說句對不起,女兒只是淚眼汪汪說沒關係。大概過了一個多月,她的女兒終於忍不住爆發了,她質問媽媽為什麼一定要原諒別人,那個男孩明明深深的傷害了她,她卻還要強忍著原諒,這令她十分痛苦。而直到那時,這位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疏忽。那之後,她告訴女兒:媽媽不會再要求你一定要原諒對方。如果你覺得事情不嚴重,可以原諒對方,那你就坦然面對。但如果對方讓你太過痛苦,不原諒也沒關係的,那是你自己的權利。
《奇葩說》裡,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而蔡康永補充道,那不是原諒,是算了。有些錯可以原諒,但有些錯誤,是不值得被原諒的。如果對不起有用的話,還要警察干什麼呢?
不要強迫孩子做一個崇高的“大聖人”,畢竟傷不在自己身上,自己永遠不知道有多痛。